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華人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上次好像有個人口調查吧,裡面華人的數據很有意思,華人入籍的和有楓葉卡的170多萬,留學的工籤的還有黑戶還有幾十萬。

華人是高度集中的,九成在大城市。

當然加拿大的大城市也就那麼點人。最大的多倫多總人口280萬,華人有70萬。溫哥華240多萬,華人50萬。光這兩個城市,就已經是全加拿大華人的七成。

其他呢,蒙特利爾卡爾加里埃德蒙頓一個城市十萬左右。

有27萬人工作中只用中文

全加拿大有14.7萬人在工作場所使用普通話,12.7萬人講廣東話,其中在在大多倫多,職場上使用普通話的工人約有5.9萬人,使用廣東話有約5.5萬人。大溫哥華使用普通話約有5.7萬人,廣東話約有4.8萬人。

工作場所使用中文的行業包括餐飲服務(佔11.6%)、零售(佔10.3%)、醫療護理與社區支援(佔10.1%)、製造業(佔9.3%)及建築(佔8%)。

在家裡講中文的有129萬人,其中在家裡講普通話的有641,100人;在家裡講粵語的有594,705人;客家話8555人,閩南語27,580人;上海話11,195人。

。華人收入水平如下圖。

加拿大華人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1

加拿大的華人之間不僅僅是經濟差異,來源更是多種多樣,以至於根本找不出共同的錨點。

比如說,按照來加時間可以分成老華人和新華人,最早一批是賣豬仔過來的修鐵路的台山人,二戰時候過來一批,60年代是臺灣留學的,70年代是越棉寮華裔難民,80年代港澳臺,90年代大陸留學和移民的,2000年後身家豐厚的資本家。。。

按照來加前的地點可以分為,大陸來的,裡面又可以細分為北上廣一線城市和其他地區。臺灣來的。香港來的。東南亞華人。古巴華人。美國華人。

按照移民類型劃分可以分為,技術移民,投資移民,難民,政庇(這個和難民分開),留學(分老留和小留,前者多是公費或者獎學金,後者多是自費)婚姻,父母團聚。

按照政治傾向可以分為,投保守黨的,投自由黨的,投NDP的,什麼都不投的(這個佔多數)

以下省略若干字,我也不想用錯別字也不想被刪除。

另外一種分法是按照到加時間,成年後 才來的算第一代,而20歲和30歲又是一個分野。

未成年的,十歲以上是一點五代,十歲以下基本上跟出生在加拿大的都可以算第二代。

第三代華人數量稀少。

留學生另外劃分,來讀大學的,來讀碩士博士的,訪問學者的,還有中小學生,都有自己的圈子。

溫哥華的香港人特別多,多倫多則是港澳臺已經是過去式了,大陸移民佔主流了。

草原三省當年被當作越棉寮華裔難民安置點,至今還有不少。

渥太華十幾年前曾經IT泡沫,而蒙城華人主流在開雜貨店,當年個個拿補貼學法語

加拿大華人永恆的話題------去不去美國?回不回中國?

加拿大華人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