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今年4月份,家住河南省平輿縣的張女士接到了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某電商平臺的客服,因為張女士之前購買的童裝被檢測

出甲醛超標,商家正在退款。然而就是這樣一通電話,卻讓張女士莫名其妙被貸款了近4萬元錢,怎麼回事呢?

“電商客服”來電退款消費者莫名欠債4萬元

對方在微信上說,張女士需要先從這家電商平臺的貸款平臺借錢,隨後這筆借款將和衣服的退款一起返還。當天,張女士先後4次借款,並將借來的近4萬元錢全部打入對方指定的賬號。


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直到第二天早上,張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立刻報了警。警方通過對張女士提供的轉賬賬號和微信號碼進行摸排,確定這是隱藏在境外的電信詐騙團伙所為。


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進一步偵查發現,這起電信詐騙的背後竟然隱藏著一個非法販賣公民信息和銀行卡的龐大網絡,並鎖定了70多個倒賣公民信息銀行卡的QQ群,確定了226名參與買賣公民信息和銀行卡的犯罪嫌疑人。


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警方隨即於今年8月分赴上海、安徽、湖南、寧夏等地,抓捕了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共查獲銀行卡488張,個人身份證信息2萬多條。目前,公安部已經通知各地公安機關,正在對剩餘的犯罪嫌疑人進行協查抓捕。


引誘個人辦卡公民信息層層加價遭販賣

據警方調查,這些涉案的銀行卡和公民信息都是成套收購、出售的,裡面不僅包括開卡人的身份信息、與銀行卡綁定的手機卡、U盾等物品,有些還包括微信和支付寶賬號密碼。那麼,上萬條的公民個人信息又是如何流入犯罪團伙手中的呢?


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據嫌疑人交代,這些銀行卡,都是有人自己開卡後,以200元到500元不等的價格自願出售的。而沒有固定收入的務工人員,是出售這些銀行卡和個人信息的主要來源。

犯罪嫌疑人 史某:我接觸到的一般都是勞務市場的人、無業遊民,或者打零工的。你告訴他辦銀行卡,一張200塊錢,這麼一說,他肯定樂意。

另外,一些沒有固定收入的在校學生,也是出售自己銀行卡和個人信息的主要群體。


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警方調查,這些銀行卡和公民信息流入收卡人手中後,經過層層加價,最終會被詐騙、洗錢等犯罪團伙大批收購。

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刑偵大隊大隊長 李剛:在群裡明目張膽地就說我出手一套四和一套六。一套四有身份證、U盾、銀行卡、手機卡;一套六在這四樣的基礎上又加了兩個,微信號和QQ號。

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犯罪嫌疑人 張某:你可以加國外的華人群,有博彩公司需要卡的。往國外賣,一開始是一套1500元,後來是一套3500元。

培訓機構員工洩露萬餘條個人信息獲刑4年

而在北京,11月22日,石景山區人民法院就開庭審理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而洩露信息的人竟然是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

從2011年起,為培訓機構招生的何某,開始通過網絡收集公民個人信息,他通過加入網上“獵頭QQ群”等方式,非法購買、交換、收受涉及公民個人信息的數據。

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公訴人表示,經鑑定,涉案計算機硬盤內提取出公民個人信息相關數據936萬餘條,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間,被告人何某通過微信與他人交換涉及公民個人信息的數據,經鑑定,何某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一萬餘條,以交換的方式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1258條。

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何某電腦內的數據涵蓋面廣,信息詳細,其中包括眾多公司的內部通訊錄,除了詳細記錄客戶的姓名、所屬部門、手機號等信息外,公民身份證號碼、家庭詳細住址、甚至銀行存款信息、房產信息、健康生理等隱私也在其中。據統計,其中屬於公民個人財產、通信內容等敏感信息100

萬條,涉及公民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6萬多條。

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何某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何某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辦張銀行卡,就能得500塊?一條巨大的黑色產業鏈被曝光

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 牟芳菲:從事相關的工作,一定不要有獵奇心態。比如,看到別人的信息,收集一下,這個可能會觸犯法律。更不能以此謀利,向其他人提供。提供的行為夠了一定的數量標準,就可能會觸犯刑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