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要豐收,樹勢調節很重要!

我們簡單的將常見樹勢分為八類,即衰弱樹、弱樹、壯樹、虛旺樹、旺樹、狂旺樹、上強下弱樹、上弱下強樹,這樣更便於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從整體上認識。對於不同的樹勢,採用不同的調節措施,對不同的樹根據需要採取全方位的綜合調節措施,而不單用某一種手法。

果樹要豐收,樹勢調節很重要!

衰弱樹

這類樹樹勢非常弱,常由過度負載,病蟲害發生,土壤、根系問題,自然災害,過度環剝,機械損傷等原因造成。果樹表現上主要有:①營養生長很少,幾乎不發新梢。②傷口癒合緩慢或幾乎不癒合,剪口形成幹樁,鋸口形成幹疤。③有些枝條心發黑,結果枝形成雞爪狀。④果樹皮色發紅。⑤腐爛病往往大量發生。⑥葉片小、發黃、變薄,落葉時間不整體。⑦往往大量成花,花芽小、瘦弱。

這類樹的處理辦法:①加強肥水,注意基肥追肥相結合、地下衝施與葉面噴施肥相結合、施肥與澆水相結合。②除病蟲枝外,避免修剪造傷。③去除負載,對形成的花全部疏除,操作時注意疏掉花蕾而保留葉片。④注意根系、葉片、枝杆的防護,避免凍害、冰雹危害,及各種病蟲害的發生。

果樹要豐收,樹勢調節很重要!

弱樹

弱樹是指樹勢比衰弱樹好,但還沒有達到壯樹標準的一類樹。這類樹具有衰弱樹的部分特徵,表現為:①新梢較少且短,果臺副梢少、細、短,有的很難抽出。②花芽形成較多,但質量差。③剪鋸口癒合不理想。④有些樹樹皮也發紅。⑤枝條硬度小,剪上去發綿。⑥易感染腐爛病等病害。⑦葉片顏色淺,葉片薄。⑧果個小,果面不好,著色差。

這類樹的處理辦法:①加強肥水,方法同衰弱樹。②合理負載。③對部分枝條可進行回縮復壯,對一些枝條可進行更新,對一些枝條可短截,對一些枝條可進行上吊,抬高角度。以上工作可結合密閉園改造同時進行。④注意病蟲害綜合防治。

壯樹

果樹要豐收,樹勢調節很重要!

壯樹具有品種固有的特徵,枝條粗壯,節間短,花芽飽滿,新梢適量,果苔副梢易形成花芽。剪鋸口癒合好,葉片果個著色正常。

這類樹的處理辦法:壯樹為理想樹勢。要做的工作就是儘量維持,莫讓樹勢變弱或變旺,合理留果,按需供應肥水,作好葉果保護工作,對於局部勢力不平衡的適當加以調整;調整枝條的角度和方位以改善光照。這類樹如果進行密閉園改造時,注意方法上控促結合,改造莫要打破平衡,維持樹勢平衡穩定。

虛旺樹

果樹要豐收,樹勢調節很重要!

這類樹一般是由於光照不良、過度澆水、過多施氮肥等造成的。表現:枝條纖細而不充實,節間較長,芽不飽滿,較難形成花芽;新梢較多而細,枝條貪長而積累差,冬季落葉晚或不落葉,有些枝條前端的葉片較少,葉色較淺。

調節措施:從改善光照入手,通過去枝、拉枝或密閉園改造,引光入內膛;綜合運用環割、拉枝等多種調勢促花措施,防止旺長,增加積累,使其穩定成花;適當控制澆水,增施磷、鉀微肥;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注意防凍。

旺樹

旺樹多是由過度短截、強回縮、大肥大水、拉枝不及時、主枝夾角太小、留果量太少等造成的。表現:樹體冒條較多,抽生的秋梢較長,枝條硬度大;營養生長強於生殖生長,花芽難以形成,葉片較大,果個較小。

調節措施:控制肥水,減少氮肥的施用量、適當疏除過密旺枝、開張主枝角度;綜合運用轉枝、拉枝、刻芽、環割、噴促花素等措施分散極性,促進花芽形成;儘可能多留果,以果壓冠。

狂旺樹

狂旺樹簡單地說就是比旺樹更旺的樹,因為這類樹在各果區大量存在,調節措施與旺樹有所不同,所以在此單獨列出。表現:整個樹大量冒條,一年生枝條的長度有的在2米以上,年生長量很大;全樹無果,也不成花,枝條硬度大,葉片大。

調節措施:這類樹採取單一的調節措施很難控制生長,應綜合運用各種調節措施。嚴格控制肥水,可全年不施肥、不澆水;有的情況下可採取斷根、環剝等激烈手段;拉開主枝角度,枝條較粗大者可採用“連三鋸”的辦法;在早春發芽前可配合樹形改造去除部分大枝;在9月可帶葉疏除部分大枝和冒條;綜合運用轉枝、拉枝、拿枝、環割、噴促花素等措施分散極性,促進成花。

果樹要豐收,樹勢調節很重要!

上強下弱樹

這類樹在各果區也比較常見,多因落頭太急、主枝角度不合理、錯誤的修剪等造成。表現:上部枝條長勢強旺,冒條較多,主枝較粗,枝條夾角較小,枝葉量較大,佔據了大量光熱資源,由於營養生長強旺,較難成花結果;下部枝條長勢較弱,光照差,病蟲害滋生,也很難成花結果。對這類樹要抑強扶弱。

上部枝條的調節措施:疏除較密的直立枝,去除過密的枝上大枝及枝頭大枝;開張主枝角度;將部分一年生枝條和部分結果枝組從基部拉枝下垂。下部枝條的調節措施:對於過長的主枝及部分枝條可回縮復壯;對於一些位置過低的主枝可直接去除,注意斜鋸留樁,及時處理傷口;對於開張角度過大的主枝,可採取上吊的措施,扶起枝頭。全樹注意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

下強上弱樹

這類樹俗稱“卡脖子樹”。表現:下部主枝較多且長勢比較強旺,有些主枝粗度甚至超過中幹,上部枝條長勢較弱。這類樹的主要矛盾在下部。

調節措施:適當去除1-2個下部主枝;開張下部主枝角度;適當疏除下部主枝上的過大枝及枝頭過大枝;對下部枝條綜合運用拉枝、轉枝、拿枝、環割、刻芽、疏枝、噴促花素等措施分散極性,促進下部大枝成花結果;根據情況從下部大枝上面直接去除中乾和上部枝條,改造成開心形,改造後,注意加強肥水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趕快來關注我們吧,精彩文章持續更新中!

一起轉發分享,讓更多人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