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 合 格的保镖,竟 然是 他?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十五日,郭荣伏在一具棺材前撕肝裂胆地痛哭。手中的玉斧不断重重戳在地上,仿佛一记记铁锤,重重砸在郭荣的心房。由于太用力,玉斧被磕掉了一块,碎裂的玉晶宛如泪水,凌乱地散了一地。

王朴死了,大周的玉,碎了。

自《平边策》以来,王朴辅佐郭荣整整四年。这四年里,郭荣修礼乐,崇文治,变官制,严司法,兴水利,均田租;西取秦岭之险峻,南夺江淮之富庶。大周统治下的中原地区,出现了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太平景象。而每一项政策背后,都凝聚了王朴日夜操劳的心血。

王朴太累了,年仅四十五岁,便耗尽心血,仓促离世。

王朴死了,那朕呢?朕是不是也快死了?

历史上最 合 格的保镖,竟 然是 他?

王朴

不到三十九岁的郭荣,在昼夜不停的咳嗽中,凄凉地想象着自己的前景。

自即位以来,朕亲征北汉、淮南,人不卸甲,马不离鞍,政务繁杂,事必躬亲,国家蒸蒸日上,龙体每况愈下。朕身边的大臣不足取信。他们不但办不好事,而且文揽权武弄兵,严重威胁皇位。

如今,朕最信任的人走了。王朴,你让朕如何孤零零地完成我们君臣共定的“三十年”大计!

四天后,郭荣一反常态,突然宣布:视察沧州!

沧州,位于通往幽州的大运河永济渠之侧,是大周东北部最前线的军事重镇,距离幽州不到六百里。郭荣视察那里,也就意味着,他要对最强悍的敌人辽国下手了,他要夺回幽蓟十六州!

幽蓟十六州,后世又称幽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包括幽州、云州附近的十六座军事重镇。此地依太行山北支余脉,居高临下,兼有长城之固,易守难攻,为历代北疆边防重地。

然而,如今的幽蓟十六州却成了契丹人南下中原的战略基地。

历史上最 合 格的保镖,竟 然是 他?

燕云十六周

契丹本是来自东北的渔猎民族,是鲜卑的一个部落。就在唐朝灭亡的那年(907年),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并于神册元年(916年)正式建国,国号契丹(后改为辽),对中原虎视眈眈。二十年后,石敬瑭为了称帝,将幽蓟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又过了十余年,北汉做了契丹人的傀儡。从此,黄河以北,门户洞开。晋、汉、周三朝的百姓和帝王将相都在契丹铁骑的威胁下,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特别是,郭荣三次南征后国力大增,而契丹联合北汉犯边侵扰,这让他动了修改统一方略的念头。

仓促间得到命令的赵匡胤一时有点慌神。按照王朴的计划,要把南方平定后,才来解决幽蓟问题,如今南方仅夺淮南,现在就北伐,会不会过于草率?

当然,郭荣北伐也并非没有道理。大周三征淮南,辽与北汉屡屡在北方袭扰。何况,辽人在他们的领袖耶律璟的带领下,正横卧在阴山之侧酣睡。耶律璟虽然荒政,却缺少历代昏君对于美色的执念——甚至讨厌女色,以至于快三十的人了,连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上最 合 格的保镖,竟 然是 他?

郭荣

耶律璟的情人只有酒。他通宵达旦,畅饮狂欢,待到东方泛白,才昏昏睡去,一觉睡到午后,被辽人称为“睡王”。睡王除了睡觉,最大的爱好就是杀人和打猎。所以大臣们既不愿见他一直睡下去,又害怕他醒来。

去年夏天,郭荣已经命镇宁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率部到北边御敌,又派成德军节度使郭崇攻拔辽国的束城县作为试探,结果睡王置之不理,甚至上山打猎,两个月不理国家大事。

在耶律璟乱七八糟的统治下,辽国的实力有所削弱。郭荣正是看准这个时机,发兵北上,准备与契丹人一决雌雄。

四月十六日,数万周军在郭荣的率领下,如幽灵一般,入驻沧州。除了大军路过的州县,整个河北的人民竟然对如此浩大的行动一无所知。十三天前,提前到达的韩通已将附近河道疏浚完毕。郭荣到达沧州后,顾不上军旅之劳,当天就率军挺进百里外的乾宁军。次日,辽国宁州刺史王洪举城降。

历史上最 合 格的保镖,竟 然是 他?

沧州古城

二十日,郭荣大治水军,并以他最为信任的两员虎将赵匡胤、韩通分别为水路、陆路都部署,分率诸军水陆俱下。郭荣自己则登上龙舟,运筹帷幄。大河之上,艨艟斗舰蜿蜒数十里,仿佛一条腾云而起的巨龙;那蔽空旌旗,好似逆鳞,深藏着赫赫龙威。数万周军沿着河流北上西进,直抵益津关,守备薄弱的辽人纷纷望风而降。

益津关再往西,河道渐窄,大船无法行驶,大周的骑士步军便在此登陆。可刚上岸的赵匡胤却带着骑兵疾驰出关,他得到一个密报——主上不见了!

马背上的赵匡胤,心里七上八下。这次北伐,看来早有准备,行军神速也符合兵法。但作为三军统帅的郭荣,犯不着连等待大军上岸的耐心都没有,就急匆匆带着几百名随从去关外刺探敌情。自王朴死后,郭荣一直闷闷不乐。带着这样的心情去以身试险,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形势危急,赵匡胤顾不得想别的了。这些日子,他想的最多的原是表忠和韬光养晦,他甚至想过,在这个兵强马壮就能做皇帝的年代,如果有一天郭荣先自己而去,能力和声望都不比他差的自己,是不是也能过把皇帝瘾,亲遂太平之志?

但郭荣身陷险境,赵匡胤却怕他真的出事。将近十年的交情,他们既恩以君臣,又情同手足。作为郭荣曾经的贴身侍卫,赵匡胤亲眼看着郭荣为实现宏图伟略,一步步艰难走来。虽然被郭荣猜忌,但他也不希望郭荣有个闪失。

益津关外,大周皇帝郭荣正在不到五百名侍卫的保护下巡视敌情。这是他即位以来第五次亲征,他有些累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虽然大病没有,小毛病却一直未断。王朴的死让他在伤心之余,也多了一分忧虑:王朴说朕还能活三十年。可是,朕真的还能活那么久吗?

历史上最 合 格的保镖,竟 然是 他?

耶律璟

也许,郭荣有了某种恐怖的预感,所以他才不顾一切,冲上前线,要把二十年来中原人民最大的伤痛亲自抹平。

夜幕迟迟而落,野狼的孤嚎弥漫在青纱迷雾中。有胆小的侍卫已经开始发抖,不远处,马蹄声掺着嘈杂的胡语,正在逼近。

郭荣与侍卫们紧紧握住刀柄,弓箭手搭弓上箭,在颤抖的大地上,强自镇定地准备迎接生死考验……

近了……

近了,

更近了!

嗯?

郭荣远远望去,只见朝周军杀来的那队辽国骑兵突然停下来,惊慌失措地说着什么,然后迅速消失在大雾之中。

他下意识地回过头,却见身后万火齐明!侍卫们忘乎所以地欢呼起来。

赵匡胤已经飞身下马,大步奔来。郭荣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与喜悦,一把将赵匡胤搂住,竟无语凝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