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戊戌政變”,光緒皇帝被囚禁於瀛臺,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康有為、梁啟超則逃亡海外,歷時103天的變法宣告失敗。

維新運動雖然夭折,然而對中國近代社會的思想啟蒙,作用甚巨,如譚嗣同獄中絕筆“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身殉道的悲壯,影響至今。

而劫後餘生的康有為等並未放棄其政治主張,其蹈日本而哭庭,走英倫而號救,後再赴加拿大,創保皇會,以圖藉助華僑成勤王之舉。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康有為 流亡海外


據載,流亡海外的16年間,康有為的足跡幾乎遍佈全球,其七赴法國,八遊英國,十一次出入德國,還遊歷了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希臘等42個國家。

後來,吳昌碩為其刻章,上書“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週大地,遊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裡”。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吳昌碩 刻朱文印


此密集遊歷足跡,所行之處無不前呼後擁,奢華至極,所費必然不貲。箇中經費,則出自康有為所創保皇會之股資。關於保皇會,目前國內外晚清史學者,資料不足,關注研究更是寥寥。

1899年7月20日,康有為在加拿大聯合華僑殷商李福基、馮秀石等人,創設“中國保皇會”,獲得當地華僑的積極響應。隨即分遣弟子徐勤、梁啟田等人分赴南北美洲、澳洲等各地華埠進行活動,保皇會組織不久即星羅棋佈於日本、南洋、美洲及夏威夷、澳洲、香港、澳門等地。


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頒佈《宣示預備立憲諭》,準備“仿行新政”。康有為聞之大喜,12月18日在紐約《中國維新報》上發出文告,“以為中國只可君主立憲,不可行共和革命,若行革命,則內訌分爭,而促外之瓜分”,宣佈中國保皇會“告蕆”,後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保皇會(保救大清皇帝會)


雖流亡異國他鄉,卻仍可錦衣玉食,乃至於被追隨者引為“南海聖人”,由此不得不說,在成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之前,康有為首先是位洞察人心、極具技巧的演說家。

否則他如何成為仕林領袖,率1300餘名舉子聯名“公車上書”,又如何在創保國會時,振臂高呼,使得在座眾人淚如雨下,而後變法維新的呼聲日益高漲。

哪怕變法失敗,身處異域之中,康有為依舊遊刃有餘,受到當地華僑熱烈歡迎。而這些華僑,之前幾乎與其維新變法運動並無直接聯繫。

在那個封建時期,清廷雖搖搖欲墜,然而“君權天授”、“朕即國家”的思想依舊根深蒂固,縱使華僑也不例外。

而且,這些華僑常年身在國外,飽受不平欺凌,對於祖國的向心力更為強烈。尤其對於一些富商巨賈,幾千年來的“士農工商”,“商人唯利”等低級定位,他們對社會尊重亦甚是渴盼,參與“保皇會”,或可取利錢,或事成謀個一官半職,光宗耀祖不在話下。

因此,康有為至下塌處,不出三日,慕名而來者便超千人,場面頗為壯觀。

康有為痛訴光緒皇帝所受之苦,如“索雞粥而不得,珍妃冬月單衣。”,引得眾人傷心不已,恨不能為君擔憂。而後,又“情至深處”,高呼“外之合海外五百萬人為一人,內之合四萬萬人為一人,其孰能凌之?”,可謂激昂慷慨,華僑同胞心中多年委屈,所受不滿,噴湧而出……

很快,保皇會這個改良派政治團體,組織星羅棋佈,共建總會11個,支會103個(數字有待考證,另一說為200餘),會員近百萬之多,為其時中國未有之大政黨。而且,保皇會募捐有術,海內外華僑紛紛解囊,以期救圖存亡,每個會員也必須繳納年費,組織經費甚巨,康有為可隨意支配。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梁啟超、光緒、康有為合影(後被質疑是康有為用合成技術所作照片)


行筆至此,便不難理解,為何逃亡期間,康有為可以妻妾成群,維持奢靡生活。康有為以公車上書,登上政治舞臺,而後保國會、維新運動等前後奔走,變法失敗後,又涉嫌偽造光緒皇帝的“衣帶詔”號召天下臣民勤王(與光緒皇帝的合影也是偽造合成),成為時代維新的代表人物之一。

保皇會的初衷本為“專以救皇上,以變法救中國、救黃種為主”,而後重心漸至商業經營,又無環球投資眼光,生意可謂慘淡不堪。或許,此時的康有為已經將“保皇會”當成一門生意來經營,其政治成分反而逐漸縮減。

晚期的保皇會,內部矛盾逐漸增大,部分創始人分崩離析,亦有不少轉投陣營,加入孫中山的革命黨。然而,康有為身邊依舊不乏死忠之人。這一點,從康有為結束16年的流亡生涯,踏上故土,保皇會成員還在不斷資助,可以窺見一二。

如,嘉德2018春拍《康有為致關忠叔信札》,便有諸多提及。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康有為致關忠叔信札 紙本

關忠叔名關昌,忠叔或為其號,史料記載鮮少,但在香港、加拿大兩地商會中應是德高望重之人物,為康梁保皇總會主幹成員之一。此係列信札十通,使關忠叔與康有為的昔日過往以及保皇會的點滴得以重現。

信札中提及:忠叔書來,忠憤可愛,所捐款可隨時匯來,並望鼓舞。可見保皇會的華僑成員,對於康有為的資助,而且康有為也在信札中鼓勵成員對於捐款之舉多推廣。此外“忠憤可愛”,亦是對關昌忠勇行為的讚賞。以康有為的政治身份,身上所附帶的維新標籤,對於一位商人如此抬舉,自然令上款人受寵若驚。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康有為致關忠叔信札 紙本

信札中下文提及:忠叔若遊埠,若貴埠舉出能籌盤費,吾自贊成。所言也是資金盤費。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康有為致關忠叔信札 紙本

信札開篇提及:開春想多福。此言與崇正拍賣2013春拍,康有為致梁至桂信札之一,開篇“天寒想萬福”幾乎相同。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康有為致關忠叔信札 紙本

信札中:吾昔居幽不便通書,今已經一劫,出險還滬,復得與各同志言情寫志矣。其中,“今已經一劫,出險還滬”,可知此札書寫時間為1913年12月結束流亡,回國之後。其次,因為康有為回國後先至廣州,第二年6月才乘長江輪至上海,我們可以更為具體此信札書寫時間當為1914年6月之後。

而“吾昔居幽不便通書”,應當是康有為回國後,歸隱於上海辛家花園,而關昌仍在域外,不便通書信,故康有為方有此言。據康有為與關昌其他信札中所言,李福基去世後,關昌返回香港,主持大局。

“今已經一劫”,筆者私以為,當是指“戊戌變法”失敗事宜。而非張勳復辟失敗,康有為被當局追捕潛逃回上海。

“復得與各同志言情寫志矣”,其中“同志”所指,自然是保皇會的成員,“言情寫志”則是“尊孔保皇”。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康有為致關忠叔信札 紙本

信札中:近國人厭亂多與我同心,進行甚有望,請諸君等待之,明春夏乎?其中“近國人厭亂多與我同心”,應當指辛亥革命後,各地多種思想暗流湧動,革命派,頑固派混雜,政局不穩,不少遺老遺少對於清政府滅亡,依舊懷念復辟。

“進行甚有望”,所指為康有為等人所謀劃的清廷復辟事宜。

“請諸君等待之,明春夏乎?”所指請保皇會的成員耐心等待,也許就在明年的春天或夏天,復辟可成。這裡需注意,康有為歸國後,參與的張勳復辟時間為1917年6月。據此,我們可得知,此信件書寫時間範圍當為1914年6月之後,1916年6月之前。按落款時間,最有可能為1916年12月10日。若是1915年,距離復辟時間尚早,康有為也不敢如此言之鑿鑿。

信札中言辭隱晦,蓋因所言之事(張勳復辟),甚是機要,恐有洩露之虞。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康有為致關忠叔信札 紙本


信札中:貴處為保皇總會,酬志當有日。貴處同志有創始最高義熱心者,與吾最親義,為吾最念念者。

其中“保皇總會”,應是1900年春,保皇會全面建制和調整機構,在總會之外,另立總局。“設於香港、澳門,以便行事”。而總局相當於總會的常設執行機構,故後來所指總會,多為總局。此與關昌後來返至香港,主持大局,史料相符。

“酬志當有日”,指眾成員的忠君之心,報國之舉,指日可待。

“有創始最高義熱心者,與吾最親義,為吾最念念者。”,則是康有為對於保皇會的成員的一種承諾,類似於“苟富貴,毋相忘”之意。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康有為致關忠叔信札 紙本


信札中:崇敬、麗朝兩兄想安適,均此問候不另。筆者私以為,解讀有誤,應當為“崇教、麗朝”。所指應是保皇會成員,具體不詳。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康有為致關忠叔信札 紙本


該信札另信封三件,上書:1、關昌仁兄大啟;2、黃先生印兆梅惠啟,康緘;3、代呈麗朝、忠叔先生鈞啟。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同古堂|將“保皇會”當成搖錢樹,康有為竟是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康有為致關忠叔信札 信封 紙本


結語


從該信札中,我們可以窺見康有為逃亡海外時,生活驕奢,歸國後,又繼續得到華僑的資助。足見時隔多年,“戊戌變法”的影響力依舊巨大。康有為身上的維新標籤,對於翹首期盼國家富強的海外華僑無異於精神支柱。同時,海外華僑的不斷捐款資助,也是華夏子女對於祖國的情感,不是地域可以輕易割棄分離的。

更為重要的是,此信札中隱晦提及“張勳復辟”的時間(請諸君等待之,明春夏乎?),可見張勳對於康有為這位保皇派黨魁甚是禮遇,二人之間對於復辟早已商議許久。

筆者查閱史料,1916年8月27日,康有為應邀至徐州,居住在張勳的道臺衙門,長達數月。符合史實。

事實上,張勳復辟,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次復辟之後,北洋集團的利益分化更加明顯,復辟後段祺瑞與馮國璋之間的兵戎相見,使得自民國成立以來的“總統府”“國務院”之間的爭執最終付諸武力。制度之爭、政見之爭,演化為赤裸裸地力量博弈和軍事較量。

如果此信札被外界提前所知,會不會有“當局者”從中解讀出康有為與張勳的復辟意圖,從而改變歷史,我們並不知道。然而,卻足見此信札的重要性,絕非尋常信札可比,其政治意義甚大。

而且,從康有為對待保皇會成員的各種恭維、承諾、鼓勵捐款等,我們對於他“周到”的為人處事,以及“賞金之路”,也進一步瞭解,而這也是其為何能大受擁護的另一原因。

——END——

凡是斯文處,必有同古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