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的創新:太原一小區業主自管五年,物業費僅4.5角

物業管理的創新:太原一小區業主自管五年,物業費僅4.5角

1月6日,在山西太原萬柏林街道和平苑社區興龍苑小區,該小區業委會主任張敏表示,從2013年至今,小區業主組建業委會自治,平穩運行至今。

作為興龍苑小區業委會主任,已經72歲的張敏每天都要到監控室查看情況,確保安全。

據介紹,多年前,由於物業公司管理不當,興龍苑小區熱力不穩定,暖氣管道經常破損。此外,小區環境衛生髒亂差,安保不到位,居民因此拒絕支付物業費。物業方面不再向業主出售水電,雙方矛盾由此激化。在此背景下,小區業主拒絕讓物業公司繼續管理。

此後,太原市萬柏林街道辦事處與和平苑社區組織居民召開大會,最終成立業主委員會。興龍苑小區由此開啟業委會自行收取物業費、自主管理的模式。

2013年,小區業主公開選舉67歲的張敏擔任第二任業委會主任。從此,張敏無償服務至今。

據介紹,業委會成員由小區家庭困難、待業且身體健康的居民組成,主要負責小區環衛、收取物業費、售賣水電、管道維修等。

負責小區維修的王師傅是業委會的一員。據瞭解,王師傅的兒子身患重病,他自己又沒有收入來源,昂貴的醫藥費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難。得知這一情況,張敏推薦王師傅加入業委會。這樣一來,既能補貼王家部分生活費用,又解決了小區設備的日常維修問題。

採訪期間,不時有居民到業委會辦公室交納水電費,大家都熱情地打著招呼。張敏說,小區8棟樓共401戶,居民來自天南海北。剛開始,每一次收費都很困難,很多居民不信任、不配合,工作很難開展。

有一次,小區管道破裂,業委會沒有收入來源。時近年關,情急之下,張敏出資8萬元安排施工隊維修。

其間,小區有一戶居民生活困難,交不起物業費。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張敏墊付1500元幫助其渡過難關。多年來,諸多此類的點滴小事,居民們都看在眼中,記在心上。業委會的工作逐漸走上正軌。

現在,居民都主動交納物業費,從不拖欠。2018年,居民們積極集資,建設、安裝了自動伸縮門。

據介紹,為了解決前期遺留問題,張敏同業委會成員工作節奏緊張。一段時期,張敏因勞累過度導致心臟病復發住院。這讓本就不支持他的家人更加反對這項工作,但張敏卻不在乎,病一好又投入到工作中。他說,自己得對得起在業主大會上的承諾,“一分不掙,一釐不拿”,只為管理好小區。

物業管理的創新:太原一小區業主自管五年,物業費僅4.5角

對於小區居民來說,物業費是大家最關心的。張敏統籌考慮,走訪居民聽取意見,最終將物業費定為4.5角/平方米/月。從2013年至今,興龍苑小區收費標準從未提高,各項開支均有賬目公示。

在每年的業主大會上,張敏都會將賬本展示給居民們看,給他們解釋各項支出的用途。

如今,走在興龍苑小區,車輛停放整齊,道路清潔乾淨,就連原先被小廣告佔領的樓道也變成了文化牆。

據瞭解,業委會經費來源全部來自物業費,除了支付人員工資,其餘全部用在建設小區方面。

幾年間,興龍苑小區鋪設了供暖管道,解決了居民過冬難題;進行了天然氣改造,免去居民每月換煤氣罐的麻煩;推行節能改造,家家戶戶更換了窗戶,外牆做了保溫;小區監控全面覆蓋。

張敏說,小區現有400餘輛車,全部免費停放。我們只要求大家安全、有序停放。

對此,萬柏林街道和平苑社區書記張小平表示,興龍苑小區曾是社區、街道辦最頭疼的地方。在張敏的引導、管理下,興龍苑小區成了模範小區。業委會無私奉獻,小區居民積極配合,小區實現了和諧、幸福。

真誠、密切的互動換來了理解和支持。如今,每遇婚嫁喜事,小區居民都要邀請張敏到場見證,並以此為榮。

對於未來,張敏說,還是那句話,“一分不掙,一釐不拿”,只為管理好小區。希望在自治管理模式下,爭創最標準的小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