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是一種理解的過程

看了題目,估計很多人會疑惑小編為什麼會這麼說,畢竟讀者和作者有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不急,等小編一點一點的給大家說道說道。

翻了翻網絡上有關紅樓夢的文章,題目關鍵詞大都有相同的特點,比如關鍵詞有:為何、原因、隱藏,真相、證據,未解,真實,點破,等等,似乎都想在有限的文字間尋找紅樓夢的答案,這是大部分讀者現在就做的事情,認為閱讀就一定要有個結果,就像看書學習一般,最終通過解答一套習題來判斷閱讀的效果,來決定自己是否看懂了,畢竟很多讀者都想以“懂”為目的。


讀紅樓夢是一種理解的過程


但很多時候原著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個問題,不一定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作為讀者要找到一個令眾人皆滿意的答案就更是難上加難,或許正因為如此才讓紅樓夢成為最難讀的小說之一。而對於小編來說讀紅樓夢沒有懂不懂,只有理解不理解,理解了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麼,就跟兩人相處一樣,話不投機半句多,更別說六十多萬字的紅樓夢了。而理解是需要生活經驗的積累,所以為什麼說有了一定的生活積累,讀紅樓夢才會越讀越有滋味,而且每讀一次就有不同的感悟。

小編一直認為讀紅樓夢的最高境界就是丟開它去讀,什麼意思呢?就是通過自身的經驗場景來理解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最終做到對自己的生命感悟,這就是讀書的一入一出:能進入書中體會作者的深意,還能從書中走出來感悟自己。我們就拿香菱作詩來做個案例分析,在第四十八回香菱讀王維的《使至塞上》說:“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接著“我們那年上京來,那日下晚便灣住船,岸上又沒有人,只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家作晚飯,那個煙竟是碧青,連雲直上。誰知我昨日晚上讀了這兩句,倒像我又到了那個地方去了”,香菱沒有林黛玉等人思考問題的深度,但是她讀書的方式是我們要學習的,她雖不能完全理解王維所要表達的意思,但卻能從自己的經驗中體會王維的意境,此時的兩人似乎處在同一個時空中。而我們讀紅樓夢也是可以做到和作者“處在同一個時空中”。


讀紅樓夢是一種理解的過程


當然有讀者說紅樓夢所反應的貴族生活不是現代人能體會的,那麼我們再來看看香菱是怎麼說的:“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滄海桑田或許會變,但不變的是我們作為一個人的情感,這一部分是共通的,它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國界,也不分性別,所以“有理有情”中的“理”和“情”才是我們作為一個讀者所要最終領悟的,而不是對小說中刨根問底式的解讀,不然就是緣木求魚了。就如李白的靜夜思,所反應出來的那種思鄉之情,即便是在通訊發達的現在也一樣,畢竟手機通訊最終是無法替代相見一面。

紅樓夢表達了什麼? 這才是我們要最終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讀紅樓夢最終要的領悟的,是糾結林黛玉有多少家產麼?是糾結寶玉究竟跟多少女子云雨過麼?是糾結焦大嘴裡的小叔子是誰麼?小編不敢肯定的說不是,但敢肯這些都不能算是。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句再普通不過的大白話出在千古詞帝李煜之口,表達的不僅僅是國破山河在還有人世滄桑,這種曠世悲痛誰又能理解。同樣,面對紅樓夢中物是人非,青春悄逝的世事無常,我們現代人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