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自主權擴大!雄安新區啟動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

審批自主權擴大!雄安新區啟動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發佈通知,《關於河北雄安新區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已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根據《方案》,試點範圍為雄安新區區域內的建設項目以及服務雄安新區的區域外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類建設項目。試點主要措施包括:

(一)下放審批權限,擴大雄安新區審批自主權

對雄安新區區域內建設的內外資投資項目,國家層面審批的事項要根據“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不斷適時下放或委託授權雄安新區審批和管理,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聯網審批辦理。省級層面審批的事項除國家明確要求省級政府審批、需要省級以上平衡要素條件、跨區域(流域)的基礎設施項目外,一律下放或委託授權雄安新區審批和管理,通過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聯網審批辦理。

(二)實施審批制度改革,提高科學決策水平

1.雄安新區區域內政府投資項目,在做好前期工作前提下,由雄安新區管委會召開會議,對具備條件的項目集中審議,確定投資項目建設計劃,明確建設時序安排。有關部門根據會議要求先後分別出具項目前期工作函、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施工意見登記函後,即可開工建設。

2.雄安新區區域內企業投資核准類項目,有關部門先後分別出具項目前期工作函、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施工意見登記函後,即可開工建設。

3.雄安新區區域內企業投資備案類項目,按照事先公佈的准入標準向政府有關部門作出書面承諾,即可自主依法依規開展設計、評審、施工,有關部門不再審批,實行“先建後驗”。

4.服務雄安新區的區域外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類建設項目,在做好前期工作前提下,由省政府召開會議,對具備條件的項目集中審議,確定投資項目建設計劃,明確建設時序安排。有關部門根據會議要求先後分別出具項目前期工作函、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施工意見登記函後,即可開工建設。

(三)強化規劃標準約束,取消部分評估審批事項

1.對在雄安新區內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和土地整理儲備階段,進行氣象、壓覆礦產、地震安全、交通、水務、文物等方面影響評估審查,且相關部門出具意見的,取消單個項目的評估審查。

2.對符合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審查意見的建設項目,實施差別化清單式管理,列入正面清單的項目實行環評文件備案,不再實施審批。

3.對符合雄安新區綠色城市標準的項目,取消節能評估和審查。

(四)簡化審批手續,精簡審批環節

1.簡化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手續。雄安新區區域內的政府投資項目,根據雄安新區管委會確定的投資項目建設計劃,由雄安新區有關部門或機構,按照審批權限向項目單位制發《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函》(含打捆項目)。

服務雄安新區的區域外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類建設項目,根據河北省政府確定的投資項目建設計劃,由相關部門或機構,按照審批權限向項目單位制發《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函》(含打捆項目)。

2.簡化項目立項及財政評審手續。合併審批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雄安新區內的政府投資項目合併初步設計概算審批和預算評審。

3.簡化規劃許可手續。由規劃委員會或規劃部門及相關單位先行審定規劃設計方案並出具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項目單位據此辦理其他審批手續,組織開展有關工作。其他部門相關審批審查手續齊備後,即可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4.簡化用地報批手續。起步建設階段城鎮建設用地涉及的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可集中組捲上報、一次性辦理,由雄安新區管委會根據建設進度分批次報省政府審核同意後具體實施,按具體建設項目分別供地

獨立選址的建設項目,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按規定報請省政府或國務院批准後,由雄安新區管委會組織實施。

5.簡化施工招投標手續。依法依規在保證招標投標工作質量前提下,允許招標人與潛在投標人協商確定與工程規模相匹配的投標文件編制時間,並允許項目單位依據建設規劃設計方案審查意見辦理開標手續。

6.簡化施工審批手續。在取得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後,項目單位即可申請辦理施工圖審查(施工圖和消防、人防施工圖合併審查)、施工登記等手續。在取得用地批准手續、規劃確認文件,並依法確定施工、監理單位和施工現場具備施工條件的前提下,負責施工許可的管理部門出具施工意見登記函,並同步開展質量監督、安全監督等工作。

(五)創新審批方式,探索實行有關事項承諾制

對雄安新區內的政府投資項目和企業核准類項目,積極探索開工備案制、規劃單位和建築師負責制。對有關審批環節也可積極探索承諾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一次性告知項目單位應具備的條件和標準等要求,項目單位書面承諾按照標準和要求執行後,即可開展所申請事項的全部實施工作。

(六)建立聯動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堅持放管結合,建立協同聯動監管機制,對已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明確事中事後監管措施,確保監管到位,監管全覆蓋。同時依託“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和雄安新區智能化服務平臺,建立雄安新區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基於建築信息模型(BIM)的三維報建平臺,實現審批和監管的信息共享,各有關部門加強協調聯動,確保審批與監管無縫對接。

對項目安全設施、消防設施的設計依法嚴格進行評價和審查。強化涉及安全的強制性評估,嚴格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和消防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審批自主權擴大!雄安新區啟動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