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 合 格的保鏢,竟 然是 他?

顯德六年(959年)三月十五日,郭榮伏在一具棺材前撕肝裂膽地痛哭。手中的玉斧不斷重重戳在地上,彷彿一記記鐵錘,重重砸在郭榮的心房。由於太用力,玉斧被磕掉了一塊,碎裂的玉晶宛如淚水,凌亂地散了一地。

王樸死了,大周的玉,碎了。

自《平邊策》以來,王樸輔佐郭榮整整四年。這四年裡,郭榮修禮樂,崇文治,變官制,嚴司法,興水利,均田租;西取秦嶺之險峻,南奪江淮之富庶。大周統治下的中原地區,出現了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太平景象。而每一項政策背後,都凝聚了王樸日夜操勞的心血。

王樸太累了,年僅四十五歲,便耗盡心血,倉促離世。

王樸死了,那朕呢?朕是不是也快死了?

歷史上最 合 格的保鏢,竟 然是 他?

王樸

不到三十九歲的郭榮,在晝夜不停的咳嗽中,淒涼地想象著自己的前景。

自即位以來,朕親征北漢、淮南,人不卸甲,馬不離鞍,政務繁雜,事必躬親,國家蒸蒸日上,龍體每況愈下。朕身邊的大臣不足取信。他們不但辦不好事,而且文攬權武弄兵,嚴重威脅皇位。

如今,朕最信任的人走了。王樸,你讓朕如何孤零零地完成我們君臣共定的“三十年”大計!

四天後,郭榮一反常態,突然宣佈:視察滄州!

滄州,位於通往幽州的大運河永濟渠之側,是大周東北部最前線的軍事重鎮,距離幽州不到六百里。郭榮視察那裡,也就意味著,他要對最強悍的敵人遼國下手了,他要奪回幽薊十六州!

幽薊十六州,後世又稱幽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包括幽州、雲州附近的十六座軍事重鎮。此地依太行山北支餘脈,居高臨下,兼有長城之固,易守難攻,為歷代北疆邊防重地。

然而,如今的幽薊十六州卻成了契丹人南下中原的戰略基地。

歷史上最 合 格的保鏢,竟 然是 他?

燕雲十六週

契丹本是來自東北的漁獵民族,是鮮卑的一個部落。就在唐朝滅亡的那年(907年),迭剌部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並於神冊元年(916年)正式建國,國號契丹(後改為遼),對中原虎視眈眈。二十年後,石敬瑭為了稱帝,將幽薊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又過了十餘年,北漢做了契丹人的傀儡。從此,黃河以北,門戶洞開。晉、漢、週三朝的百姓和帝王將相都在契丹鐵騎的威脅下,提心吊膽地過日子。

特別是,郭榮三次南征後國力大增,而契丹聯合北漢犯邊侵擾,這讓他動了修改統一方略的念頭。

倉促間得到命令的趙匡胤一時有點慌神。按照王樸的計劃,要把南方平定後,才來解決幽薊問題,如今南方僅奪淮南,現在就北伐,會不會過於草率?

當然,郭榮北伐也並非沒有道理。大週三徵淮南,遼與北漢屢屢在北方襲擾。何況,遼人在他們的領袖耶律璟的帶領下,正橫臥在陰山之側酣睡。耶律璟雖然荒政,卻缺少歷代昏君對於美色的執念——甚至討厭女色,以至於快三十的人了,連個孩子都沒有。

歷史上最 合 格的保鏢,竟 然是 他?

郭榮

耶律璟的情人只有酒。他通宵達旦,暢飲狂歡,待到東方泛白,才昏昏睡去,一覺睡到午後,被遼人稱為“睡王”。睡王除了睡覺,最大的愛好就是殺人和打獵。所以大臣們既不願見他一直睡下去,又害怕他醒來。

去年夏天,郭榮已經命鎮寧軍節度使、殿前都點檢張永德率部到北邊禦敵,又派成德軍節度使郭崇攻拔遼國的束城縣作為試探,結果睡王置之不理,甚至上山打獵,兩個月不理國家大事。

在耶律璟亂七八糟的統治下,遼國的實力有所削弱。郭榮正是看準這個時機,發兵北上,準備與契丹人一決雌雄。

四月十六日,數萬周軍在郭榮的率領下,如幽靈一般,入駐滄州。除了大軍路過的州縣,整個河北的人民竟然對如此浩大的行動一無所知。十三天前,提前到達的韓通已將附近河道疏浚完畢。郭榮到達滄州後,顧不上軍旅之勞,當天就率軍挺進百里外的乾寧軍。次日,遼國寧州刺史王洪舉城降。

歷史上最 合 格的保鏢,竟 然是 他?

滄州古城

二十日,郭榮大治水軍,並以他最為信任的兩員虎將趙匡胤、韓通分別為水路、陸路都部署,分率諸軍水陸俱下。郭榮自己則登上龍舟,運籌帷幄。大河之上,艨艟鬥艦蜿蜒數十里,彷彿一條騰雲而起的巨龍;那蔽空旌旗,好似逆鱗,深藏著赫赫龍威。數萬周軍沿著河流北上西進,直抵益津關,守備薄弱的遼人紛紛望風而降。

益津關再往西,河道漸窄,大船無法行駛,大周的騎士步軍便在此登陸。可剛上岸的趙匡胤卻帶著騎兵疾馳出關,他得到一個密報——主上不見了!

馬背上的趙匡胤,心裡七上八下。這次北伐,看來早有準備,行軍神速也符合兵法。但作為三軍統帥的郭榮,犯不著連等待大軍上岸的耐心都沒有,就急匆匆帶著幾百名隨從去關外刺探敵情。自王樸死後,郭榮一直悶悶不樂。帶著這樣的心情去以身試險,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怎麼辦!

形勢危急,趙匡胤顧不得想別的了。這些日子,他想的最多的原是表忠和韜光養晦,他甚至想過,在這個兵強馬壯就能做皇帝的年代,如果有一天郭榮先自己而去,能力和聲望都不比他差的自己,是不是也能過把皇帝癮,親遂太平之志?

但郭榮身陷險境,趙匡胤卻怕他真的出事。將近十年的交情,他們既恩以君臣,又情同手足。作為郭榮曾經的貼身侍衛,趙匡胤親眼看著郭榮為實現宏圖偉略,一步步艱難走來。雖然被郭榮猜忌,但他也不希望郭榮有個閃失。

益津關外,大周皇帝郭榮正在不到五百名侍衛的保護下巡視敵情。這是他即位以來第五次親征,他有些累了。他的身體越來越差,雖然大病沒有,小毛病卻一直未斷。王樸的死讓他在傷心之餘,也多了一分憂慮:王樸說朕還能活三十年。可是,朕真的還能活那麼久嗎?

歷史上最 合 格的保鏢,竟 然是 他?

耶律璟

也許,郭榮有了某種恐怖的預感,所以他才不顧一切,衝上前線,要把二十年來中原人民最大的傷痛親自抹平。

夜幕遲遲而落,野狼的孤嚎瀰漫在青紗迷霧中。有膽小的侍衛已經開始發抖,不遠處,馬蹄聲摻著嘈雜的胡語,正在逼近。

郭榮與侍衛們緊緊握住刀柄,弓箭手搭弓上箭,在顫抖的大地上,強自鎮定地準備迎接生死考驗……

近了……

近了,

更近了!

嗯?

郭榮遠遠望去,只見朝周軍殺來的那隊遼國騎兵突然停下來,驚慌失措地說著什麼,然後迅速消失在大霧之中。

他下意識地回過頭,卻見身後萬火齊明!侍衛們忘乎所以地歡呼起來。

趙匡胤已經飛身下馬,大步奔來。郭榮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與喜悅,一把將趙匡胤摟住,竟無語凝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