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鄉也“佛系”?二孩大省山東也生不動,官方迴應來了

曾幾何時,中國出現人口負增長是何其荒謬的想象。不過在最近,相關討論越來越多,關於人口負增長何時到來的預測也見諸報端。

儘管2018年最新的出生人口數據還尚未公佈,但從一些地方公佈的2018年出生人口預期數據來看,下降趨勢較為明顯。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預計,2018年出生人口規模在1500和1600萬之間,比2017年出生人口數1732萬減少100萬以上。

在民間社會的討論聲中,官方也對我國人口生育問題做出瞭解讀。

1月10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在2019年首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生育問題影響因素較多,包括育齡婦女規模、結婚年齡、生育年齡、經濟社會因素等,比較複雜。衛健委一直在持續監測,2018年具體數據有關部門近期會公佈。

二孩大省山東出生人口數下滑

人口增長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國際上一般認為,總和生育率達2.1,是一國實現和維持代際更替的基本條件。所謂總和生育率,指的一國或地區婦女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數量。

1949-1969年,我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為6左右。1980年,總和生育率只有2.31,1996年降到1.8以下。本世紀以來,我國總和生育率在1.5至1.6之間。據《2016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面二孩實施後我國總和生育率提升至1.7。

不過,《2017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未公佈2017年這一數據。但據公報公佈的新出生嬰兒數顯示,2017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758萬人,二孩佔比超過50%,與2016年相比減少了88萬。

上述綠皮書預測,如果中國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出現。

孔孟之乡也“佛系”?二孩大省山东也生不动,官方回应来了

對於2018年的情況,宋樹立表示,衛健委一直在持續監測,具體數據有關部門近期會公佈。

儘管全國數據尚未公佈,但有些地方陸續公佈了人口預期數據,例如,被稱為最敢生孩子的山東,部分城市的出生人口預期數量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

青島公佈數字顯示,根據育齡婦女結構和群眾生育意願綜合推算,預計2018年青島戶籍人口出生9萬人左右。這一數據比2017年戶籍人口出生的11.57萬下降22.2%。

2018年1-11月份,青島全市戶籍出生81112人,同比減少21737人,降幅達21.1%。其中一孩出生減少8.8%;二孩出生減少29.0%。

聊城數據顯示,從2018年1月起截至11月份,聊城市上報出生64753人,其中二孩出生40782人,佔出生總量的62.98%,減幅為35.83%。出生人口數量較2016、2017兩年呈現下降趨勢。

再如煙臺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共出生42897人,其中二孩20179人,佔出生總數的47.04%。預計全年出生6萬人以內。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這一預測數據明顯低於煙臺2017年7.26萬的出生人口數。

濰坊的情況則是,2018年前11個月,全市戶籍人口出生近10萬人,同比減少近3成,其中二孩6萬餘人,減少近4成。

除山東外,其他地區也出現出生人口數下降的情況。例如,2016年江蘇鎮江辦理生育登記總數明顯增長,達到了17349人,其中二孩增幅達53%,為5760人。

不過,2017年登記總數同比下降11.7%,為15313人,二孩人數當年雖有增長,為6190人,但7.4%的增幅較2016年相比,已明顯放緩。

2018年,鎮江市累計辦理生育登記下降至14080人,其中一孩8357人,二孩5723人,同比均出現小幅下降。

孔孟之乡也“佛系”?二孩大省山东也生不动,官方回应来了

部分醫院的分娩量也可反映出生育情況。例如,北京婦產醫院截至2018年11月底,分娩量達12143人,預計今年分娩量近1.4萬人,與2017年全年15203人的分娩量相比有所下降。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團隊發佈的《中國生育報告2019》顯示,中國在2018年出生人口降至約1500萬以下。而這一數據較2017年的出生人口數減少超過200萬。

深入推進生育政策相關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陶濤在衛健委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18的出生人口需要在更長時期裡客觀看待。

出生人口規模受到育齡婦女規模與結構的影響。陶濤表示,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的規模2011年達到頂峰,之後一直是下降狀態,相應的出生人口也進入下行通道。結構方面,整個育齡婦女的平均年齡是在提升的。2015年數據顯示,在所有育齡婦女當中,有一半以上都在40歲以上,這也是一個影響因素。

數據顯示,2017年,15歲—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6年減少400萬人,其中20歲—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數減少近600萬人。

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婦女初婚和初育年齡呈現不斷推遲趨勢。陶濤指出,2017年全國結婚人數大概是1063萬,同比下降7%。近三年以來,平均的初育和生育二孩的年齡都往後推了1歲,這些也會對出生人口規模、生育水平是會產生影響的。

“從2000年以來,每年出生人口大概是1500—1800萬之間波動,最近受到政策調整的因素,還有龍年、羊年等生肖選擇的影響,波動也是在加大的。”陶濤說。

孔孟之乡也“佛系”?二孩大省山东也生不动,官方回应来了

在我國生育狀況發生新變化的情況下,陶濤表示,需要進一步加強人口的監測。“城鎮化的推進、高等教育的普及、婚育的推遲,所有的因素都會對生育水平產生一些影響。90後成為了生育主體,他們的生育觀念、生育意願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所以在今後一段時期內,進一步加強人口監測,進一步掌握人口生育模式、生育規律,這是十分重要的。”她說。

一些年輕父母“想生不敢生”的情況也值得關注。陶濤表示,在很多調查中發現,人們在生育養育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顧慮,對經濟社會政策的配套呼聲比較高,主要反映在住房、就業、女性勞動保護、稅收,產假、嬰幼兒照護等等各個方面,都有一些政策上的期盼。我們需要構建生育友好的、家庭友好的政策支持體系,切實幫助更多家庭在生育養育過程中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