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昌歡樂城一期“天水大觀”組團之六甘泉古裡

“甘泉古裡”,是以明清文化為主要歷史背景,規劃以“食”為主要業態。

華昌歡樂城一期“天水大觀”組團之六甘泉古裡

華昌歡樂城夜景鳥瞰圖

一.組團內核

“甘泉古裡”,是以明清文化為主要歷史背景,規劃以“食”為主要業態。天水物產豐富,飲食種類繁多,加之在悠久歷史中不斷吸納改進,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俗文化風情和飲食體系,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項目引進天水特色民俗文化和飲食文化,以老街為餐飲環境,飲食文化為主題元素,從建築外型、內部裝潢、飲食風味、服飾歌舞、杯碟碗盞等方面都反映明清隴上民俗文化。重點挖掘地方特色濃郁的風味小吃和美食佳餚,形成一個集美食品嚐、烹飪技藝、酒文化、茶文化等為一體的獨具韻味的老天水美食街區。將該組團打造成為一個喧鬧無比老天水民俗文化為主的街區,戲臺、寺廟、榨油坊、豆腐坊、磨坊、老藥鋪、年畫鋪、老當鋪、鏢局......等等老的生活場景、老手工藝,街區生動還原老天水風貌,喚醒記憶、勾起鄉愁。

二.組團功能

“民以食為天”,早在八千多年前,穀物已經是天水人的生命養料,天水人也因之開始了琢磨五穀的種植與吃法,烹飪方式從此誕生。甘泉古裡以歷史久遠的甘泉古鎮為背景,明清歷史文化為表現形式,突出體現隴上美食文化,規劃以“食”為主要業態,以回民食街、酒吧街和特色小吃為主題,呈現美食品嚐、烹飪技藝、酒文化、茶文化、戲曲演繹為一體的隴上風俗美食街。

甘泉古裡位於天水大觀南部,項目佔地54畝,總建築面積3.57萬平方米,其中餐飲2.47萬平方米,酒店0.32萬平方米,零售0.14萬平方米,主題遊樂0.47萬平方米,配套0.14萬平方米、配套設施0.03萬平方米。

天水大地上物產豐富,飲食種類繁多,品味那些小吃,就是品味天水人的情感歷程,品味天水的文化內涵。一道道小吃是一道道獨特的文化風情線,是一幅幅古城生活場景,也是一幅幅天水民俗畫卷。在漫漫歷史長河裡,建築風格在不斷演變,天水小吃技藝也不斷改進、不斷融合,最終形成與地域文化相印襯的文化印記。久遠的印記裡,遍佈著飲食風味變更的痕跡,廚藝的翻新,舌尖的體味,讓人們傳得香意盈盈。品嚐天水風情美味,感知天水魅力。

據史料記載,自隋代科舉制肇始至晚清科舉廢除,一千五百多年間,天水共有146人榮登進士榜,給天水留下了豐厚的文化資源和歷史榮耀。甘泉古裡組團內2.7公里的街區上,以劃時代的手法和創意,對天水歷代近百位進士與文魁、歷史先賢,依據歷史文獻和史料,復刻百賢牌坊和碑樓,為歷史長河、天水煙雲中時現的璀璨明珠樹碑立傳,向遊客和世人呈現天水文化的博大與傳承。

一百多幢進士牌坊依朝代排列開來,將歷史價值、文獻價值、藝術價值一併展示給遊人。

華昌歡樂城一期“天水大觀”組團之六甘泉古裡

甘泉古裡

三.文化背景

天水的老院子多留存在西關,解放路像一條小河,從伏羲城流淌到龍城廣場,小河分出許多溪流蜿蜒進兩邊的小巷,而老院子,就是散落在溪流兩邊的扇貝。

要探訪天水四合院,首先要穿過一條條曲折、悠長的巷道,它們如同絲帶,一邊繫著家園,一邊繫著夢想。千百年來,遊子的一次次來回,住客們每天的往返,將光陰流淌成靜靜的小河,沖刷著小巷內的青石、老樹、磚瓦、門楣。那些遙遠的、陳舊的院子,常常會讓人陷入一種家國情懷並勾起對時光的追憶。這些歲月悠長的深厚累積,這些可供鑑賞的古意,雖失去曾經的光鮮,卻擁有了樸實和持重內涵,這些古舊的氣息並非與時代疏遠,若忽略其表面的斑駁和滄桑,蘊含其中的,都是一些觸手可及的民俗與世情。又會讓人發出歲月靜好,今世安穩的感嘆。

天水老院子像一個個鮮活生命,帶著自己固有的文化基因出生、繁榮、衰敗,慢慢掩埋於歷史煙塵裡,在漫長的歷史變革中等待又一次的輪迴。秦磚漢瓦泯滅了,唐梁宋柱取而代之。換上新主人後,或因情感阻隔,或因審美相異,或因時代需求,舊址被淹沒,重新設計,反覆修繕,不斷翻新,另一種風格,另一種生活樣式重新開始。就這樣,老院子消失一次,昨天的故事深埋一層,今天的新夢延伸一層,一次次的蛻變,一次次的隱匿於風煙,老院子留下的,只能是零星半點的歷史積澱。這種積澱,有伏羲女媧的靈氣,有秦人鐵血的舊痕,有三國戰事的硝煙,有絲綢古道的遺韻,有黃土的氣息,有渭水的鹹腥。複雜的文化浸染,渾厚的歷史造就了天水老院子獨特的風情。

停駐在天水的老院子裡,如同迷醉於一罈陳年老酒,餘味醇厚而綿長,漫長曆史過程的文化積澱,彷彿走進了民情淳樸的歌謠中,時而平緩時而激昂,或蒼涼或細膩的韻律,演唱著歲月的奇響。又如走進情味濃郁的詩行,屋牆內外的傳說,院落前後的故事,夕陽下的老人,花架下的兒童,幾絲綠色順著殘牆舊壁纏繞而上,是老院子的個性,也是老院子的生機。或許天水老院子容顏在不斷地改變,但文化基因卻好似融進了血液中一樣,保持和延續著屬於自己所特有的傳統特徵和形體風格,續寫著新的故事,醞釀著新的傳奇。

如今,天水保存相對完好的老院子只有明清四合院,而這些四合院尤以胡氏民居最能代表天水民居建築的藝術精華和文化風韻。胡氏民居也稱南北宅子,南宅子的主人是嘉靖年間舉人,曾任山西按察副使的胡來縉。北宅子的主人是胡來縉的兒子胡忻,官至太常寺卿,一南一北兩座土木建築隔街相望,以無聲的語言詮釋著院落主人的文化內涵和興衰歷程。

胡來縉是秦州胡氏第六代。世居古秦州馬跑泉胡王村,他的兩位兄長來鳳、來鵬都是當地有名的秀才,而他本人不但考中秀才,更在明嘉靖三十七年的鄉試中中了舉人。初任戶部貴州清吏司主事,萬曆八年擢升為順天府大興縣縣令,當時許多親朋好友都為胡來縉擔心,因為明時大興、宛平兩縣直屬於京都順天府。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朝中重臣、皇親國戚、大內宦官多在大興有土地財產,利益牽扯中,這個縣令並不好當,動輒即有丟官或殺身之禍。胡來縉卻欣然前往。在任三年,清苦自奉,秉公辦事,政績斐然。後擢升為戶部雲南清吏司郎中,之後又升任山西按察副使、整飭雁平道,在任其間對山西的一些老大難問題進行了有力整治和處理,官聲極佳。告老還鄉後修建了南宅子,南宅子不同於北京四合院。除正房與倒座為馬鞍架結構外,廂房則採用俗稱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構建方式,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次子胡忻,承繼父親清正廉潔的為官之道,在任山西臨汾知縣期間,公正廉明,愛民如子,深得當地百姓愛戴。後來官至太常寺少卿。又以鐵面直諫而出名,多次上疏揭發宦官結黨營私,被譽為“北海瑞”,誥授中憲大夫太常寺少卿。因為胡忻曾任工科給事中,主持重建了皇極、中極、建極三殿,對中國建築藝術與技藝都有深刻了解,因此他修建的北宅子無論的規模還是建築藝術都更為完美。就建築規模和建築整體構造的價值而言,北宅子比聞名遐邇的寧波天一閣藏書樓毫不遜色,“而細節雕飾之華美精細,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後世雖屢有損毀,但保留的部分仍然顯示出精湛的建築技藝與厚重的文化內涵,它與南宅子一起,成為西北地區唯一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築群。

胡氏父子留給天水的不僅僅是兩座建築,他們清正廉潔的作風是為官的楷模,被譽為“父子鄉賢”。其事蹟也通過口碑相傳的故事,流傳於天水大地。如今在馬跑泉,還有許多關於胡忻的故事與民謠。“牛頭山,尖對尖,胡家出了伴君官”。牛頭山就是馬跑泉背靠小隴山的一段,兩山如牛頭環抱著馬跑泉鎮,民間認為這是馬跑泉山脈靈氣的表現,結果胡家出了一位伴君的大官,便是胡忻。

飛將巷位於伏羲廟東,俗稱大李家巷,後來又稱為“飛將巷”。《天水縣誌》載:“世代相傳飛將巷為李廣後裔唯一居所遺址”,巷口原曾立一古牌坊,匾額上書“漢飛將軍李廣故里”,牌坊和匾額已不存,但“飛將巷”卻被天水人稱呼至今。巷前兩株約有600多年蒼天古槐,虯枝繁茂。據說,這兩株古槐是為李廣戰死疆場的英靈而植的招魂樹,毗鄰的李家巷據傳是李廣後裔,是李淵家族的郡望。

飛將巷9號院傳說是李廣出生的宅院,它與天水暫存的其它明清古宅不同,門庭高闊,影壁皆鑲有精美磚刻浮雕,木結構垂花門上斗拱結構生動,雕工精細,大門與二門之間另建樓一座,登樓即可俯視內院,還可以觀賞街景,院內的北廳房、南廈房、東西廂房,形成古樸幽雅的天水四合院,結構嚴謹,奇花異草盛開,構成了一幅江南園林美景。南房通道有“水井房”,水井至今保存完好,據說是明代所鑿。但也有人說李廣曾取井水食用,後來填埋,明代又鑿,水井深度4丈有餘。 1958年實行公共食堂時,有上千人吃飯取水,水位不退,實為巷內奇觀。

飛將巷李氏後裔雖經滄海桑田,幾經變動,後裔基本上演變成異姓雜居,但李氏的遺物家祭有的至今還遺留在飛將巷住戶人家,成為人們可供瞻仰之物。飛將巷9號院家裡保存著一張長88公分,寬48公分,高88公分的長方形書桌,桌側面雕刻著一支透花箭簇,箭的圖案長33公分,寬為11公分,據傳是李廣曾伏案所用之物。還有一張長192公分,寬98公分,高52公分,圍欄板20公分,床頭欄板47公分的古樸木床,據傳也是李廣所用之物。31號院老李家院曾有李氏遺留的雕刻龍鳳木床、太師椅等遺物。太師椅氣勢雄弘,據說當年吉鴻昌將軍來天水時坐過,感受李廣將軍勇武與威嚴。

巷內9號院後院現為11號院稱為“糧房院”,是養馬存放飼料的“糧草院”,9號院斜對面之院為李廣賞花的“修竹院”,當地人們習慣叫“李世世院”。飛將巷內還有一塊高約1米,直徑1.2米的大圓石,傳說是“李廣射虎石”,原在外地,後來李氏後裔想辦法搬來天水。據飛將巷人回憶此石剛搬來時每到夜深人靜,常常聽見有人在石頭旁嚎哭,巷子里人認為是不祥之物而埋掉。在埋此石時,請來“法官”先生大搞迷信道場,有人看到有一將軍持劍而來斬鬼,並稱他是李廣三子李敢。所以,埋石處後崖立有一碑,題為“泰山石敢當”,人們不解其義,只知“有敢”斬了惡鬼,使飛將巷太平安寧,但字跡年久已模糊。

無論王昌齡詩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的追思,還是李廣墓楹聯中“勇無敵,忠無雙,列傳一篇為英雄千古絕唱;生不侯,死不葬,佳城半畝壯桑梓萬姓豪情”的愕惋,都傳遞著對這位一代名將的讚譽與思慕。他的事蹟,也成了天水兒童反覆傾聽的故事,其精神,其豪情,通過老人的言語,深深印在兒童的心靈中。李廣是很多天水兒童的偶像,影響著天水人的氣質。千年後,每年七月七日或大年初一,天水人仍然在飛將巷裡外點燃一柱香或燒些紙錢,叩拜以示紀念,寄託崇敬仰之情,又祈求護佑一方平安吉祥。

三星巷院落連片,人才濟濟,是一條出將入相的巷道。它的巷名也一再變化,原名叫北崖子巷,因同治年間任刑部主事的張和回家省親時,見巷道因大雨沖積淤泥滿地,便命人採石修路,路修好後百姓感謝他的善行,讓他給巷道起名,張和遂定名為石頭巷。抗日戰爭期間,榮毅仁的父親興辦民族工業,但工廠屢遭日寇轟炸,幾次搬遷最後將一部分麵粉廠搬遷到秦州,在石頭巷11號設立了辦事處,後來以榮氏企業“茂新、福新、申新”三大企業為名改成三新巷,後又稱三星巷。

三星巷9號院是清代武舉人趙子培的故居。據史料記載,趙姓出自贏姓,形成於西周,伯益是其祖先,趙國末代郡王趙嘉被秦始皇遷往西戎,趙姓一部分隨之遷往甘肅,居住在天水,形成天水趙氏。趙子培正是天水趙氏的傑出代表。

11號院是清代武進士張珍的故居,張珍光緒十八年隨左宗棠進疆平叛,作戰勇猛,戰功顯赫,被左宗棠贊為“拼命三郎”,朝廷封定國將軍,賞賜一等侍衛,二等頂戴,一時譽滿秦州。將門出虎子,張珍的長子張錫元后來又成了北洋軍少將師長。

25號院是宋代抗金名將張俊的舊宅,據載張俊16歲時就參加了鄉兵,作戰勇敢,參與平定匪患的戰鬥,戰功累至節度使、宣撫使等職,在對金策略上,張俊力主抗擊,多次擊敗金軍的進犯,與岳飛、韓世忠合稱南宋三大名將。

51號、53號院是民主革命者葛霽雲的故居,他是中共早期黨員,西北地區黨的負責人,也是甘肅籍的第一個共產黨員。1925年在北京組織了天水學會,創辦《新時代》季刊,早期在鄧寶珊身邊工作,後來轉為從事地下工作,抗戰爆發後遠赴西班牙參加國際縱隊,1941年在新疆被殺害。

在三星巷的13號院,還走出了同治進士,累遷翰林侍讀學士的張鍾,39號和41號院子走出了教育世家肖茂堂一族,81號院、83號院走出了晚清詩人鄒全德,16號院、18號院在清朝時也有人得中進士。這些方塊字一樣的四合院,在正統、規範的外殼下,各自都有不同的繁華與榮耀,都有不同寓意與才情。雖然時光蒼老了這些院落的容顏,但你可曾記起他的主人也曾在歷史長河中激流搏浪,保一方太平,謀一方福祉,書一段傳奇,留一段佳話。

人是院落的靈魂,院因人而生,院因人而顯。而天水的老院子,已經不單單代表著建築,他們往往具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回憶與榮光。如任氏故居、張氏故居、賈家公館、哈瑞故居,石家大院、周氏故居、馮氏故居、鄧家大院、孟家院子等等,在姓名與院落關聯的那一刻,院落就與其主人一同領略著歷史的風騷。一個院落是一組故事,一個院落式一段歷史,一個院落是一道風景。

天水城區的古民居特色鮮明,數量多,佈局嚴謹,藝術水準高。天水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有成片古民居存在。儘管1990年代野蠻的舊城改造使東關、大城、中城古民居幾近消失,但在伏羲城和西關城仍倖存有有棗園巷、大小巷道、三星巷、育生巷、忠義巷、自治巷、澄源巷七個歷史街區,以及石家巷、士言巷、自由路三個片區。總佔地面積17.6萬平米,總建築面積12.5萬平米。

天水古民居無論平面佈局、結構形式、構件元素都體現著天水當地的風俗習慣和自然條件,反映了房屋主人的文化修養與經濟水平,有典型的地域特色。主要體現在:(1)佈局特色——組群院落,中軸對稱,道法自然;(2)結構特色—— 土牆木架,抬梁構制,外隱內敞;(3)構件特色—— 精巧玲瓏,內涵豐富,寓意深刻。民居是城市發展演變的見證,也是一地人文底蘊和優秀傳統的集中展示。每一院古民居即是集眾美於一體的建築博物園,一進數院,主次分明;卵石鋪路,花草游魚;影壁詩畫,門額聯匾。大門簡單古樸,外觀高牆深巷。主人情趣、天然意境盡在其中矣。

走進這些漸有破敗的院落,好似走進了天水的歷史叢林中,從巷道深處飄散而出的冗長記憶,無論史書有無記載,一樣值得我們追尋他們的足跡。一座座幽靜安詳的老院子折射出一個民風淳樸、文明久遠、文化厚重的地域。這些集合了水之靈、土之魄、木之華、火之精的院子,在歷史的風煙中,除了書頁的記載, 也已經融入了天水獨特的氣質,延續著天水的傳承,啟迪著天水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