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後的技術,大多會活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我講課時,這個觀點往往引發很多CTO的共鳴。為什麼呢?因為產品的基因是雙螺旋結構的,一條鏈是技術,另一條鏈是商業,彼此方向相反,相互纏繞。“技術趨於分佈,商業趨於集中”而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技術問題。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活在商業控制的技術世界裡。

“成年後的技術,大多會活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我講課時,這個觀點往往引發很多CTO的共鳴。為什麼呢?因為產品的基因是雙螺旋結構的,一條鏈是技術,另一條鏈是商業,彼此方向相反,相互纏繞。“技術趨於分佈,商業趨於集中”而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技術問題。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活在商業控制的技術世界裡。商業信仰的集中式屬於改良式、悄無聲息的發展。技術(顛覆性)信仰的分佈式屬於革命式的、喧囂的發展。當技術向商業妥協時, 技術的道德信仰會被商業“扭曲”,即傳統技術勢力的演進式創新,直到整個技術生態不堪負重,重大分佈式技術創新重新崛起;而當商業向技術妥協時,道德正確的新技術會被重新樹立起來,顛覆式創新的技術勢力快速崛起,同時商業誘惑的紅蘋果很快就會出現,讓技術新勢力開始走向集中。顛覆式技術的革命激情總是短暫的,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商業控制技術的時代,技術進入改良期和集中期。因而,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活在商業控制的技術世界裡,隨著技術不斷成熟,也慢慢背離了“初衷”,活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