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衝鋒隊時,為什麼沒有反抗?

檳郎愛著閆


清洗衝鋒隊的行動發生於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這次行動又被稱為長刀之夜。

至於被害者的數量已經不得而知,有人說有上千人被捕,普遍的說法是有85人被害。維基百科上公佈了103人,其中56人為衝鋒隊領導。

令人疑惑的是,衝鋒隊當時人數龐大,有數百萬之眾,為何遭遇清洗時完全沒有反抗?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瞭解一下長刀之夜之前德國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納粹已經實現一黨專政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興登堡總統任命為德國總理。到了這一年夏天,納粹黨通過沖鋒隊,橫掃了一切政敵,實現了一黨專政。

衝鋒隊的職能就是在街頭鬥毆,打擊政敵。現在政敵已經沒有了,但是衝鋒隊還想繼續進行街頭暴力。衝鋒隊領導人羅姆鼓吹二次革命,他們衝擊了很多機構,奪取權力,這些行為引起了保守勢力以及民眾的不滿。

保守勢力和民眾要的是秩序,解決經濟危機帶來的就業問題。

保守勢力的代表是國防軍,當時德國雖然實行議會民主制,但國防軍在幕後掌控一切。

衝鋒隊的活動引發了保守勢力對希特勒的質疑,納粹如果得不到國防軍的信任,隨時會被換下去。

不過納粹已經實現了一黨專政,戈林已經是內政部長,而希姆萊擔任了警察總監。

希特勒是納粹黨的元首,也是衝鋒隊的精神領袖。羅姆的職務是參謀長,負責具體組織和管理。也就是說,衝鋒隊是希特勒的,而不是羅姆的。希特勒下令清洗羅姆,可以算是黨內懲戒。

而具體負責清洗行動的是戈林、希姆萊和海因裡希,他們掌握著內政大權。他們的行動還受到國防軍的支持。民眾也不反對清洗行動。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家的警察力量和軍隊想抓一批民眾反感的人,這批人憑什麼反抗。

二、缺乏政治敏感的羅姆

1933年下半年,納粹實現一黨專政之後,德國的政治氛圍就開始變化了。按理說衝鋒隊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需要轉換角色了。

但是羅姆缺乏這種政治敏感,還抱著希特勒在十多年前提出來的“二十五點綱領”,希望希特勒立即實行“二十五點綱領”,也就是通過暴力剷除現有機制。

但是希特勒是很實際的,他早就看出這條路行不通。

於是羅姆對此滿腹牢騷,甚至說納粹已經腐化了,“背叛了革命”。當然了,羅姆對希特勒本人一直很忠誠。

羅姆希望將衝鋒隊變成類似意大利民兵的那種組織,承擔守衛德國的任務,這個要求跟國防軍的利益產生了衝突,也不符合希特勒的期望。

希特勒要的是穩定的秩序,以解決經濟問題。而且希特勒未來的戰略是奪取生存空間,民兵組織肯定承擔不了這個任務,只有國防軍在未來才能承擔這種任務。

希特勒試圖緩和衝鋒隊和國防軍之間的關係,同時轉換衝鋒隊的角色。但是當時衝鋒隊數量非常龐大,裡面有大量失業人口,根本就安置不過來。

羅姆並不在納粹的權力核心,也意識不到政治氛圍的變化,他還在宣揚革命,意識不到自己已經身處險境。加上他對希特勒的忠誠,就不可能作出應對。

三、事發突然

1934年5月,羅姆視察全國的衝鋒隊,他在演講中不斷宣揚“革命”,同時發動了大規模的檢閱和遊行。

羅姆的做法引起了國防軍的震怒,因為此前雙方已經商定,衝鋒隊只負責人員的入伍前訓練,只有國防軍才能擁有武器。但羅姆的表現顯然突破了之前的協議。

此時希特勒正準備停止衝鋒隊的武裝行動,換取英法同意讓國防軍擴軍到30萬。

希特勒對羅姆的行為非常憤怒,在6月5日兩人會談中,希特勒指責羅姆是在準備“布爾什維克革命”,要求他放棄這種“沒有理性的做法”,同時告誡羅姆的同性戀行為。(羅姆的同性戀傾向在當時一直被視為納粹的汙點)

兩人談了4個小時,最終兩人決定讓衝鋒隊休假。6月8日,羅姆宣佈了休假的命令,假期一直到8月1日。

休假本來是可以緩和局勢的,但是此時出現了一個意外情況,導致局勢一下子惡化了。

就在羅姆休假期間,興登堡總統病危。興登堡的病危讓保守勢力活躍起來,尤其是副總理巴本。巴本希望興登堡死後,由德國王室繼位,復興霍亨索倫王朝。要達成這個目的,只要讓興登堡對希特勒產生厭惡即可。

6月18日,巴本發表了一個演講,嚴厲抨擊了納粹政權的“過激”行為,特別是衝鋒隊衝擊機構,干預行政的現象,矛頭當然是對準希特勒的。

希特勒大為光火,要求報社不準刊登演講,但是還是有報紙發表了演講。

巴本得知演講被禁,直接找希特勒抗議,以辭職威脅。

巴本作為保守勢力的代表,他的傾向其實說明了保守勢力對希特勒的不滿。

這讓希特勒意識到不徹底解決衝鋒隊,是不能重新贏得保守勢力的。

6月21日,希特勒會見興登堡,表示會徹底解決衝鋒隊的問題。

而當時羅姆等人還在休假,羅姆對政治的遲鈍,也使得他沒有意識到危險。

戈林和希姆萊等人掌握著內政大權,還羅織了羅姆想要政變的罪名。這個罪名其實是不太可信的,因為後來羅姆很容易就被捕了,說明他根本就沒有防備。

不過這時候希特勒已經決心要解決衝鋒隊了,罪名並不重要。

最終,納粹依靠所掌握的國家機器,對毫無防備的衝鋒隊領導們來了一次突襲,一舉解決了希特勒的危機,獲得了國防軍的信任。其實衝鋒隊有些類似十年動亂期間的造反派,後來他們被粉碎時,也沒有反抗。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喲。




迷蝶夢文史社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那就是為什麼羅姆一方面敢於背靠衝鋒隊要求取代國防軍,另一方面當希特勒決心拋棄甚至消滅他的時候他卻毫無還手之力。要搞清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羅姆到底在幹什麼,第二就是羅姆在衝鋒隊裡到底是一個什麼角色。

(褐色襯衫原本是給德屬非洲生產的,因為德屬非洲丟了就積壓在倉庫裡,沒想到了成了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褐衫軍得象徵)

首先羅姆提出要取代國防軍,他這個主張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德國要實現再武裝,除了需要錢需要裝備之外最大的資源就是人。而當時的國防軍手裡沒有人,因為《凡爾賽和約》規定了國防軍的人數不得超過十萬。所以整個魏瑪共和國的歷史上國防軍都在千方百計的發展準軍事組織作為預備軍。也就是所謂的“灰色國防軍”。最初他們乾的很順利,因為戰爭結束之後緊跟著就是德國的經濟崩潰。幾百萬退伍軍人沒有工作,只要國防軍給一點錢,或者給他們拉來一點資助,能管飯就能組織起來一大批失業軍人。這也是為什麼魏瑪共和國的各個黨派幾乎都有自己的準軍事組織的原因。而衝鋒隊原本是這些準軍事組織裡比較排不上號的一個。

(自由軍團從裝備到規模都比衝鋒隊厲害多了)

而羅姆自己是一個國防軍軍官,卻成了衝鋒隊的首腦,其實也符合這一時期國防軍的做法,那就是把非貴族出身的和政治上不太可靠的軍官都踢到準軍事組織裡去,儘可能的保持準軍事組織作為預備軍的性質。但是啤酒館暴動的失敗讓羅姆心灰意冷,甚至脫離了納粹黨。同時希特勒也看出依靠軍隊搞意大利和匈牙利式的武裝政變是不現實的。

有人說1924年是扭轉希特勒命運的這一年,甚至寫了這麼一本書,這個觀點其實是成立的。因為正是在牢裡的那半年,希特勒痛定思痛放棄了自己走軍事政變直接成為德國獨裁者的路線。轉而發揮他自己真正的長處,那就是宣傳和鼓動,成為一個依靠民主的遊戲規則反對民主制的右翼煽動家。與此同時的希特勒找到了一個真正天才的組織者,那就是新衝鋒隊的締造者普菲費爾-馮-扎羅蒙。

(赫斯和普菲費爾兩個被遺忘的納粹元勳)

普菲費爾自己也是一個貴族和舊軍官,但他非常清楚舊軍隊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了。到1920年代,隨著經濟形勢逐漸回暖,一戰老兵已經漸漸找到了工作開始迴歸社會了。而且如果納粹黨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執政,那麼一戰老兵到1930年代就已經是中年人了,他們是無法成為一個不搞軍事政變,而是專注於街頭暴力和破壞的衝鋒隊的主體的。因為古往今來適合這檔生意的都是青年人,為了吸引青年人必須把舊軍隊和國防軍外圍組織的形象徹底拋棄掉。把衝鋒隊打造成一個酷炫的、暴力的、街頭流氓組織,才能吸引到處在叛逆期的青年人。

所以二十年代末的衝鋒隊其實和納粹黨的立場差異非常大,納粹黨是一個偏右的、保皇的、保守主義黨,但衝鋒隊是一個偏左的街頭暴力組織。納粹黨喜歡和保皇黨合作,和中產階級合作強調地位和身份。而衝鋒隊則追求荷爾蒙,就是要打個痛快,跟德共甚至在打的頭破血流之外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感。大家都仇恨資產階級共和國,都仇恨布爾喬亞,都要砸爛這個黑暗的世界。只不過一個偏左一個偏右。所以隨著納粹逐漸佔上風很多德共的支持者成了衝鋒隊員。

(羅姆和赫斯)

普菲費爾這種走金屬朋克的組織路線不可避免的導致他和希特勒之間產生矛盾,所以他很快就被希特勒踢出了衝鋒隊和納粹黨。羅姆也就在這個時候回到了衝鋒隊,但希特勒沒有讓他成為衝鋒隊領袖而是自己擔任領袖,只讓羅姆作他的參謀長。羅姆試圖把舊軍隊的那一套帶回衝鋒隊,結果是衝鋒隊爆發了好幾次“政變”。羅姆用盡方法才鎮壓下去。

無論普菲費爾的政策是對是錯,至少他的政策是成功的到1930年代衝鋒隊有了兩百多萬成員,實際上已經把國防軍竭力想要抓在手裡的預備兵員都吸納到了自己手裡。而納粹黨被國防軍注意到也是因為這一點。國防軍想要納粹加入內閣也是為了讓納粹接受軍隊的指導,把衝鋒隊的人力資源收歸己有。從這個意義上說普菲費爾是希特勒事業上的真正救星。

但隨著希特勒上臺執政,開始推行“德國的革命化”,也就是讓納粹接管國家。羅姆認為自己壓倒國防軍的時候已經到了,因為相比三百萬衝鋒隊,十萬國防軍根本微不足道。即使新軍隊需要衝鋒隊的人力,那麼衝鋒隊也不能白白把人力交給軍隊。衝鋒隊必須得到一種合法的地位,在軍隊面前分庭抗禮。這種要求實際上是符合希特勒的“革命化”主張的。但為什麼羅姆被拋棄了呢?

(作為納粹黨的首腦和黨與國家結合的象徵的赫斯原本手握無與倫比的權力,但事實上之所以把這個權力交給赫斯就因為希特勒知道他不會去用)

因為1934年希特勒其實並沒有讓納粹黨全面結果國家的念頭。希特勒和列寧主義有一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列寧是打造了布爾什維克,然後帶領布爾什維克奪取了國家。而希特勒並不是納粹黨的締造者,相反他在大部分時間裡和納粹黨是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希特勒在納粹黨內的影響並不是絕對的。相反希特勒甚至還對納粹黨有一種不信任感,樂於挑動納粹的各個山頭互相競爭和對抗。從1933年執政到1941年德國戰事逐漸不穩之間的8年,希特勒想要的並不是納粹黨全面接管國家,相反希特勒希望的是把納粹、帝國、軍隊彼此分離,讓他們全都對自己一個人負責。這就是為什麼當羅姆想要取代國防軍的時候他被希特勒拋棄了,而被希特勒提高到“納粹黨與國家相結合的象徵”的魯道夫-赫斯其實長期沒有真正的權力。

理解了希特勒的這種心態,和羅姆的行動,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衝鋒隊在國防軍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了。因為衝鋒隊原本就不喜歡羅姆這樣的舊軍人。羅姆向國防軍發難也不是因為他牢固的掌握了衝鋒隊,相反羅姆真正的靠山是希特勒,是他的靠山認為他操之過急而拋棄了他,衝鋒隊其實從一開始就不打算跟著羅姆這樣的舊軍人走。所以三百萬衝鋒隊才會如此順從的拋棄了他們的參謀長。


克羅採和春天


衝鋒隊頭子羅姆做夢也不會想到,“老戰友”希特勒真的會在肉體上消滅他,他嚴重低估了德國總統興登堡和德國陸軍給希特勒施加的壓力之大,因此衝鋒隊並沒有對即將來臨的清洗做任何準備,反而從上到下集體按希特勒的命令開始“休假”,成了一群待宰的蠢豬。



(衝鋒隊參謀長羅姆)

興登堡和德國陸軍所無法容忍的,是羅姆試圖將衝鋒隊打造成“第二軍隊”的計劃,它破壞了國防軍“唯一合法武裝”的地位。其實,羅姆的企圖後來一一被希姆萊變成了現實,武裝黨衛軍在二戰後期已經發展到近100萬人,成為國防軍之外龐大而又合法的軍隊。

只是,羅姆操之過急了,在興登堡仍然在世、希特勒尚未取得絕對權力的情況下,納粹建立黨屬正規武裝還不可行。同時,羅姆自恃資歷深厚和所指揮的近300萬衝鋒隊員,漸漸不太尊重希特勒,甚至試圖在黨內取而代之,因此在戈林和希姆萊的不斷挑撥下,兩個人之間的裂痕開始加大。



在1934年6月初,希特勒和羅姆進行了一次“攤牌式”的長談,希特勒最終也沒能說服羅姆放棄建立“第二軍隊”的念頭,面對總統和陸軍的巨大壓力,希特勒無奈拿出了臨時性辦法:命令衝鋒隊自7月1日起休假一個月,期間不得身著制服、不得舉行遊行和演習。

幾天後羅姆申請病假離開柏林,繼續給希特勒施壓,但並沒有撕破臉皮,仍然邀請希特勒6月30日前往慕尼黑附近的度假小城維西,去接見衝鋒隊的高級指揮官們,因為他們將在那裡舉辦休假前的告別宴會,同時再次商討衝鋒隊的前途問題,希特勒欣然答應。

希特勒後來確實按時去了,只是他赴約的方式是羅姆及其部下未曾想到的,他們首先從思想上已經解除了戒備和武裝。



(羅姆和希姆萊)

羅姆離開權力中心的柏林是更加作死的,他喪失了對政治局勢變化的掌握,在這段時間裡,戈林和希姆萊一直勸諫希特勒痛下殺手,而這個納粹黨魁卻有些猶豫不決。國防軍隨後有了動作,6月25日陸軍總司令部命令進入戒備狀態,28日宣佈將衝鋒隊參謀長羅姆開除出“德國軍官聯合會”,同時聲稱國防軍視希特勒為“自己人”,這一踢一拉,已經傳遞出清晰的信號:動手吧,我們是你的後盾。

希姆萊適時送上了羅姆等人意圖“政變”的情報,真的假的不知道,反正希特勒信了,終於下定決心清洗衝鋒隊,並晉見興登堡獲得了武力整肅的授權,戈林的警察和希姆萊的黨衛隊立即完成了秘密集結。



(羅姆、戈林、希姆萊)

而可憐的羅姆對此一無所知,他跟衝鋒隊的各大區領袖們正在維西尋歡作樂,等待希特勒前去視察和談判。再或者他雖然有所察覺,卻根本不相信希特勒敢動真格的,狂妄的一塌糊塗,no zuo no die。

1934年6月30日凌晨2時,希特勒攜戈培爾飛往慕尼黑,當他帶領黨衛隊隨行人員到達維西的旅館時,羅姆等人還在呼呼大睡,幾個衝鋒隊骨幹當場被拉到院子裡槍決,羅姆被押往慕尼黑監獄,第二天也被黨衛隊槍殺。



與此同時,戈林和希姆萊也在柏林採取了行動,秘密逮捕了150多名衝鋒隊長,押往一所軍校內集體槍斃,一夜之間,衝鋒隊高中級頭目幾乎全部被殺,休假中的衝鋒隊完全處於群龍無首的境況,根本無力進行反抗。其實,就算羅姆有機會抵抗也是徒勞,衝鋒隊當時已經是個大雜燴,而希特勒是掌握權力的德國總理,並且得到正規軍的支持。

這一天的屠殺被稱為“長刀之夜”,兩天內有400餘名衝鋒隊頭目斃命,希特勒還趁此機會清除了衝鋒隊之外的一些政敵,加上後來在集中營被處決的,大約有1000餘人死於非命。衝鋒隊骨幹被清洗後,少量精銳隊員被選拔進黨衛隊,大多數後來在擴軍中被編入國防軍。


度度狼gg


這一切來得太快,使羅姆來不及反應,加上羅姆在事發前自掘墳墓!

衝鋒隊是希特勒一手組建的,為他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衝鋒隊最初主要從事破壞活動,啤酒館暴動後,希特勒被捕,出獄後他委託羅姆重建衝鋒隊,但是二人卻發生了爭執,羅姆遠走玻利維亞。

1930年納粹黨一躍成為德國第二大黨,希特勒在此時急需一支支持自己的隊伍,他又想起了羅姆,他向在玻利維亞軍隊工作的羅姆發了一封邀請函,羅姆欣然接受,踏上了回國的道路,他不知道自己即將踏上的是一條不歸路。

1931年羅姆擔任衝鋒隊參謀長,希萊姆的黨衛軍也歸其管理,在羅姆的努力下,衝鋒隊在1932年達到了50萬餘人。

1933年希特勒當上總理後,羅姆希望自己出任國防部長,他這一想法遭到了德軍將領的強烈反對,總統興登堡也反對,希特勒默不作聲,羅姆非常生氣,他低估了德軍將領和興登堡等人對希特勒的壓力。1933年底衝鋒隊猛增到450萬人,1934年1月羅姆直接提出想讓衝鋒隊取代國防軍,這一想法讓德軍將領異常憤怒,他們紛紛向希特勒施壓,希特勒此時並沒有完全掌握德國權力,他還得依靠這一群德軍將領和興登堡的支持。

羅姆對希特勒不作為的做法很抱怨,他認為希特勒的成功依靠的是他,他整天抱怨,希特勒於是派黨衛軍監視他,而國防部也在監視他,在黨衛軍和國防部雙重監視下,羅姆仍然沒有收斂,他跟人抱怨道:“別忘了我有幾百萬衝鋒隊,所以關鍵職位都被我的人佔據,如果阿道夫將道理,我們可以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否則,我就打算使用武力!”他還曾對自己的手下抱怨道:“阿道夫出賣了我們。他和反革命分子打得火熱,他只相信東普魯士的將軍們......”這些話一字不差的被送到希特勒面前。

希特勒為了兼顧自己的大局,暫時沒有對羅姆採取行動。而此時的羅姆可以算是四面楚歌了,納粹黨的高層都疏遠他,國防部長勃洛姆堡和德國軍方對他恨之入骨,盧策、希萊姆想要他的位置,他想要的國防部長位置,戈林也想要,最重要的是此時德國總統、國防軍總司令興登堡想要羅姆的命。

興登堡對希特勒說他們願意支持希特勒的統治,但是需要用羅姆的命來換,在權力與老戰友之間,希特勒猶豫了,但是最終希特勒答應削減三分之二的衝鋒隊,解除其餘的武裝。

為了權力,希特勒把羅姆叫到辦公室來交談,這是希特勒給羅姆的最後一次機會,二人勉強達成了協議,但是軍方對這協議不滿意,他們要得是羅姆的命,但是4個月過去了羅姆依然毫髮未損,各方勢力於是繼續給希特勒施加壓力。

最後羅姆自己作死,促使希特勒下定決心除掉羅姆,他在這段時間從國外購買了大量武器,他本意是給希特勒施加壓力,迫使希特勒給他所要的權利,但是另一方對希特勒施加的壓力和獎勵更大,希特勒的天平往另一邊偏了。

黨衛軍將這情報告知希特勒,希特勒命黨衛軍開始行動,時刻準備下手,就在這時羅姆做了一件傻事,6月19日,他發出通告:“衝鋒隊至7月1日起休假一個月,並把武器交給當地警察局保管。”自己並準備外出度假,羅姆想通過這樣的做法讓自己的老戰友相信自己,但是此時的希特勒已經不相信他了,希萊姆向希特勒謊報衝鋒隊將進行暴動,希特勒大怒,命令戈林等人回到柏林,部署剿殺衝鋒隊行動。

希特勒連夜直飛慕尼黑,二話不說就將衝鋒隊隊長施奈德休勃捉捕,隨後指使黨衛軍和警察突擊隊按名單捉捕衝鋒隊的人,最後希特勒等人直奔羅姆度假地區,將其捉捕。

羅姆自己做夢都沒有想到曾經的老戰友、曾經自己誓死追隨的人會對自己下毒手,被捕的第二天,黨衛軍讓羅姆自盡,羅姆拒絕:“要殺我,叫阿道夫自己來!”隨後黨衛軍將其擊斃。

羅姆等150多名衝鋒隊頭目被槍決後,盧策被任命為衝鋒隊總隊長和參謀長,盧策奉希特勒之命全面整頓衝鋒隊。


司馬長史


本題問的應該是希特勒最終徹底掌控德國之前,進行的一次內部屠殺,衝鋒隊自一把手羅姆以下被清除。史上並無第二個達到如此程度的清洗衝鋒隊。

反抗?

羅姆政治上不成熟。他既觸怒了總統興登堡和國防軍,又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希特勒的左右手,希姆萊、戈林、海德里希和戈培爾都盼他速死。一個沒有任何盟友的人,玩兒著最高端的政治遊戲,下場不問可知。

羅姆安全上很外行。他咄咄逼人,八方出擊,到處逼宮,卻又毫無準備。希特勒讓他放假,他就真的全體解除武裝,領著衝鋒隊高層去吃吃喝喝睡大覺,被輕易一網打盡。三百萬衝鋒隊員,牛氣沖天,卻連個基本的情報網都沒有,死到臨頭還以為是同僚開玩笑。真不知說什麼好了。

羅姆聲望上有限度。表面上,羅姆是如日中天的民眾領袖,實際操作中,他的三百萬衝鋒隊確實是良莠不齊的烏合之眾。被清洗前,沒有盟友只有對頭。被清洗後,既無懷念更無申訴,還得靠戰後同盟國來複原歷史真相。

綜上,這個法西斯分子,沒什麼可反抗的。

(全文完)


李牧


衝鋒隊,也被稱為“褐衫軍”,就像後來的黨衛軍被稱為“黑衫軍”一樣。衝鋒隊在納粹黨成長期與掌權初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當時德國瀕臨崩潰的經濟環境,青少年大量失業流入社會,衝鋒隊正好為他們提供了好去處。出於對《凡爾賽條約》和對現政府的不滿憤怒,使這群失業青年輕易就接受了納粹的思想煽動。衝鋒隊扮演著“保安與打手”角色,小到發傳單、貼海報,大到維持納粹演說集會會場秩序,踢政敵場子,在納粹黨的權力之路上,衝鋒隊可謂是如影隨形。等到納粹掌權後,衝鋒隊已成為擁有數百萬成員的準軍事組織,除了沒武器,他們已與國防軍沒多大區別了。同時,這支龐大的暴力性質組織,也越來越不受希特勒的控制。

恩斯特羅姆是衝鋒隊的領袖,在納粹黨中資歷非常老,如果在黑幫裡,他和希特勒算是一個輩兒的。性格狂妄自大,私下一直管希特勒叫“那個下士”,在公共場合能肆無忌憚地硬懟希特勒,而希特勒也只能受著。

最要命的是羅姆的衝鋒隊當時已達數百萬人,數十倍於黨衛軍與國防軍。如此龐大的準軍事組織被一個與希特勒平起平坐的人掌管,怎能讓希特勒和其他納粹大佬安心?爆發點是羅姆終於提出了他的要求,注意不是請求也不是申請,而是要求,要求他來擔任未來納粹化了的德國武裝力量總司令。這一下觸動了希特勒緊繃的神經,同時羅姆也終於擋在了希特勒、戈林、希姆萊和國防軍高層等所有人的路上。

關於羅姆要篡權和謀反的傳聞不斷從戈林與希姆萊的口中傳進希特勒的耳中,納粹黨要員和國防軍將領對於除掉羅姆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最後,希特勒終於說出了“我受夠了,我要殺雞儆猴”,下達了清洗命令。

於是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1934年“長刀之夜”,由國防軍提供車輛與武器、由黨衛軍付諸行動,短短數日便把衝鋒隊高層和與納粹有舊怨的老政敵抓的抓,殺的殺,很多衝鋒隊將領在被槍決的時候,都是一臉懵逼。希特勒在黨衛軍和蓋世太保的簇擁下,親自衝進羅姆的鄉間別墅,將羅姆和男寵抓了個現行,被一頓暴罵後已經癱軟的羅姆被架進了地下密室,留給他了一把手槍和一份“長刀之夜”的報紙。而羅姆許久始終沒有自裁,最後是由後來集中營部隊總司令,也就是著名的武裝黨衛軍“骷髏師”的首任長官艾克執行了羅姆的死刑。

PS:下面的照片非常形象體現出當年羅姆的地位:與希特勒平起平坐,而希姆萊在羅姆眼中不過是希特勒的保安隊長。






silvercastle


為什麼要反抗?希特勒作為衝鋒隊的精神領袖和締造者,在衝鋒隊中擁有著崇高的威望,他將其中不忠於自己的幹部清洗出去,在這些衝鋒隊成員看來是在“純潔”自己的隊伍,而不是毀滅隊伍本人。

因此作為廣大的衝鋒隊員,對希特勒的動作自然不會存在什麼牴觸心理了,真正感到絕望的只不過是跟隨著羅姆的那一批衝鋒隊幹部罷了。

衝鋒隊是希特勒的衝鋒隊,而不是羅姆的。

衝鋒隊的形成最早源於希特勒成立的納粹黨,他是納粹黨旗下的一個工人武裝組織,這個組織在成立的時候就提出要成為“鋼鐵的組織”為納粹黨效力和“心甘情願地追隨領袖”。

因此從衝鋒隊成立的初始目的來看,納粹組織在一開始就是效忠於德國納粹組織,而德國納粹組織的核心則是希特勒,雖然衝鋒隊的實際管理者是恩斯特·羅姆上尉,但這並不意味著羅姆就是這個組織的真正主人。

所以當希特勒決定清除以羅姆為首的衝鋒隊管理層時,真正想要反抗的其實只是以羅姆為首的管理層,而對於中下層的衝鋒隊成員,基本上都沒有做出什麼激烈的反應,畢竟希特勒的目標並不是清除整個衝鋒隊,那麼基層的衝鋒隊員自然也就不會做出什麼過激的反應了。

衝鋒隊只是一個民間機構,希特勒在對其進行清洗的時候,動用了國防軍和黨衛軍,這使得衝鋒隊無法與之抵抗,最終只能束手接受現實。

希特勒之所以會決定清洗衝鋒隊,這源自於其領導人羅姆的狂妄,使得衝鋒隊壯大的過程中,逐漸開始脫離希特勒的掌控,並與當時的德國國防軍不斷的發生衝突,並企圖取代國防軍的地位。

羅姆的這一狂妄做法,遭到了當時德國軍方的強烈反對,國防軍軍官們要求希特勒立即取締衝鋒隊組織,而希特勒也意識到,羅姆領導下的衝鋒隊已經開始漸漸不再聽從於自己,這也逼迫希特勒開始下定決心清洗整個衝鋒隊管理層。

而與此同時,羅姆也開始意識到了自己和自己領導的衝鋒隊正在陷入危機之中,這個時候的羅姆並沒有選擇向希特勒投降,並交出手中的權利,反而下定決心準備發動軍事政變,企圖取代希特勒的位置。

希特勒在得知羅姆的計劃之後,最終下定決心發動清洗行動,1934年6月21日,希特勒面見總統興登堡,獲得同意使用武力清洗衝鋒隊。緊接著希姆萊起草了一份黑名單,希特勒親手勾銷了名單上150個名字。

6月30日,希特勒正式發動清洗行動,在整個行動中被殺的人超過400,其中包括大約200個衝鋒隊頭目。其他被抓捕的人送進達豪集中營,苟延殘喘幾年後也都陸續喪生。

希特勒血洗衝鋒隊之後,幾乎徹底肢解了這個組織,其中的大量軍官被捕,士兵與低級軍官被打散,其中一部分被併入國防軍。另一部分則被分配給了黨衛軍。而衝鋒隊這個組織雖然仍然存在,但是人數已經降到了過去的極低點,只能說是作為一個形象機構而存在了。


落下m


當時衝鋒隊長羅姆正在搞同性戀呢,也不能叫清洗,因為只處理羅姆一個人,衝鋒隊就是黨衛軍的前身。德國軍隊歸榮克軍團,就是世襲軍人,並不太服從希特勒,只有黨衛軍才是希特勒的人,同時希特勒的七次被暗殺都是軍方的事


檢檢子


羅姆的悲慘結局,不能完全簡單的說是希特勒的“卸磨殺驢”,只能說是其中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羅姆自持功高,與希特勒本人有“袍澤之誼”,忘乎所以,張狂無忌,以至於四處樹敵,沒有任何戰略發展規劃和部署,僅僅是一介武夫,但又缺乏起碼的謀略和安全機制的構建,如此龐大的軍事集團連一個像樣的情報網絡都沒有。最為可悲的是被清洗之時,周邊居然都是政治對手和個人的對立面,形成了上至總統興登堡,下至國防軍普魯士軍官團首腦們加之希特勒的幕僚左右手皆曰殺之而後快。而他莫名其妙的自動解除武裝,去搞什麼集體休假,完全是束手待斃!


老蔡bobo


第一,衝鋒隊自身並不是鐵板一塊,而且總體來說低劣的成員素質也使得他們缺乏軍人應有的紀律性和忠誠性,在長刀之夜前夕的納粹黨是山頭林立,衝鋒隊內部同樣也是如此。

就像希特勒在6月初同羅姆最後一次攤牌的對話上指出的那樣——他告訴羅姆,他從無數謠言和許多忠實的老黨員及衝鋒隊長的報告中獲得這樣的印象,沒有良心的人正在策劃一個全國性的布爾什維主義的行動。

羅姆雖說是衝鋒隊的總參謀長,但並沒能將衝鋒隊變成一個有綱領,有組織性的群體,而是繼續保持一盤散沙的狀態。希特勒所真正注重的組織黨衛隊已經開始朝著精英化和有組織化的方向發展,衝鋒隊作為一個流氓和無賴組成的打手組織到了該下臺的時候了。

第二,在衝鋒隊內部不團結的基礎上,其外部敵人又太強大。

羅姆本身的打算是想讓衝鋒隊發展成德國的國防軍,也就是說讓這些流氓頭子們代替那些以軍事容克優良傳統自命不凡的陸軍軍官們,這自然引起了陸軍的強烈反感。

就像勃勞希契後來作證時說的那樣——重整軍備這件事實在是太重要了,不能允許盜用公款者,酗酒鬧事者參與其事。

除了陸軍外,大資產階級工業家們也同樣厭惡這些叫囂著二次革命的衝鋒隊激進分子,因為前者也屬於二次革命中被清洗的右派。

羅姆除了希特勒之外,還有戈林和希姆萊這兩個強大的敵人,黨衛隊自希姆萊1929年接手後迅速擴大,而戈林更是身兼國會議長和普魯士邦總理的重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羅姆根本沒想過希特勒會和他動手。在6月初的談話後,希特勒給衝鋒隊放了一個月的假,在假期中。衝鋒隊員不得身著制服或舉行遊行和演習。

甚至羅姆在離開柏林之前,還邀請希特勒6月30號到慕尼黑附近的維西小鎮會見衝鋒隊領袖們。

一直到6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也就是清洗衝鋒隊的前一個星期,希特勒還在猶豫不決不知怎麼處理這些功勞不淺的衝鋒隊頭目們,最終是希姆萊讓希特勒相信羅姆將要舉行政變。

當6月25日陸軍下令處於戒備狀態,6月28日羅姆被從德國軍官聯合會中開除時,可衝鋒隊卻沒有采取相應的警備措施。

於是,當6月30日天剛亮時,還在維西小鎮旅館床上呼呼大睡的羅姆等人一下子都捉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