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子告訴你,金融危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不久前,非營利性經紀公司,美國鄰里互助公司(Neighborhood Assistance Corporation of America,簡稱NACA)與幾家大型銀行合作,舉辦了一場意圖在全國範圍內幫助人們申請(次級)住房貸款的活動。

活動吸引了數萬參與者,唯獨沒有引起太多媒體和銀行家的關注。

很多人認識“次級貸款”,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

如今,危機已過去十年。

看上去,它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遠。

但也許,只是看上去。

今日推薦——紀錄片《堅守自盜》(INSIDE JOB)。

瞭解次級貸款體系,瞭解危機背後最深層的原因。

這部片子告訴你,金融危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監守自盜》海報

《監守自盜》獲得了第83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

導演理查德·福格森,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拿到數學學位後,又在麻省理工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

他曾長期就職於經濟研究領域,曾為白宮智囊團、國策機構成員,也曾出過政治經濟學方面的專著。

正因為這樣,理查德·福格森在影片中採用了與其他影片很不一樣的視角和觀點,並採訪到了包括前任美聯儲主席Paul Vocker在內的眾多要員,真正從內部解構了金融危機的產生和危害。

這部片子告訴你,金融危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左一為導演理查德·福格森

影片從冰島出發,梳理了這個城市怎樣從一個擁有“現代社會完整基礎結構”的城市,淪為失業率牽動世界的泡沫之墟:

因為允許美國鋁公司Alcoa建設大型鋁提煉設施,並開發冰島的地熱和水力發電資源,造成環境急劇惡化;

政府因為將本國三家最大的銀行私有化,導致金融界開始了一次最違反常規的試驗性放寬;

政府聯合銀行家不斷上演公關秀,一些年輕人剛嚐到富人生活的甜頭,突然間身無分文,甚至負債累累;

……

這部片子告訴你,金融危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冰島市民


這部片子告訴你,金融危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學者將鏡頭從冰島指向紐約

鏡頭重回紐約,時間也回到2008年9月15號。

這天,世界上最受信任,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被迫宣佈破產,美林證券公司被迫出售。

緊接著,世界最大的保險企業AIG(美國國際公司)崩潰,一場世界範圍的危機被觸發……

這部片子告訴你,金融危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導演用四個部分解釋了這場金融危機的產生和危害:

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美國金融市場的轉變,以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五家投資銀行、兩大財團、三家保險公司、三家信用機構是如何構建證券交易食物鏈的。鏡頭最後被鎖定在金融市場的漏洞和此次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次級貸款。

這部片子告訴你,金融危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第二部分描述了泡沫的形成。在美國夢的遮掩下,每個人都在金融這塊大蛋糕中體驗著極致快感。加上紙醉金迷的高管們的裹挾,評級機構違背職業操守地進行評級,事情開始走向不可思議的瘋狂。

這部片子告訴你,金融危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第三部分將鏡頭對準了危機本身。諷刺的是,貝爾斯登在破產前一個月仍保持者A2的評價,雷曼和AIG也分別達到A2和AA。這是整部片子的高潮部分,不少當事人面對直截了當的質問,在鏡頭面前不自覺流露出慌張。

真相不言自明。

這部片子告訴你,金融危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第四部分企圖找到責任源頭。一場危機讓金融大鱷掙得盆滿缽滿,卻是社會底層最貧窮的人為止買單。當金融產業鏈條上每個宣稱無辜的面孔和他們高達百萬千萬的收入數字出現在同一畫面上,極具諷刺意味。然而,這些責任者利用他們在政治中的影響力,不僅巧妙避開了更多稅收,更讓自己逃脫了法律懲罰。

這部片子告訴你,金融危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面對這樣的情況,導演福格森說:

“很多對於金融危機的探討都缺少了一點,那就是沒有把經濟事件、政治行為和犯罪聯繫在一起。所以這就造成了很多人會樂觀的認為金融危機是會過去的,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好……這次的世界金融危機也不例外,危機的產生是一部分人的犯罪的結果,只不過現在還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點而已。我在拍電影的過程中越來越堅信這點,而且我發現,幾乎所有高層人員都或多或少地觸犯了法律。”

整部紀錄片看下來,大量數據和採訪交替進行,頗有論文的嚴謹感。好在它並不枯燥,甚至讓人驚歎於它過於直白的記錄,鏡頭之下真相的赤裸裸。

如果我們自身不能改變什麼,至少引以為戒——

歷史該是往前,而不應重複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