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底”最需耐心 關注左側交易機會

昨日兩市再現全線調整。上證綜指險守2800點整數位上方;深證成指亦出現微幅下跌,暫別了此前的反彈。

自3月下旬以來,滬指調整已3個月有餘,指數一度探至2700點關口下方。與此前的2638點相比,客觀而言,當前的估值更趨合理。不過,近期的反覆同樣顯示各路資金仍難對下一階段主線達成全面共識。種種跡象表明,底部區域震盪難免,但當前位置繼續下行的幅度也比較有限。從這一角度出發,投資者不妨把關注點從市場的短期波動中轉移出來,立足中長期視野,把握當下難得的左側交易窗口。

兩市再現跌勢

週一兩市再現回撤。上證綜指險守2800點上方,深證成指微跌。昨日開盤後上證綜指一度衝高“翻紅”,隨後迅速回落,其後一直在陰線區域弱勢運行,盤中下探2804.49點後跌幅收窄,尾盤收報2814.04點,跌幅為0.61%。深證成指走勢稍強,收盤報9317.36點,跌幅為0.10%。盤面上看,昨日部分權重股走軟拖累市場整體;而中小創表現相對強於主板。

從近兩週兩市的實際交易情況來看,築底進程顯然仍在持續。不過,經歷前期快速下跌後,空方情緒已被大幅釋放。估值也已處於歷史底部區域,流動性預期也在逐漸獲得改善,此外,上市公司景氣度依然處於高位。因而,在利空因素稍有好轉之時,反彈便一觸即發。從上週兩市的反彈來看,指數探低後出現回升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來自於超調後場內外資金再度積聚起對部分板塊看多做多共識。事實也證明了,此前的事件性衝擊對處於底部區域的A股而言,也僅僅是情緒上的,只是反彈過程中的小反覆而已。

因而,當下投資者不妨把關注點從市場的短期波動中轉移出來,立足中長期視野,把握當下難得的配置窗口。種種跡象表明,估值進一步收縮後的部分超跌價值股對於場外資金的吸引力也正在進一步增強。

數據顯示,截至7月12日,6月以來,有154家上市公司發佈股份回購計劃,174家公司實施了回購,回購金額合計為69.77億元。今年以來已有340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回購金額合計為145.08億元。已遠超去年全年回購金額。

此外,在兩市波動加大的背景下,被譽為“聰明錢”的北上資金依然延續淨流入態勢。縱觀近期北上資金動向,不難發現,整體上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即盤面企穩前,北上資金不時出現淨流出。伴隨著上週以來兩市企穩預期強化,北上資金再度轉為全面流入。上週北上資金淨買入A股金額達到66.68億元,“押注”反彈意味濃厚,值得注意。

“磨底”最需耐心

從歷史上幾次底部特徵來看,A股築底特徵早在上週反彈前已初步顯現。不過,此前多重因素疊加、非理性因素釋放使得反彈數度“夭折”,這顯示出築底之路難以一蹴而就。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市場回調對情緒面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估值與信心的匹配,通常所謂市場見底則意味著對於中長期價值投資者而言,配置價值已經顯現,對於趨勢博弈投資者而言,後續負面因素衝擊可能形成回調的恐慌已顯著降低;其次在風險籌碼的分散消化過後,市場上行過程容易形成“羊群效應”,強勢板塊抱團形成籌碼集中是必然的,而在此過程中也是籌碼持有者風險偏好持續下降的過程,而在市場回調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在不斷尋找相對風險偏好更高者的過程。

從上述邏輯出發,當前上證綜指PE(TTM)為12.7倍,而2016年1月27日2638點時為12.87倍,2008年10月28日1664點時為13.49倍。因而就第一點而言,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已經部分具備。而從第二點來看,該機構則認為還需要一定時間。

此外,國泰君安證券進一步指出,在當前交易量緊縮情況下,市場出現短暫的大漲大跌本身就是不穩定的表現。從一個完整的市場調整過程來看,投資者籌碼交換的過程中,相對更強偏好者入場是市場趨穩的基礎,而另一方面“咬蛇效應”隨著市場的持續回調,由此市場陷入交易對手方稀缺的狀態,即所謂“磨底”。

數據顯示,從此前5次底部特徵來看,A股見底時,指數平均較高點時下跌60%,估值平均下跌72%。1994年7月28日,指數下跌77%,估值回落93%;2005年6月6日,指數下跌56%,估值回落74%;2008年10月28日,指數下跌73%,估值回落75%;2013年6月25日,指數下跌47%,估值回落72%;2016年1月27日,指數下跌49%,估值回落44%。今年以來,市場從2018年1月26日的高點3587.03點一路震盪下跌,並在7月6日觸及階段最低點的2691.02點指數下跌了22.79%,簡單對比此前幾次的底部,客觀而言,本次回調後的築底進程可能也不會“一帆風順”。

不過,中銀國際證券指出,以上證綜指來衡量,從998點、1664點、1849點到2638點,A股的歷史性底部都在抬升。而指數抬升背後的邏輯在於增長型經濟,從名義經濟到上市公司業績,始終都在擴張。因而,雖然幾個歷史性底部的估值水平並不一致甚至有所降低,但由於利潤始終在增長,市場指數的底部水平始終都在抬升。

反彈窗口“聚焦”成長

從現實層面出發,近期市場在反彈過程中的反覆同樣表明短期內各路資金仍難對下一階段市場主線達成全面共識。資金從確定性角度出發依舊缺乏全面做多動力,後市結構性分化料成為短期主要的演繹方向。

市場人士強調,在本輪下跌中,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認可,市場這一輪的優劣分化可能是歷史性的,有一批股票可能再也爬不起來。當下,在面臨外部不確定的情形,資金無非就是持續抱團細分領域,短期漲多了、估值偏高了,市場就先主線散亂然後低迷調整;估值調整到位了,市場就迎來新一波上行。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金公司認為,綜合經濟增長預期、利率與流動性水平、市場風險偏好等宏觀因子,以及估值和動量等因素,短期內成長風格仍將優於價值。此外,恰逢7月中報業績預告發布期,從業績高增長公司中尋找遭錯殺的優質成長股將會是不錯的佈局方式。

招商證券指出,歷史上大跌反彈的時間窗口期一般在1-2個月左右,指數反彈的幅度為12%-25%,平均反彈幅度為18%。從當前時點來看,在流動性邊際改善、外部因素一一消退的大背景下,前期對市場情緒的壓制因素都在逐步消退。從這一邏輯出發,遵循大跌反彈搶景氣的原則,後市可重點關注大數據雲計算、半導體、創新藥、新能源汽車等板塊,可考慮左側佈局5G。從已出中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來看,相關領域景氣度較高。

從交易角度來看,海通證券同樣認為,此次反彈可以參考的歷史是2010年、2012年、2013年、2016年階段性低點後的反彈,其共同的特徵是指數跌幅25%左右後市場開始反彈。從反彈的持續時間來看,7、8月有望成為反彈窗口期。而從過去幾次反彈階段的行業表現看,反彈時往往是彈性大的品種漲幅更大,週期股和成長股通常屬於彈性較大品種。不過,這一次反彈的先鋒更可能是成長股。

“磨底”最需耐心 關注左側交易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