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為什麼能養育出“世界上最快樂的小孩”餐桌才是重點

荷蘭為什麼能養育出“世界上最快樂的小孩”?

以前住在倫敦時,我舉辦過不少場晚餐派對,所以搬來荷蘭之前,我很習慣準備多人份的餐點。我人生中第一次買的傢俱就是餐桌,正好我有一些朋友也在荷蘭工作,所以剛搬來荷蘭時,我打算繼續邀請朋友來家裡共進晚餐。

過去幾年,我曾經待過法國多個地區,當地人總是會熱情邀請我到家裡一起吃飯,

所以我並沒有預期到,阿姆斯特丹會有不同的做法。

荷蘭為什麼能養育出“世界上最快樂的小孩”餐桌才是重點

來到荷蘭之後,我生下寶寶,接著,等了又等,卻沒有收到任何邀約,就連我曾邀請來家裡一起用餐的對象,也沒有再邀請我們做為回禮。一陣子之後,我的推斷是:儘管荷蘭人在處理公事上異常友善,卻未必想在非上班時間有社交活動;此外,晚餐聚會有機會培養人脈,雖然在倫敦至少會讓專業人士趨之若鶩,對荷蘭人來說卻是很陌生的概念。然而,我還是不瞭解──為什麼荷蘭人對於晚餐有截然不同的態度?

雖然對我稍稍受傷的心靈而言來得有點晚,不過《荷蘭不唬爛》終於為我解答了這個謎團:「晚餐是家庭時間,這就是為何你沒有受邀的原因;而朋友通常受邀的時間也多半是在日間飲酒或喝咖啡。」事實上,我經常收到在白天喝酒的邀約,像是約在下午五點喝酒;不過我總覺得晚餐前就得離開是很奇怪的事。

在荷蘭,晚餐的餐桌是私人領域,而不是社交場所。有趣的是,我在翻譯過程中發現,「桌子」一詞不停出現在各種荷蘭用語,顯然這個概念已經根深柢固於文化之中。

例如「去和某人坐在桌前/去把事情協調好」(aantafelgaanzittenmetiemand)、「來到桌前/提出來討論」(tertafelkomen),或「把某件事拿到桌面上/公開某件事」(ietsboventafelkrijgen)等等用語,桌子的概念經常反覆出現。

桌子是協調各種事務的場所,在這裡,歧見可以弭平、意見可以交流,因此而能達成新的共識。就連電視上的脫口秀也經常採用圓桌討論的形式:全世界最荷蘭的作風,就是邀請一群半紅不黑的名人和專家圍著桌子熱烈討論,多麼gezellig。

晚餐餐桌也是小孩學習表達意見和自我的場域,而對話是家庭互動的基礎。「我們認為撥出時間一起吃早餐和晚餐很重要,這樣才能聆聽彼此的意見,分享自己的經歷,討論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然後用更寬大的視野去看待事情。」有兩個孩子的荷蘭父親卡雷爾.範.艾克告訴我:「早餐的對話通常和新聞有關,我們會邊吃早餐邊瀏覽報紙,談論一下重大事件,然後聊一聊孩子在學校和放學之後有什麼活動。晚餐時間的對話比較偏向當天的經歷,今天發生了什麼事?你的反應是什麼?你學到了什麼?」

在英國,早餐是可以由個人選擇是否要吃的一餐,或是乾脆全家人都不吃;傍晚時分,小朋友通常有自己的「午茶時間」,還會吃炸魚條和薯條;而大人坐下吃「晚餐」的時間則會更晚,必須選在「文明有禮的歐陸時間」。一般而言,是指小孩上床睡覺之後。

在荷蘭,早上六點,全家會坐在一起吃飯。由於時間很早,不可能準備豐盛大餐,所以早餐通常都是簡單的食物,或是已經在週末烹調完成、可以重新加熱的料理。

而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慣例,也意味著讓職業父母準時離開辦公室是不可妥協的權利。

荷蘭為什麼能養育出“世界上最快樂的小孩”餐桌才是重點

共同進餐是最好的交流時間

《我們就是這樣》(Ditzijnwe)是一本以荷蘭傳統為主題的書籍,其中介紹了荷蘭人餐桌上常見的食物:簡樸就是關鍵。午餐多半是加上一些佐料的開放式三明治,一般都會加火腿或起司,之後再配上白麵包和奶油組成的「滿足三明治」(boterham tevredenheid),就能填飽肚子。

另外,荷蘭人習慣在午餐喝酪漿(惡!),有時候晚餐也喝。儘管這種飲食看似不太健康,但荷蘭人並不會過度放縱,他們與生俱來的簡樸性格深深影響了社會常規:如果受邀到他人家中喝咖啡,只能從罐子裡拿一塊餅乾;如果是受邀飲酒,主人會把起司或肉醬抹在小餅乾上,再分給客人食用,這種限額配給的做法,可以確保每個人的飲食量受到控制。

每週有一天是專屬的剩菜消耗日,不新鮮的麵包可以加工重製成美味的荷蘭法式吐司。至於晚餐,燉菜(馬鈴薯泥加上包心菜或甘藍菜)是常見的主食,會搭配香腸和肉汁,這也是我們家常出現的菜色。

荷蘭人也熱愛湯品、燉菜和火鍋,不僅容易烹調、方便重新加熱,營養又豐富,有時候我先生會在週日一次煮很多道料理,讓全家足夠吃一整週。

荷蘭人很重視「全家一起圍著餐桌吃飯」這件事,並不是因為桌上有什麼料理,而是為了能坐在一起交談;家庭晚餐的重點就是「gezelligheid」的氣氛。很多荷蘭家長認為全家人一起用餐是基本規則,我的荷蘭朋友安妮搬到倫敦之後,也注意到這方面的文化差異。「這裡有時候會讓我嚇一跳,因為家人很少一起吃晚飯,小朋友會提早吃兒童餐(炸魚條、烤豆子等等),雖然家長可能在場,不過小朋友多半是在電視前面吃東西。荷蘭的傳統是全家一起吃飯,然後像朋友一樣,聊聊自己的一天。難道,荷蘭小孩可以比較自在地和大人說話,就是這個原因嗎?」

在美國進行的研究顯示,家庭的用餐模式可以用於準確預測兒童將來的發展:如果小孩一週和父母共進晚餐至少五次,進入青春期之後比較不會抽菸、飲酒、吸大麻、涉入嚴重鬥毆、發生性關係,或是遭到退學;這類小孩在學校的表現比較出色,升上大學的機率也較高。

除了基本的餐桌禮儀之外,荷蘭家庭的餐桌上沒有太多繁文縟節,因此更容易進行對話。十六世紀時,荷蘭學者哈德良.佑紐斯(HadrianusJunius)受委託撰寫出第一份已知的荷蘭人身份研究,就他的觀點來說,「荷蘭人太過直接和粗俗,不適合更高形式的文明。」

何爾曼.普萊也曾提到,歷史上的荷蘭人缺乏宮廷禮儀涵養,畢竟沒有所謂的「荷蘭宮廷」,只有分權的政府制度。正因如此,荷蘭人對儀式沒有太多堅持,更認為大多數的正式禮節沒有意義。普萊進一步解釋:「我們發現繁文縟節根本沒有必要,越快進入正題越好,不需要浪費時間在無謂的形式上。」所以儘管如瑞娜在前文所述,基本的餐桌禮儀還是要遵守,但是良好的交談氣氛才是最首要的考量。

誠如幸福學教授魯特.貝赫文在和我們對談時所說的,還有什麼能比荷蘭人的晚餐對上法國家庭用餐的情景更讓人覺得有天壤之別?

荷蘭為什麼能養育出“世界上最快樂的小孩”餐桌才是重點

讓我們花點時間想像一下:漸入深夜,餐桌上擺著精心安排但有時令人卻步的料理,法國小孩必須乖乖坐在位子上,乾乾淨淨的吃完大人的餐點;跨越國境來到荷蘭,晚餐的時間比較早,餐桌上有簡單的食物,孩子正在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一天。有哪個小孩會不喜歡後者?

這種荷蘭作風可以促進家人之間良好且開放的溝通,同時也建立明確的規則和計劃,進而培養出快樂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