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一對母子浴室內身亡!火場逃生時千萬別這樣做!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家中突然起火,人員無法及時逃出

此時若要找地方等待救援

可能有些人第一反應就是浴室、衛生間

畢竟這是靠近水源的場所

但,這樣做真的安全嗎?

請看去年底剛發生的一起慘劇

12月29日凌晨,彰化福興鄉一棟透天厝發生火警,返家過節的18歲詹姓男大學生和其49歲母親分別受困在3樓及2樓浴室內身亡。

逃過死劫的詹父表示,火災發生時他人正在2樓睡覺,因為聽見1樓一直有“啵、啵、啵”聲音便起床下樓查看,結果就發現一樓已經全被濃煙覆蓋,他嚇得立刻拉開鐵卷門衝出,狂喊“失火了”向旁邊的住戶求救,鄰居聽到則立刻協助報警。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大學生返家遇惡火,5窗3門全堵,阻斷逃生路,母子雙亡

據瞭解,失火的屋子是鋼筋水泥住宅,前後有5窗3門全被堵死,一樓是屋主做汽車電機營業,堆置大量雜物,二樓以上前後均有加有鐵窗,房間都是易燃的木板隔間,火勢一發不可收拾,4樓頂樓又加蓋嚴重影響逃生機會,推測2名死者發現起火後,無法逃離才會躲入浴室,詳細起火原因仍待調查。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消防人員表示,睡在2樓的詹姓屋主,發現1樓起火時,打開鐵卷門,此時外面強風灌進屋內助長火勢,讓濃煙直往樓上竄升,詹姓屋主的妻、兒,躲在廁所影響逃生機會,正確做法應將房間關住,並堵住空隙,防止濃煙進入,並立即求救,爭取存活時間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浴室(廁所)塑膠或木門,並沒有防火功能,火災時會燒熔(圖/桃園市政府消防局提供)

警惕這個誤區

其實過去就有消防局指出,許多人誤以為“有水的地方最安全”,所以發生火災時就躲進浴室,但一般浴室的門為了排氣,一定會留通風縫隙,導致根本無法阻絕濃煙。另外,浴室的門板多半是木門或塑膠門,並沒有防火功能,一接觸火源就燒熔了,加上若浴室沒有設置對外窗口的話,空氣無法流通,也無法呼救,“躲浴室等於送死”。

若是發現房門外已經充滿濃煙,此時就應該“關門”躲回房間,接著立刻用毛巾等物品封好門隙,避免毒煙竄入,“關門”絕對是關鍵,再來用溼毛巾或布類矇住口鼻,等待救援或想辦法對外求救,爭取活命機會

母子一同命喪火窟

實在令人鼻酸

而悲劇背後的教訓,我們更需警惕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有水的地方最安全”,所以發生火災時會躲進浴室、衛生間內避難,先前也確實有人躲衛生間內成功自救: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2013年6月21日,浙江寧波鎮海一對母子躲在衛生間裡,採用澆水、堵門、排煙等方式成功從火場中自救並逃生,被消防部門贊為“堪稱教科書式自救典範”。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會問:都是躲在浴室(衛生間)內,為何最終的結局不一樣呢?

由於臺灣彰化的火災事故詳情還有待調查,且兩起事故的事發過程存在諸多差異,所以小編也無法給出答案。

事實上,“起火後,可以躲進浴室、衛生間內等待救援嗎?”這個問題本身就不能簡單地用“可以”或“不可以”來解答。

01

緊急情況下

浴室、衛生間可以作為避難場所

發生火災時,如果所有的安全通道都被切斷,這時可以退到浴室、衛生間內短暫避難。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進入浴室、衛生間後,應將門窗關緊,縫隙堵嚴,擰開所有水龍頭放水,這樣便於取水潑灑門窗降溫。若火勢發展到室內,可以躺在浴缸中暫時躲避,為消防人員施救爭取更多時間。

02

但是

浴室、衛生間並非理想避難處

浴室、衛生間的門為了排氣,一般會留通風縫隙,導致根本無法阻絕濃煙。

另外,這些場所的門板多半是木門或塑膠門,並沒有防火功能,一接觸火源就燒熔了,此時要是浴室、衛生間內沒有設置對外窗口,空氣無法流通,室內人員也無法向外面呼救,用臺灣某消防局曾說過的話就是——“躲浴室等於送死”。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今年來,曾發生多起起火後躲進浴室最終遇難的悲劇:

2017年,臺灣苗栗後龍一處鐵皮屋發生火災,造成8人死亡,其中有3名女性在廁所中喪生。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2012年,臺灣桃園大溪兩姐妹受困火場,姐姐躲在浴室不幸喪生,逃到陽臺的妹妹則被救出。

2010年,上海膠州路高層建築火災中,一名女高中生躲到了衛生間內。在起火兩小時後,3名消防隊員從大樓上層成功疏散了11名居民,而這名女高中生卻不幸遇難

一個個案例證明,浴室、衛生間內避火併不是自救的最好辦法,所以火場逃生時千萬別不顧實際情況就隨意躲在裡面。

03

面對火災

我們應這樣做

1.火災來臨,首先逃生。如被困在屋內時,可先試探門的溫度,並從門縫判斷室外菸霧的濃度,如火勢不大,一定要果斷逃生,

切不可一直躲在屋內錯失逃生時機。

2.如逃生時發現出口被大火濃煙封堵,而自身又無防護裝備,不要再貿然向外衝,應退回屋內,用溼毛巾、衣物堵住門縫,並向門上潑水降溫。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3.被大火濃煙圍困在室內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判斷躲避位置,可選擇開放空間,如陽臺、有窗戶的衛生間

等。

4.如只能在屋內固守待援,一定要想方設法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並確保所處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隔離濃煙烈火,為救援爭取時間。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特別提示

起火時躲避的地點不應以名字

而應以性質來決定

即這個地方要大、要通風

也要容易讓人找到你

拿浴室和衛生間來說

能否躲避

關鍵看所處的位置和結構是否合適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家庭火災逃生注意事項

春節將至,家庭用火、用電量增加,家庭火災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一個不合格的插座、一根超期服役的電線看似小小的“導火索”,卻可能釀成一場損失慘重的火災。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到,做好預防十分有必要!

居家防火“七不要”

一不要

生產生活用火不要掉以輕心。

進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飯、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數較多,空調、火爐等取暖設施的使用頻率較高,稍有不慎易引發火災。一些農村居民在從事燒荒等農業生產用火作業時,一旦燃燒失控,很容易引發火災,甚至造成“連營”火災。

二不要

不要讓家用電器帶“病”工作。

家用電器出現故障,一定要及時維修,千萬不要讓電器帶“病”工作,以免引發火災。另外,選好插座對避免火災同樣重要。

三不要

不要隨意吸菸,注意安全隱患。

一些居民吸菸不注意消防安全,如大風天室外吸菸、亂扔菸頭、在一些禁火地點吸菸或躺在床上吸菸,很容易引發火災事故。

四不要

不要讓兒童玩火,做好監護工作。

一些家長往往對孩子防火教育不夠重視、缺少告誡,加之兒童對引火物很感興趣,使一些小孩在可燃物較多的地方用明火玩遊戲。在可燃物附近燃燒煙花爆竹,用火柴或打火機在住宅內玩火,都有可能引發火災事故。

五不要

不要隨地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

家裡經常使用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險品主要是液化氣鋼瓶、氣體打火機等。使用時,要嚴格遵守操作規定,不要讓孩子接觸這些危險品。

六不要

不要用電暖器烘烤衣物。

有的家庭為了增加室內溫度,經常使用電暖器、電爐子等取暖設備,這類設備的用電量很大,溫度也很高,有些人習慣用它們來烘烤衣物。事實上,這種做法危險性很大,不僅容易烤壞衣物,還容易引發火災事故。

七不要

不要為了保證冬季室內溫度,

對陽臺和窗戶進行密封。

為了保證冬季市內溫度,許多市民將陽臺和窗戶進行了密封,這直接造成了室內空氣無法與室外空氣交替。一旦出現液化氣洩露,往往會造成嚴重後果。居民在使用液化氣時,要確認氣體閥門置於關閉位置。如一旦發生液化氣洩露,要迅速關閉閥門,打開門窗;切勿驚慌失措,不能動用明火。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春節將至,用火用電用氣用油普遍增多,火災風險大幅增加。在家庭中,要謹防扔菸頭、電器故障、烤火取暖、小孩玩火、氣體洩漏等引發的火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對家庭負責!值得收藏!這些家庭火災預防很重要!

元旦假期一对母子浴室内身亡!火场逃生时千万别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