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健健康康的人不可能聽聽潮就死了,那魯智深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小小孫說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這是《水滸傳》的作者慣用的一種寫作手法!

什麼叫做草蛇灰線?

一條蛇從草叢中爬行而過,並不會留下顯著的印記,但是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若隱若現的痕跡;一根細小的線,在爐灰裡拖一下,咋一看沒有動靜,實則留下了恍惚的印痕

施耐庵在《水滸傳》中運營了大量草蛇灰線的手法,早早的將每一個主要人物的命運埋下了伏筆。我們以魯智深為例:

魯智深在去大相國寺的之前,有人送了魯智深四句話: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這四句話,已經點明瞭魯智深人生中四個重要的節點:野豬林救林沖,二龍山落草,水泊梁山聚義,錢塘江畔聽潮圓寂。


接下來,大相國寺的智真長老又送了魯智深四句話: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這四句話,再一次交代了魯智深的命運。擒殺夏侯成,活捉方臘,聽著錢塘江的信潮而圓寂。

也就是說,早在大聚義之前,作者其實就已經交代了魯智深的命運,點明瞭魯智深將在錢塘江畔聽潮圓寂。


那麼作者為什麼要給魯智深一個這樣的結局?這正是體現了作者對於魯智深的偏愛。

如果說梁山上真正有一個人能擔得起英雄好漢這個名號,那麼只有魯智深了,像武松和燕青都還差那麼一點。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大鬧野豬林,體現了魯智深心中有正義感,對朋友兩肋插刀。而倒拔垂楊柳,則是體現了魯智深的真性情。

這樣的魯智深,比之軟弱的林沖、濫殺無辜的李逵,境界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可是,魯智深是反對宋江招安主張的,這就註定了魯智深和松江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作者安排魯智深幫助宋江平定了方臘之亂,也是魯智深顧念和宋江兄弟一場,保全兄弟之間最後的一點情義罷了!方臘之亂後,也就是魯智深離宋江而去的時候了。

作者沒有安排魯智深戰死,這是偏愛之一。作者沒有安排魯智深跟隨宋江一起回朝廷受封,此乃偏愛之二也。因為跟隨著宋江,註定不會有好結果,特別是像魯智深這樣有勇有謀的人,朝廷不會放過他,宋江也不會放過他,看看盧俊義和李逵的下場就知道了。

在文中,魯智深的相關經歷中多次出現寺廟,這也是草蛇灰線。魯智深在班師回朝的路上,坐化在了錢塘江畔的寺廟中,正是魯智深最完美的結局,因為魯智深的性格註定了他不會像燕青一樣浪跡天涯。


當然了,也有人根據小說中的劇情,推斷出魯智深是在寺廟中被人謀殺的;有人說魯智深經常大吃大喝,心臟病發作而死;還有說魯智深存在精神障礙,被信潮引發。


小鎮月明


魯智深的死在歷史上爭議還是蠻大的,根據《水滸傳》中的描述,魯達身高馬大、體態肥碩而且武藝高強,表面上是個健康的壯漢怎麼就聽著潮音就死了呢?



目前史學界有三種死因說法比較靠譜,僅供參考。

1.謀殺

雖然有點牽強,但不排除這個原因。因為魯智深出家的地方是杭州六合寺,杭州是什麼地方?是剛剛覆滅造反派方臘的巢穴,六合寺裡藏匿方臘的舊部也是有可能的,因為記恨宋軍而對魯智深記仇也符合情理。



2.自殺

我比較認同這點,當小沙彌告知魯智深什麼是圓寂後,魯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灑家今已必當圓寂。然後讓寺內眾僧燒熱水準備沐浴,並叫部下喊宋公明來看他,就已經看出魯智深有今晚圓寂的想法了,所以自殺的可能性極大。



3.猝死

年輕時候的魯達是個暴飲暴食的粗漢,根據《水滸傳》中記載,他每次在酒館吃酒都要點上一大桌子葷菜,還要提前準備一輛馬車,目的是在他喝醉後送回家。受潮信聲波的影響,並長期生活不規律突發心梗、腦梗導致的猝死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納蘭談史


魯智深是《水滸傳》裡的人物,是一百零八將中步軍的領銜人物,綽號"花和尚"。



魯智深生性豁達豪爽,俠肝義膽,愛抱打不平,他的經典有三拳打死鎮關西、醉打五臺山門、倒拔垂揚柳、野豬林救林沖、二龍山聚義等。



魯智深看似愚魯,實則睿智,稱得上大智若愚。他的師父智真長老在他離開五臺山時,曾說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林指野豬林,山指二龍山,水即水泊梁山,江為錢塘江。



後又送他四句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魯智深後來萬松林大戰活捉夏侯成,征討方臘擒獲方臘,錢塘江聽潮信而圓寂。可以說前後廖廖數語道出了魯智深一生的生死歷程。



對於魯智深的聽潮信圓寂,後來猜測頗多,認為魯智深正值壯年,怎會聽聽潮信就死了呢?有人猜測魯智深為得病而死,說魯智深身體肥胖,半夜聽到潮信,以為是戰鼓,驚起,快步提禪杖外出,得了心梗或腦梗之類的猝死之症。



還有人猜測是被人害死,說魯智深擒了方臘,方臘餘黨眾多,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被下毒或其它方式暗害。其實,水滸中對魯智深的描寫,後來應當是成佛了。魯智深從受戒起,就經歷了與眾不同的經歷,首先,智真長老力排眾議,剃度他,還取名智深,與自己同為智字輩,收為弟子,書中寫智真長老先知先覺,能知前後事,是得道高僧。



後來,魯智深在戰汾陽城時,有一個會妖術的人物叫馬靈,這個馬靈像哪吒,腳踩風火輪,像楊戩,額中還長著第三隻眼,還會打金磚,外號神駒子。後被公孫勝用神火克了金磚,逃走,神行太保戴宗追都沒追上,不想被魯智深迎面出現,將馬靈打翻活捉。戴宗說魯智深從天而降,魯智深說不是天上下來,也是地上出來,接著說自己掉進一洞中,遇一與自己一樣的和尚,問他出路,和尚說:來從來處來,去從去處去。接著又說:凡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地獄天堂,皆生於念。是故三界惟心,萬法惟識,一念不生,則六道俱銷,輪迴斷絕。



後來,魯智深救武松,擒方臘,至六合寺聽潮信,想起師父偈語,頓悟,於是坐化,天性騰空。自己寫下偈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智深成佛歸去,大惠禪師說: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而行者武松,在六合寺也活至八十而終,梁山其他好漢隨宋江返朝,大多遇害。


紅皮書1


古人科學不發達,對疾病的認識也沒有那麼成體系。

魯智深還叫魯達的時間,是北宋西北名將种師道的經略府提轄。是個邊軍軍區公安局長。那時候他整天煩,至於為什麼煩?《水滸傳》沒交代。但是他有個習慣,就是每次去喝酒,必須喝醉,讓店家找個小車在門外候著,等他喝醉了,幾個人抬上車,給他送家去。


其實這就是喝酒喝出來的後遺症,具體症狀就是沒喝酒時,沮喪、焦慮、狂躁不安,一旦喝了酒就又變得亢奮、話多、運動失調。

這典型的酒精依賴症。這個症狀從什麼時候開始《水滸傳》沒交代,但是喝完酒後,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這些表現《水滸傳》可都有記載,這些義氣之事都是在他亢奮的狀態下完成的。


因為強壯,所以他的飲食也極具好漢風格,那現在的話說就是“暴飲暴食”。暴飲暴食在醫學生給人體帶來的最大危害就是,糖尿病。看完那個吃相,其實現代的意思肯定拿著針筒,準備給你抽血測血糖了。


那麼那動作劇烈,起勢又特別突然。神經系統又長期受酒精麻痺,飲食又油膩,這樣其實最容易對“心腦血管”增加負擔。所以年輕的時候或還好,年紀大了,“心腦血管”容易堵塞。

那麼當他打完方臘,於六合寺出家時,長期的戰爭,血肉橫飛,讓他又增加了一個病,叫“戰爭綜合徵”。

錢塘江大潮來臨,魯智深以為是戰鼓響,賊人來了,便跳起來,摸了禪杖,大喝著,便搶出來。眾僧吃了一驚,都來問道:“師父為何如此?去哪裡去?”魯智深說:“我聽得戰鼓響,待要出去殺。”眾僧都笑將起來道:“師父錯聽了!不是戰鼓響,是錢塘江潮信響。”

這種應激反應就是典型的“戰爭綜合徵”的症狀。但是他究竟是怎麼死的?我們還要繼續往下看。

魯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灑家今已必當圓寂。煩與俺燒桶熱水來。”“灑家沐浴。”寺內眾僧讓人燒熱水,讓魯智深洗浴。叫部下軍校:“去報宋公明哥哥,來看我。”又比及宋江見報,急引眾頭領來看時,魯智深已自坐在禪椅上不動了。

也就是說,在魯智深死前,所有表現:

第一他沒喝酒;

第二他神志非常清楚;

第三,他相當迷信,非常信那個”偈子”,有著嚴重的宿命論;

第四,他對死這件事情表現出來興奮;

第五,他死時未流血、未中毒、未痛苦,至少表面看起來是自然死亡。

那麼根據他身上可能有的病,我們分析,最大的可能是死於腦梗或者腦血管破裂。


炒米視角


魯智深聽潮而死,主要原因一是命中註定,二是四大皆空,三是神助昇天。

魯智深本來就是民間傳說和水滸傳中虛構的人物,聽潮而死更是故事情節。

根據水滸傳,他在征討方臘歸來後,在寺廟和武松出家,看了許多美好風景。忽然聽到江上大潮,聲音震撼天地,還以為要打仗,摸了禪杖,大喝著搶出來要出戰。後來聽和尚解釋說是錢塘江潮信響。

然後魯智深就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著說:

“俺師父智真長老,曾囑付與灑家四句偈言,道是 『逢夏而擒』,俺在萬松林裡殺,活捉了個夏侯成;『遇臘而執』,俺生擒方臘;今日正應了 『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當寂。”

於是他叫和尚們燒熱水給他洗澡更衣,寫了一篇頌子: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寫完後,就在椅子上坐化了。

那麼,魯智深為何聽了潮水就坐化呢?既然是小說,就要按小說邏輯去分析。

第一個是命中註定。 古代小說是講天命的,魯智深的師傅智真長老也是活菩薩,早看出魯智深有佛性,又看出他的命運,說了這幾句話,所以魯智深聽到信潮後,就坦然坐化了。

第二個是四大皆空。魯智深的精力可謂非常豐富,當過軍官,當過和尚,當過浪人,當過強盜,然後又當了義勇軍的將領。他打過惡霸、山賊、官差,救過無辜的女子、朋友,又鎮壓過造反的豪傑,最後還生擒方臘。可以說,這一生什麼都見過了,什麼都經歷過了,坦坦蕩蕩,赤膽忠心,不愧對任何人。現在,方臘也殺了,可是梁山兄弟們也死得七零八落。魯智深心中難免傷感失落。和武松一起住了一段,又過了一段賞月賞月的輕鬆日子。到這時候,可以說是四大皆空,不留任何遺憾。然後,來一段驚天鼙鼓,魯智深頓悟,對人世再無任何留戀,就此歡歡喜喜坐化,離開這個紛亂的世界,也是很好的。

第三個是神助昇天。魯智深是108魔星下凡,但他也是108魔星中最有佛心的一個,好除暴安良,抱打不平,從不害弱小,也是梁山上少有的真正光明磊落的好漢子。說是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其實他做的件件都是善事。梁山108人聚義時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雖然痛快,但最後死的多數不堪,病死的還算幸運,戰死的還算壯烈,有的被俘虜後殘殺,有的被自己人毒死。而魯智深這樣,在經歷一切後,伴隨著錢塘大潮的雄偉昇天坐化,應該是上天對這位好漢的最高獎勵吧。

這不是潮,這是魯大和尚的昇天神馬。


巴山夜雨涮鍋


1

神話方面來說,魯智深是七十二家天罡星下凡,有他自己的生命歷程。


智真長老,水滸傳中說他是位得道的活佛,能知過去未來,所以他一眼看穿了魯達的過去和未來,雖然別的僧人反對,但是他還是堅持給魯達剃度,賜他法名智深。

後來水滸情節也證明了智真長老的英明睿智。


魯智深在五臺山闖了很多禍,打山門打僧眾,五臺山文殊院很多年久失修的建築都被他打壞掉了,寺廟裡的和尚們怨聲載道但是智真長老卻一句埋怨的話都沒說。


有僧人找智真長老告狀,長老咋說:"打壞了金剛,請他的施主趙員外自來塑新的;倒了亭子,也要他修蓋。這個且由他。"


長老這是大智慧,守著那些破敗的罈罈罐罐有啥出息,不破不立嘛。


後來魯智深鬧得實在不像話了,而寺裡大部分的建築也都修葺一新,智真長老才把他打發到東京相國寺去。


站在已經被金翠蓮的老公大財主趙員外修繕的嶄新的廟門前,智真長老和顏悅色的送了魯智深四句話:


遇林而起,

遇山而富,

遇水而興,

遇江而止。


後來魯智深的遭遇也大抵如此,遇到和林字沾邊的事就會有變化:赤松林、林沖、野豬林、萬松林,琳琅山松林。遇到山就會發大財,桃花山、二龍山、烏龍嶺、琳琅山,遇到水則更加興旺,比如樑上,前有一片大水,後有大山坐陣,前有照後有靠,魯智深也在梁山達到了自己事業的小高峰。遇江而止,遇到和江有關的東西他的命運就會叵測起來,比如宋江,錢塘江。


可見智真長老真的很有智慧。


後來宋江曾經帶著魯智深等人去拜謁智真長老,大約也是求他指點迷津的意思。

宋江在五臺山還住了一宿,臨別時智真長老又送了魯智深四句話,算是對他後半段人生的一個總結:


逢夏而擒,

遇臘而執。

聽潮而圓,

見信而寂。


直到到了錢塘江聽到潮信,魯智深想起智真長老的話才大徹大悟,欣然圓寂。


要相信有些人,是有神通能看清人的窮富壽夭的,歷史上這種人史不絕書,像許負,像白龍王。


而施耐庵創造出智真長老,和歷史上那些驚才絕豔的神人比起來,只能算是中人之資,所以他能預測魯智深的聽潮而死倒也算不得什麼。



2

為啥一個健康的人,幾天前還活蹦亂跳,聽到潮信,知道自己要在這裡圓寂,然後就真的死了呢?


其實這裡面應該有心理暗示的結果,而且是長期自我心理暗示。


魯智深聽到潮信知道自己要圓寂,但是他還懷著一絲希望問一幫小和尚啥叫圓寂。


小和尚告訴他圓寂就是死,然後魯智深說圓寂就是死啊,看來我今天必死了,快給我燒桶香湯來,我要沐浴。

魯智深真的不知道圓寂是什麼嗎?


未必。


看他臨終前寫的偈子,證明他不是個大老粗的軍漢,很可能魯智深很認真的研究過智真長老對他人生四句評語,所以聽見潮信之後他才會很快解開老師四句話的意思。


不過他還是心存僥倖的想要另外一個答案,比方說和尚們如果說圓寂是生命的昇華,是大徹大悟,魯智深也許不會死。


這就跟比干問沒心會不會死一樣,如果碰到的人告訴他無心可以成為無心法師啊,不會死,也許比干真的不會死。

人的生命有時候沒有自己認為的堅強,像魯智深這種長期被一個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緊箍咒壓著,有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一旦有一天知道這話說的是什麼,這種壓力也會要了他的命。


見過一些老人四五十歲的時候碰到一個算命先生,先生算他85歲的七月十五會去世,他們哈哈一笑覺得85離自己太遠了,但是時光荏苒很快他們84了,這時候他們就開始擔心起了,但是想找當年的那位先生化解一些是不可能了。


他們每天活在對生命的恐懼之中,當知道自己的生命還有一年零幾個月又幾天時,日子是很煎熬的,長期在這種壓力下生活的老人百分百會得病,有一些會在算命先生和他們說的那個日子的前後忽然去世。


心理暗示其實也蠻可怕的。


===============



薛白袍


佛教史上有高僧坐化無疾而終的記載,應該是挺高的境界,而小說終究是小說,很多誇張手法描述的東西我們不能較真,按理說一個健康的人不可能聽潮就死了,但是一個正常人能不能打死老虎,或者拔掉垂楊柳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魯智深是水滸唯一的佛教徒,當然是個假和尚水貨,佛教的戒律清規他一樣也沒遵守過,就像書中說的,酒肉花和尚,平生只愛殺人放火,但是魯智深是梁山好漢豪俠的代表人物,估計所有水滸迷都認同魯智深是書中最有資格稱為好漢的人,真正是鋤強扶弱,劫富濟貧,對朋友的義氣那是沒得說,作者這樣描繪這個角色估計自己也是很喜歡這個人的,但是魯智深是反對招安的人,他說過朝廷就像他的僧衣,都是黑的,怎麼洗也不會白,所以作者對魯智深的結局歸宿也是煞費苦心,先是讓他立了不世大功,讓他捉了方臘,如此功勞應該是朝廷最該嘉獎的,但是魯智深是個和尚,不可能當官,而他和武松阮小七這些人也是不可能像朝廷靠攏的,所以作者讓他坐化圓寂,肉身成佛,沒有像其他好漢一樣戰死沙場或者受疾病折磨,這是作者對這個人物的褒獎,高僧幾輩子能修來的福報,他瞬間就得到了,這是一個和尚最至高無上的歸宿,而水滸傳又是一部略帶神魔描述的作品,所以說魯智深的死因很簡單,就是成佛了!昇天了,好人得到好報了!!!



青青子衿83182168


如果看過犬夜叉,看到七人眾篇章,那麼會對一個人印象深刻。就是幫助反派奈落的白心上人。

然而有一天,心地善良的得道高僧白心上人為了村民,決定讓自己圓寂而化身為佛,世世代代守護這片土地的人們。人們按照他的吩咐那樣去做,將他放入一個木桶內,並埋入地下只留一根跟外界呼吸的管道,白心上人在木桶裡不吃不喝直到死亡,這樣他就化身成即身佛,能夠繼續保佑這塊大地和人們。

鑑於高橋留美以畫神鬼漫畫為名,除了犬夜叉還有境界輪迴。對佛術用語應該比較瞭解,其實圓寂就是一個殘忍的儀式,而這個儀式有另外一個名詞“坐缸”。

由於人死後是無法保持坐姿的,所以這些肉身成佛的高僧都是生前就準備圓寂了。但一般都說明是高僧臨死前一段時間,問題是高僧知道是臨死前多久準備?還是沒有臨死就準備了?白心上人就是還沒臨死就圓寂,而在圓寂過程中因恐懼而黑化······

所以說,圓寂可以說是高僧一個自殺行為,而這種行為是有一套繁瑣的儀式而昇華到一定高度,而受後人而敬仰。

說回魯智深,魯智深健健康康,聽潮就圓寂了。準確說他自殺了,用一個高度儀式化的方式自殺了。至於為什麼自殺?僅僅由於師父的話?還是事業的失敗?動機是什麼不清楚,但死因確信無疑是自殺。

當然啦,後世去除了儀式化,高僧一般的去世也稱為圓寂了。另外也說明“圓寂”即“涅槃”,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具足一切功德為圓,遠離一切煩惱為寂,是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圓寂一詞加強了目的說,而減輕過程說,所以過程是什麼都不重要了,現代人也不清楚這個過程。所以現在的圓寂已偏離原本圓寂的意思了。


銫媒體


不錯,那魯智深本是死於非命。欲知詳情如何,且聽本回分解!別忘關注和點贊!

卻說那魯智深留於六和塔下養老,宋江等一干頭領返回汴京,因折了很多弟兄,大家一路無話。迫近汴梁城時,人報安道全、樂和前來迎接。原來安道全、樂和聽得宋江大勝而歸,急急準備美酒前來犒勞,宋江等人看見梁山故人來迎,且喜且悲,因問道:“二位兄弟現在何處供職”。樂和回道:“道全兄弟醫術高明,治好了許多宮人頑症,醫術達於天聽,深為今上信任。小弟不才,憑藉吹簫弄琴之技深得皇上信賴,留於身邊總百戲之樂”。 原來當今皇帝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將政事委於蔡京等人,修道之餘,最喜舞文弄墨、操琴弄箏,見樂和對百戲之樂無一不精,所作樂譜甚合己意,便以倡優蓄之,甚是寵愛。宋江等人聽得,甚為二人歡喜,因說道:“我兄弟百餘人甘冒鋒鏑,十損六七方才平得方臘,還請二位賢弟趁便於天子面前言語則個。”說罷便讓吳用將錄功副本給了兩人。安道全、樂和當即應允,齊聲道:“請哥哥放心,必不辜負眾兄弟”。說罷二人告辭。 且說那樂和回到住處,瀏覽錄功簿,發現所擒要犯內有一人名嵇慕白,大吃一驚,細看籍貫字號確實自己恩人。原來,這嵇幕白是淮北人士,乃是西晉名臣嵇康之後,祖上傳下來的操琴之技到他手裡端的是出神入化,為人有乃祖之風,喜好黃老之術,頗以魏晉風度自詡,幼年又得奇遇,練就一身絕世武功,身手飄逸瀟灑。嵇幕白早年行走江湖,曾經救過樂和一命,兩人又有共同愛好,遂為伯牙子期之交。樂和曾聽這嵇幕白說過,當年先祖嵇康臨刑前曾說“廣陵散從此絕矣”,但實際上家人當年曾習得半分,先祖曾經將樂譜贈與一二知音,這些年來,他走遍大江南北,就是尋訪當年祖上知音後人,希望找到琴譜,以慰祖上在天之靈,現在已經有了一點線索,要到江南尋找。

當下,樂和非常著急,這嵇幕白乃是自己的恩人,更是自己的知己,如果不能把他救下,自己也就枉為人。可是,他是朝廷要犯,再有三日就要太廟獻俘,之後就要問斬,這可如何是好。一夜輾轉反側,樂和拿定注意,輕輕嘆息道:“只好如此,如果不成功,我將自刎以謝友人”。午後一過,樂和就急急趕到大內,原來,是當今天子練習書畫的時候到了,按照慣例要樂和在旁操琴助興。且說樂和行過大禮後,深呼吸一下,坐於琴旁,憑著記憶將那半分廣陵散的部分演奏起來,聽得道君皇帝如痴如醉,如上雲端。忽然琴聲戛然而止,原來琴曲已經彈完了,道君皇帝倏然回神道:“為何琴聲而止”。樂和回道:“陛下,小臣所彈乃是失傳的廣陵散部分樂章,小臣只會這一點”。那道君皇帝大吃一驚,自己痴迷音樂,嘆息廣陵散不傳於世,沒有想到世上還存在廣陵散,剛剛聽這音樂如入化境,只覺五體通泰、六神清明。當下便問樂和如何學到這音樂。樂和便如此這般詳細向道君皇帝說過。道君:“那嵇康後人現在哪裡”。樂和道:“嵇幕白前往江南尋找樂曲,不知為何陷入賊中,現在正在大牢,不日將於太廟獻俘,還請皇上饒他死命。”道君皇帝沉吟半晌,抵不過這音樂吸引。原來魏晉之人最喜老子之學,這廣陵散乃是嵇康悟道時所作,這道君皇帝也喜歡修道,有些修為,因此一聽音樂,便墮入其中,不能自己。道君皇帝到:“朕甚愛惜人才,奈何他沒入賊中,放他有違國法,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就宮刑吧,淨身後天天陪著朕修道。”

一個月後。



嵇幕白奉道君皇帝命,前去江南尋找廣陵散,來到了臨安府。他想我與方臘義結金蘭,但求同日死,不想方臘卻被擒於魯智深,死於東京鬧市,我也深受宮刑奇恥大辱,此仇不可不報。於是便勤學苦練,鑽研出以聲樂殺人之術,乃是用樂聲催動內力,殺人於無形,因其樂聽之如波濤洶湧,便命名為《碧海潮生曲》。一日,潛入六和塔,吹起瀟來,如大潮湧動。那魯智深正在打坐,忽聞潮起,不復戒備,被內力振動五臟六腑方才警覺,正要反抗,忽然想起來師父的話來:逢夏而擒,遇臘而執。 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乃仰天大笑道:“天也,命也”。言罷而終。這嵇幕白,大仇得報,又受宮刑,

便不欲再見人,便順江而下,出海匿藏於東海桃花島上,終生研究武學。因受宮刑,所創武功難免不受此影響,年老之時,欲以此武功傳世,便撰寫一書,尋思自己一生高傲,便以花寓之,名為《葵花寶典》,又怕世人不解入門之道,便註明“欲練此功,必先自宮”,將之傳與南宋內廷之閹人。


臨死之時,又將《碧海潮生曲》和家族所行風度事蹟刻於桃花島山石之上,希望有緣人得之,不使此曲湮滅,又能使魏晉風度再現!



遇此無聊問題,我且無聊答之!


江湖濁酒說史


我聽說有一位高人,在醫院裡平靜的坐著幾分鐘,就呼吸心跳都沒有了。嚇壞了大夫,叫來老大夫後一看是他,就笑了,原來是他,一位深修禪定的高手呀。過了一小會兒,他就清醒過來了。如果他不願意早醒,可以很久以後再醒;如果他想走而不回來了,也能夠作到,丟下皮囊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