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教育漫談(十七):孔孟學說的辯證思維方式和變通行為原則

國學教育漫談(十七):孔孟學說的辯證思維方式和變通行為原則

上文我們談到孔孟學說裡對“智”這一美德的闡述,其中談到“智”這一內容最重要最突出的是辯證的思維方式和變通的行為原則。今天我們就這個內容進行一些探討。

孔孟學說根本上是在教人修身,講究人要以“仁愛”為本。但兩位老夫子教我們“仁愛”不是要我們做傻瓜。他兩位老人家給我們留下的教導中充滿了辯證的思維方式和變通的行為原則。所謂辯證的思維方式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謂變通的行為原則就是有原則又不拘泥於方式(這個原則就是“仁愛”),在符合這個原則的前提下靈活的處理好具體事務。

下面本人想分幾個方面作具體闡述。

1、從師學習,擇善而從。前文我們也說到從師學習是獲得“智”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所以孔孟學說中非常重視從師學習。但從師學習不是照抄照搬老師的思想,要有自己的判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的學習才合乎“智”的道德規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這也是我們今天對待孔孟學說應有的態度吧。

2、從教以道,因材施教。這是到今天我們師範學生學習教育學課程時都會學到老師們工作都要用到的教學原則,首創這個原則的當然是我們敬愛的孔老夫子。子路與冉有都向孔老夫子請教“聞斯行諸?”的問題,就是“聽到一件合於義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嗎?”孔子卻對二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在一旁的公西華不解,向老師請教原因,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孔子說:“冉求畏縮不前,所以我鼓勵他進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提醒他退讓些。” 因材施教,是建立在對每一個學生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給予不同的教育,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哲學思想在教學工作中的具體運用。

3、行禮以本,寧儉勿奢。孔孟學說中是非常重視“禮”的,也是把它作為了人生美德最重要的一個組成要素。但孔孟學說提倡的 “禮”不是繁文縟節,而是一種依據於“仁”精神和穩定的秩序,不貴在什麼具體的表現形式。有一個叫林放的學生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是這樣回答的:“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這個問題意義重大啊!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也就是在“禮”這一問題上,“仁”這一根本很重要,而“奢”與“易”(周到完備)的形式不重要。後世曾有墨子批判儒家,理由是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久喪厚葬無益於社會厚葬風俗。不知道這是出自墨子對孔老夫子的誤解還是後世儒家們沒有奉行孔老夫子的精神,至少我們從《論語》中可以看到孔老夫子並沒有過多地強調久喪厚葬之俗,而是強調的“禮”的根本。

4、對待君國,唯道是依。這個話題我在前面談孔孟學說與愚忠愚孝中有所論述。“忠”孔孟學說中的一個核心思想。但是這個“忠”不是“愚忠”,對於君國是什麼態度,對於具體問題是要具體分析的。怎麼行動,是要看君主是否有道,也就是在政治是是否符合道義。“君子無道則隱,有道則出” (《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國家的政治符合大道,就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國家政治腐敗就隱藏自己的才能,也就是不出來做官。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論語·公冶長》)不能行道,寧可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處於朝中,也不是一味地傻傻的只知道“文死諫”,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論語·憲問》) “孫”就是“遜”謙順義。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行為要端正,但遇到無道之世,在言語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我們不是怕禍,但召禍也不是君子所為。孔老夫子很欣賞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論語·公冶長》)的做法,認為這樣才符合“智”的精神。孟老夫子繼承孔老夫子的思想,“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孟子•公孫衍張儀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張;不任用我,我就退隱自己去踐行道義。孟老夫子在《孟子·萬章上·五羖章》裡非常讚賞“擇賢主而事”的百里奚,認為這才是“智”的做法。總之,我是出來行“道”的,不是為哪一個國君哪一個國家賣命的,這就是兩位老夫子的基本立場。

5、日常生活,恩怨分明。孔孟學說是講究“仁愛”,但是這“仁愛”也有個講究法。孔孟兩位老夫子都是性情中人,講究恩怨分明。“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憑什麼咱就得用善行回報惡行,遇到惡行必須懲處!善行是用來回報善行的。孔子不同意“以德報怨”的做法,與人相處,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豈能一概而論?

6、變通圓融,智慧人生。智慧的人生絕不僅於某種具體的方式,只是堅持原則而已。“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為什麼 “智者樂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隨勢就形,悠然,淡泊,最具有圓融變通的特徵,如同智慧的人生。孔孟學說講“禮”,把“禮”看做人重要的德性,看做的“仁”的外在體現。但“禮”終究是外在的,外在怎麼能大於內在?“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孟子·離婁上》)因為,“嫂溺不援,是豺狼也。”是不仁的行為。禮只是針對一般情況而定的,而世事複雜,必須有變通。沒有變通怎麼行?人生不易啊,我們需要變通圓融的智慧。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一句話,什麼方式不重要,踐行“仁”的理念才重要,這就是孔孟學說教給我們的“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