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根外追肥技術完整版(建議收藏)

果樹根外追肥是土壤施肥的輔助和補充,能及時供給果樹所缺營養元素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能快速促進或調節果樹生長髮育,是果樹生產中常採用的一種施肥方法,具有避免土壤對所施物質的不利影響、發揮作用快、彌補根功能、針對性強、可與農藥混噴等優點。

一、葉面肥的選擇

當前在果樹生產中常用的葉面肥有:營養型葉面肥、調節型葉面肥、生物型葉面肥、氨基酸類葉面肥、腐植酸類葉面肥、複合型葉面肥等。

要根據果樹生長髮育狀況、物候期、自然環境因素、缺素病的種類等,選擇適宜的葉面肥。

如果樹生長過旺或衰弱時,除用營養型葉面肥外,還要選擇調節型葉面肥來控制果樹旺長或促進生長;對果樹缺素病,要選噴含所缺元素的營養型或複合型或氨基酸類葉面肥;果樹的生長前期多選噴以促進生長為主的葉面肥,開花前後宜多噴施有提高坐果率作用的葉面肥,生長後期多選噴以促進花芽形成、提升果實品質、增加樹體營養儲備的葉面肥;預防災害性天氣(寒流、霜凍、水澇等)對果樹的危害,或促進災後和病蟲危害後的果樹生長髮育,可選噴營養型葉面肥,配合噴施調節型葉面肥或複合型葉面肥,恢復生長,提高抵抗力。調節型或複合型葉面肥常選噴蕓薹素內酯、氨基酸類和腐植酸類葉面肥等。

果樹根外追肥技術完整版(建議收藏)

二、葉面肥施用濃度(量)

葉面追肥一定要注意噴灑濃度,濃度過小達不到施肥要求,濃度過大易發生傷害或促控過頭;果樹從缺肥到過量之間的臨界範圍很窄,特別是噴施生長調節劑類葉面肥時,更要嚴格控制噴施濃度。要根據樹種(甚至品種)、樹齡、樹勢、缺肥種類、缺肥程度等確定噴施濃度。如旺長果樹噴施植物生長抑制劑多效唑,濃度過大時抑制過頭,會造成樹體矮化,果實變小,品質下降。

三、施肥時期

01、在果樹需肥物候期

根據各物候期需肥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根外追肥。如果樹開花期需硼肥較多,在此物候期可噴施含硼元素的葉面肥(如硼源庫),或噴蘸含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葉面肥(如赤黴素、防落素等),能顯著提高坐果率。

02、在果樹遭受災害性天氣或病蟲危害後

枝、葉、花、果或根系受到創傷後,可及時進行根外追施葉面肥,幫助受災果樹恢復生長髮育。

03、出現缺素病症時

根據觀察、診斷,確定果樹所缺的營養元素種類(確定缺素病的種類),做到缺什麼補什麼,可在發病前預防或在發病初期及時追施所缺元素,達到預防和治療的目的。如確定是果樹黃葉病(缺鐵元素),可噴施鐵源庫等葉面肥。

04、預測缺乏的元素種類

①根據生產經驗,預測缺乏的元素種類。根據以往所在園區常發生的缺素病種類,確定所缺元素及預防時期,制定噴肥計劃。

②根據科學理論,預測缺乏的元素種類。果樹在中性土壤上栽植時一般很少發生缺素病,在酸性或鹼性土壤上栽植時就常發生缺素病,特別是在pH值大於8的鹼性土壤上栽植易發生多種缺素病,如缺鐵、鋅、鈣等元素引發的黃葉病、小葉病、苦痘病,以此為依據制定預防措施,如預測到果實發生苦痘病,則可在在幼果期,對幼果、葉面噴施含鈣元素的葉面肥,如硝酸鈣、氨基酸鈣等,能有效防治苦痘病。

05、噴施時間

噴灑葉面肥後,葉面保持溼潤的時間越長葉片吸收的養分越多,效果越好,因此要選擇無雨天的早晨(露水乾後)至10時前、下午4時後進行噴灑,無雨的陰天可全天噴灑,噴灑後5~6小時內遇降雨須補噴,補噴的肥液濃度適當降低。

要延長葉面肥液在葉面、枝梢等器官上的溼潤時間,增強展著力和滲透力,配製葉面肥時可添加適量溼潤劑、展著劑、滲透劑,如害立平、助效靈、中性洗衣液等。

四、噴施次數

葉面追肥的濃度較低,每次施肥量較少,一般噴施1~2次無法滿足果樹的需肥量;再者葉面追肥肥效期短,一般只有6~7天,特別是噴施營養型的葉面肥,施肥量更是不足。因此,葉面追肥一般不少於2次,對於在樹體內不易流動的營養元素(如鐵、硼、鈣、鋅等)可適當增加噴施次數。在噴施含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葉面肥(如赤黴素、乙烯利、吡效隆等)時,一般噴施1~2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防止調控不當,造成危害。

五、施用方法

01、噴施法

①生長期:將葉面肥配製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後噴灑在樹冠的各類器官上(以葉片為主),營養元素或其他物質通過氣孔或細胞間隙等吸收、滲透進入樹體內而被利用。幼葉比老葉生理活性強,對營養元素等的吸收、滲透能力也強,噴灑葉面肥時應著重噴在幼葉上。噴灑葉面肥時,葉片的正面、背面都要噴到;葉片背面比正面角質層薄、氣孔多,有疏鬆的海綿組織和較大的細胞間隙,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滲透,所以要側重噴灑葉片背面。噴灑在果樹體內不易移動的營養元素時,可將葉面肥液直接噴到需要該元素的器官上,這樣才能快速有效發揮作用,為了提高坐果率而噴硼時,可直接將稀釋的含硼肥液噴到花和幼果上。

②休眠期:一般在果樹發芽前,將葉面肥肥液噴灑在樹冠上。如防治果樹因缺鋅引發的小葉病,於發芽前噴施3%~4%硫酸鋅溶液,發芽後樹冠上再噴灑0.3%~0.5%硫酸鋅溶液,效果極佳。噴灑枝幹時,因枝幹吸收、滲透能力較差,配製葉面肥時添加適量的溼潤劑、滲透劑等效果會更好。

02、沾蘸法

把配製好的葉面肥液放在大口徑容器中(如大茶缸),把需要根外追肥的果樹器官放入並浸3~5秒,以達到施肥的目的。此方法多應用在葡萄花果管理中,如為了提高葡萄的坐果率,於開花前3~5天,20~30毫克/升赤黴素蘸花序。

03、樹幹滴注法

此法適合樹幹直徑大於10釐米的大樹。先在樹幹上打孔,然後將葉面肥液滴注在孔內,肥液進入枝幹木質部的導管組織後,即可隨樹體內水分運動而被傳輸到各個器官。此方法的使用受外界自然環境影響小,肥料利用率高,見效快。分以下兩種:

①輸液法:形似人體輸液。在樹幹下部離地面30釐米左右處,用鑽向上傾斜45°左右打孔,孔徑與配套注射針相吻合,鑽深5~6釐米,掏淨木屑,把配套的注射針頭擰入注射孔,擰緊不露液;把商品營養液袋(瓶)或自配營養液裝袋(瓶)掛在樹上,接通注射針頭輸液。自配營養液要用清潔的中性水,最好用蒸餾水或純淨水;葉面肥純度要高,溶解後雜質少。簡易輸液法:用醫用輸液器具,灌裝上自配的葉面肥液,打孔、掛葉面肥液瓶同上,打孔可稍深;把針頭插入孔中,調節滴液量,以孔內少量存液不外溢為準,用橡皮泥封口。也可在針頭插入後,用與注藥孔口徑粗度相當的短枝段塞阻注藥孔。樹幹直徑小於10釐米的樹,每株可打1孔;樹幹直徑10釐米以上的樹,每株打2~3孔。

②高壓注射法:用果樹、林木專用樹幹注射機,經機械泵或手壓泵產生壓力,把葉面肥液通過針管注入樹體,不過此方法當前在果樹生產上用得較少。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趕快來關注我們吧,精彩文章持續更新中!

一起轉發分享,讓更多人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