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次出征越南,皆以失敗告終,法國為何一舉拿下?原因很簡單

中國幾次出征越南,皆以失敗告終,法國為何一舉拿下?原因很簡單

越南早在秦始皇時就是中國的領土,只是後來隨著中國內政的混亂而逐漸獨立為國,但在中國曆代皇帝眼裡,越南始終是中國的屬地,所以他們也曾不時地幻想過將其再歸入中國的領土板塊,最終卻是落得個慘敗而回,比如元朝忽必烈、明朝成祖皇帝等等。

中國幾次出征越南,皆以失敗告終,法國為何一舉拿下?原因很簡單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權,素以驍勇能戰聞名天下,當年蒙古族的鐵騎甚至是踏入了歐洲,降伏了一眾的歐洲人。然而“上帝之鞭”的蒙古軍隊的三次的南征越南,無一不是以慘敗為結局。

再說說明成祖朱棣的南征之戰,明朝為了這次南征,所耗費的人力物資之大是難以想象的,可是最終換來的結局也不過是攻了都城、王室妥協式的的稱臣罷了。

中國幾次出征越南,皆以失敗告終,法國為何一舉拿下?原因很簡單

與中國中原王朝的強攻直取不同,法國人換種了方式,誇張了說,這似乎是一種“兵不血刃卻又直搗黃龍”的方式,大體上可以歸為三點來說。

第一,法國人為了獲取獵物可以付出十足十的耐心來和獵物周旋。他們看中了東南亞這塊富饒的土地,而且他們也從中國王朝的失敗上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他們選擇從人心上、從思想上逐漸的消磨他們的戒心,這就是別有深意的宗教傳播。原本傳教士可以作為不同國家之間文化傳播的使者,對不同國家的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法國人卻惡意利用這些,使得得到了改造的西方的宗教文化在越南的下層民眾中肆意地蔓延著,蠱惑腐化著越南民眾的心。就這樣,一批順民順時而生。而等到法國人真正要做到攻破越南之時,他們意義重大。

中國幾次出征越南,皆以失敗告終,法國為何一舉拿下?原因很簡單

第二,法國人的戰略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六個字:不強攻,不急功。所謂不強攻,要完成這一點,那麼我們上面提到的順民算得上是關鍵,那到底什麼是順民?通俗來講就是攀附新勢力的人,那麼這裡的順民就不難理解了,即是依附於法國人的越南人。他們在法國人佔領的地方腐化民心,降低甚至是消除當地越南人對法國侵略者的仇視心態,穩定法佔區的殖民統治秩序。不急功,則是說法國人不急於攻取越南的都城,而是專心鞏固好既得勢力範圍。他們鞏固勢力的方法則大多是以物質上的利益來抵消越南殖民地的下層民眾反抗,從而一步步侵蝕越南。

中國幾次出征越南,皆以失敗告終,法國為何一舉拿下?原因很簡單

​第三,這也是小編認為最為陰險的做法,那就是“奴化教育”。“奴化教育”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早在上世紀30年代,日本人就曾還在偽滿洲國所在的東北境內對我國的國民實施過“奴化教育”。法國殖民者為了根除越南人刻在了骨子裡的儒文化思想,他們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了,廢漢字,創越南語,宗教文化侵蝕等等。卻也不得不說他們的做法之“高明”,的確是在短時間內就造成了越南文化的消磨。

在小編看來,“奴化教育”才是法國真正殖民了越南的方法。所以小編在這裡要說,請善待你的民族文化,那是你的民族立世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