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一個人的性癖好

(在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

應不應該用來評判ta的個人道德?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馬同學和宋同學強約3P事件”

近日在各大平臺上被爭相討論。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因為清華學霸和一度公眾人物的身份,

兩人的行為似乎被無限放大,

作為個人隱私的性癖好被公之於眾。

甚至在一片跟風的批判聲中,

上升為了人格道德問題,

當眾處刑!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憤怒的群眾直接替學校

給兩人安上了

“馬取消本科學位,

宋取消保研資格”的處分。

經過輿論發酵的處分明顯過於嚴重,

清華大學及時出現闢謠,

表示事件還在調查中。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這份闢謠

終於讓人恢復了些許冷靜,

這件事中真正需要處分的,

到底是哪一部分?

學術造假和3P愛好本應分開來看,

前者根據嚴重程度進行應有的處罰,

而後者作為個人隱私,

如果不傷及他人利益,

他人連過問的資格都沒有,

又何談處罰人家?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都是成年人了,

頭髮多長,

和誰戀愛,

跟誰睡覺早就是自己的事,

獨特的性癖好就代表著心術不正,

這又是什麼年代的老家長看法…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然而需要剝開來思考的是,

我們是否被這樣的輿論誤導了?

3P和為人不誠信之間真的有必然聯繫嗎?

私生活中有獨特性癖好的人,

其他方面也一定會有特殊癖好嗎?

這種把性和萬事萬物聯繫起來的觀點

雖然感覺很刺激很弗洛伊德,

但似乎過於刻薄了。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卓有功績的歷史名人中,

有特殊性癖好的大有人在,

而我們並沒有因此

對他們的道德品質進行全盤否定:

紀曉嵐

在性癖好方面

可以用色情狂來形容。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他痴迷女色,日御數女,

每天五更上朝前一次,

下朝回家一次,午間休息一次,

傍晚吃飯時候一次,入夜就寢一次,

不可或缺,八十歲仍樂此不疲。

但我們仍稱讚其文風文德,

感念他編纂《四庫全書》的功績、

關心民間疾苦的為官作風;

沙皇阿列克薩賽二世

和他的夫人葉卡捷琳娜

一起生活的15年,

每次性交都是在很硬的躺椅上進行,

但他仍是俄國曆史上的“光榮的解放者”;

高爾基

喜歡到妓院

站在正在進行的男女旁邊,

邊仔細觀察邊哼唱民歌,

但人們銘記的是他的文字裡

對祖國的無限熱情和忠誠;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拿破崙

經常率軍隊在外作戰,

每次返回皇宮之前的幾星期,

他都要寫信給自己的愛妻,

請她不要洗澡,

以滿足他能充分享受聞她身體上的氣味,

但當人們提到他時

總會想起他在戰馬上的英姿;

電影《五十度灰》中

正是男主的性癖好激發出了愛情,

讓女主看到了自己真實的一面。

那些激情迸發的場面

讓很多人甘之如飴,

是私密而刺激的性癖

拯救了主人公內心的陰暗面,

也讓觀眾學會勇敢面對慾望

和內心必然存在的陰暗部分……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性癖好只是萬千種性行為方式之一,

在自願而私密的情況下,

並不能讓一個人道德淪喪,

而得不到滿足反而可能會讓人性格扭曲。

而同時被忽視的一個前提是,

既然是無傷他人的私密行為,

人們本來是沒有資格去給予評判的,

將其置於網絡暴力之下就更是過分了。

當然,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性癖好也並非可以為所欲為,

但如果真的要探討性癖好的優劣,

從前文的討論結果看,

它也大概只夠用來評判性道德。

性道德又是什麼?

醫學領域給性道德定下了六個原則:

1.雙方自願原則。自願是以不違反社會公德為前提。2.無傷原則。不傷自己,不傷對方,不傷後代,不造成精神汙染。3.愛的原則。軀體感受與心理感受有機融合。4.婚姻締約原則。聖經上有句名言“性交只有在結婚的床上才是合乎道德的”。5.科學計劃生育原則。6.性禁忌原則。某些遺傳病及家庭倫理道德都有性禁忌要求。

從這些原則來看,

無論是3P、SM還是其他性癖好,

如果都為參與者自願、

沒有造成身體傷害、

沒有因此帶來不負責任的生育、

沒有藉此傳播相關疾病,

就並沒有違背性道德

而大部分性癖好都在上述範圍之內。

寫到這裡,

小谷不禁回想起了

退出復出又淡出的陳老師。

他當年的那些照片

其實是並沒有違背自願原則的,

也並沒有主動po的網上汙染大家的精神,

他只是個受害者。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真正違背性道德汙染大眾的,

是那個黑客。

陳老師當年的痞帥形象

給大家帶來了諸多愉悅,

更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潮流。

而當年並沒有人敢於提出這樣的探討,

性癖好和個人道德之間

莫名強勁的“紐帶”將他緊緊捆住,

拋下深淵,娛樂圈痛失一員大將。

8012年了,性癖好還要與道德水平掛鉤嗎?

如今這樣的探討已經提出,

但願越來越多的,

是理性的就事論事,

而不是為了

將誰送下深淵而憑空造出的“紐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