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考大學,為啥都不積極了?4點原因讓人很無奈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世界1》,從不同角度報道三農資訊,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關注”,謝謝您的支持,今天的文章是:

農村考大學,為啥都不積極了?4點原因讓人很無奈

農村考大學,為啥都不積極了?4點原因讓人很無奈

過去在農村,父母非常重視孩子學習,孩子學習好的家庭,父母會有一種自豪感,認為孩子有出息,自己將來也有盼頭。相反,孩子學習不好的家庭,總感覺比不上別人,生活好像缺少了點兒什麼。為了孩子的學習,父母沒少操心,也沒少發脾氣,甚至是掄拳頭。那時候誰家培養出一個大學生,是要放鞭炮慶祝的,街坊四鄰親戚朋友也會來祝賀。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父母對子女考大學的“熱情”不升反降,究其原因,讓人很是無奈:

農村考大學,為啥都不積極了?4點原因讓人很無奈

一、農村師資力量差

有條件的農村家庭,都想讓孩子去縣城或者市裡上學,因為那裡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都好。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老師自身水平都有限的很,怎麼能教出好學生來呢?別和我說什麼“有狀元學生,沒狀元老師”,如果這樣的話,是人都可以當大學教授了。

農村小學工資待遇低,工作生活條件差,這是不爭的事實。但讓一些初中文憑的家庭婦女去教孩子,也確實說不過去。在小編老家,就有好多這樣的代課老師,她們的工資據說只有1000元左右,無論怎麼說,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名字叫《一個都不能少》。

農村考大學,為啥都不積極了?4點原因讓人很無奈

二、上大學花銷大

供孩子上大學,孩子即使省著花錢,幾年下來也要10萬元,這對於一般的農村家庭是一種負擔。當前種糧食不掙錢,而打工掙錢也不容易,如果趕上天災人禍,那就是難上加難。

農村考大學,為啥都不積極了?4點原因讓人很無奈

三、畢業工作不好找

現在全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有七八百萬,這麼多的人一下子湧入社會,就業壓力可想而知。農村家庭一般也沒什麼“門路”,想給孩子找個好點的工作,幾乎不可能。現在的大專生不吃香,本科生不吃香,甚至好多研究生都不好找工作。

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殷切盼望這麼多年的願望,在現實面前被擊地粉碎。如此一來,嚴重打擊了人們的積極性,都說知識改變命運,考大學確實也改變了命運,只是變得更難。

農村考大學,為啥都不積極了?4點原因讓人很無奈

四、文憑高不一定多掙錢

當今社會,文憑高並不一定多掙錢。好多大學生畢業後,自己所學的知識,大部分都還給了老師,除了一張文憑,自己並沒有什麼特殊技能,更缺少工作經驗。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沒有一技之長,想掙大錢絕對不可能。

考大學,曾經被好多家庭認為是一條“康莊大道”,誰不想自己的子女有出息,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現在的農村人,思想越來越開放,他們逐漸認識到了這一點,過去的那種熱情也就自然下降了。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留言。

農村考大學,為啥都不積極了?4點原因讓人很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