「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序言:为提高广大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确保农民工,特别是女性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市妇联邀请辽宁文扬律师事务所律师,就时下劳动就业方面比较突出的几类问题进行了解答。希望这些内容的刊登能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切实有效的维权帮助。

1、劳动者享有参加工会的权利,哪些属于侵害劳动者参加工会权利的情形?

律师解答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的,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侵害了劳动者参加工会的权利,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一)阻挠劳动者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或者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劳动者筹建工会的;(二)无正当理由调动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打击报复的;(三)劳动者因参加工会活动而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四)工会工作人员因依法履行职责被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进行举报,是否会遭受信息泄露或其他权利侵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举报人反映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所以,如若发现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劳动者应积极进行举报,维护国家、自身和他人权利。

3、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投诉的形式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投诉应当由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书写投诉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检查时,可以采取证据登记保存的措施包括哪些?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检查时,可以采取如下证据登记保存措施:(一)当事人可能对证据采取伪造、变造、毁灭行为的;(二)当事人采取措施不当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的;(三)不采取证据登记保存措施以后难以取得的;(四)其他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的情形的。故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检查时,权利受侵害人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证据登记保存,以防止证据灭失、损毁。

5、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的调查最长时间是多久?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更多权威信息请关注‘丹东发布’”

「微普法」劳动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问答(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