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地方GDP過度依賴煤礦、官商勾結、安全意識淡薄……這些可能都是神木煤礦事故頻發的組成原因。如果連普通老百姓的基本生產安全都不能保證,人均GDP全國第一又有何意義?

文 | 金小猴

痛心!中國第一產煤大縣,在上週末又發生了特大事故——

1月12日(週六)16時30分,陝西省神木市百吉礦業李家溝煤礦井下發生冒頂事故,並引發採空區有毒氣體溢出。經核查,當班入井礦工共87人,事故發生後66人安全升井,21人被困並均已遇難。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註定的事故?

相信你和小猴一樣,可能對“冒頂”這個詞有點陌生。

“冒頂”指礦井在開採過程中發生的上部礦岩層塌落現象。也就是說,冒頂是由於開採後原先平衡的礦山壓力遭到破壞,因此多發生在頂板,也就是煤層上方岩層來壓期間。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值得注意的是,冒頂事故是煤礦五大災害之一,在所有事故中佔比達到60%以上,傷亡人數佔40%左右。理論上講,煤層厚度越厚,事故發生頻率越高。而李家溝煤礦煤層的平均厚度為4.2米,屬於厚煤層,此次發生冒頂事故並不是小概率事件。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而且,根據2017年10月13日陝西秦安煤礦安全評價事務有限公司在官網上公佈的李家溝煤礦安全現狀評價報告,李家溝煤礦為低瓦斯礦井,開採煤層屬I類容易自燃煤層,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這也解釋了此次冒頂事故後“引發採空區有毒氣體溢出”的附帶影響。

既然李家溝煤礦安全隱患如此之高,為什麼沒有事先預防或做好管理工作?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其實,這個煤礦是否應該開採就存在疑問。

李家溝煤礦的發起探礦時間為2007年的12月5日,而這個時間前後,相關文件規定,暫停受理煤炭探礦權申請。奇怪的是,陝西省國土資源廳將包括李家溝項目在內的4個探礦權項目作為2004年2月19日以前正式受理項目,並表示找不到2004年以前受理的探礦權相關材料。也就是說,陝西省國土資源廳在資料不全的情況下為李家溝項目背書,保證它拿到探礦權。

2017年3月,陝西對全省506處煤礦開展過一次煤礦全面安全“體檢”專項工作。其中,頂板管理對冒頂事故的預防能夠起到關鍵作用。在責令停產停建整改的煤礦列表中,出現了李家溝煤礦所屬的百吉礦業的名字。而2018年5月,李家溝煤礦剛剛通過陝西省煤監局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驗收。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如此大動作整改僅過去8個月又發生特大事故,這些都需要事故調查給出一個詳盡的答案。

最新消息是,陝西榆林神木公安局1月14日依法對神木市百吉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法人張某某和神木市百吉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李家溝煤礦礦長鬍某某、安全礦長王某某、生產礦長牟某某、總工程師屠某某、掘進隊隊長張某某6人刑事拘留,並凍結企業銀行賬戶。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

事故頻發,無人問責

這不是神木第一次發生冒頂事故。

2008年7月1日,神木匯森涼水井煤礦在進行強制放頂時,煙塵擴散釋放出了巨量的有毒氣體,導致18名礦工遇難。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2009年10月17日凌晨1時許,神木永興高莊煤礦601工作面發生冒頂事故,當班人員27人,安全升井24人,3人被困井下,直到8天后才被獲救。

2016年1月6日,神木縣乾安煤礦爆破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湧入相鄰的劉家峁煤礦,造成11人死亡。事故發生後,國務院安委會決定對神木縣劉家峁煤礦“1•6”重大事故查處實行掛牌督辦。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發生如此重大人員傷亡的煤礦事故,最終都沒有人被問責。以2016年的劉家峁煤礦“1•6”重大事故為例,礦難發生兩個月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發佈消息稱,煤礦存在違法生產行為。

根據《財經》報道,劉家峁煤礦實際控制人背景特殊,與榆林市原市委書記胡志強關係甚好,將此事故逐步淡化。2018年6月12日,陝西省紀委監委發佈消息,已調任陝西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的胡志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同年12月24日,西安市檢察院以受賄罪對胡志強決定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胡志強仕途最重要的一站是在榆林。而胡志強的父親胡富國曾任山西省省委書記、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等職。在胡志強之後,陝西“前首富”、榆林煤老闆高乃則也被帶走調查。

神木煤礦此前的亂象,是否與落馬官員胡志強有關,目前還沒有定論。

人均GDP那麼高,仍保證不了礦工安全

神木,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位於陝西省北部,秦晉蒙三省區接壤地帶,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煤炭儲量500億噸,佔全國探明儲量的30%以上,是中國僅次於鄂爾多斯的產煤大縣(市)。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早在2012年,神木縣GDP就已實現1003.89億元,成為陝西省首個GDP超過千億元的縣,也是陝西省第一經濟強縣。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2017年4月10日,民政部下發批覆,同意陝西省撤銷神木縣,設立縣級神木市。2017年,神木GDP總量1110.33億元。如果以當地人口54.2萬來算,人均GDP高達20.49萬元,超過北上廣深一線城市。

神木的主要收入依賴於黑色的金子——煤。

神木礦難頻發,人均GDP第一有什麼用

神木縣塌陷區治理辦公室的一份公開資料顯示,神木縣小規模開採民用煤已歷史久遠,大規模開採煤炭資源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神木早期的煤炭開採,主要採用資源回收率低、安全可靠性差的“房柱式”或“殘柱式”的炮采采煤方法,生產技術裝備水平低,生產工藝落後。

近幾年神木縣大力推行了長壁式綜合機械化開採。原來較為落後的開採方式回採率低(平均45%左右),造成資源嚴重浪費,隨著時間推移,殘留的煤柱和頂板開始風化,引發煤層上部土巖覆蓋層大面積垮塌,地表出現裂縫,殘留煤開始自燃,大量有害氣體洩漏,環境汙染嚴重。

地方GDP過度依賴煤礦、官商勾結、安全意識淡薄……這些可能都是神木煤礦事故頻發的組成原因。如果連普通老百姓的基本生產安全都不能保證,人均GDP全國第一又有何意義?

資料來源 | 中國新聞週刊、新京報、界面、

澎湃新聞、央視新聞、財經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新民週刊】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首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