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鎮板橋村第一書記胡程:扶貧路上奮力行

(王保花 鮑國華 文/圖)貧困戶汪松林因為家裡窮,40多歲才娶上老婆。他的兒子汪發紅在大橋小學上五年級,熱愛學習,成績良好。駐村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胡程經常到他家走訪,鼓勵汪發紅勤奮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今年10月,胡程書記不僅熱心幫助我兒子汪發紅聯繫參加安徽電視臺科教頻道等單位主辦的‘安徽省首屆青少兒中英文演講公益大賽’,喜獲三等獎。而且我們父子倆到合肥參加大賽錄製節目的路費都是他墊付的。”雖然時間過去了一個多月,提起這事,汪松林仍然十分激動。他說,這給了他和他的家庭很大的激勵。

村黨總支書記郭明華說:“一年多來,胡程書記帶領工作隊幫助村裡做了很多好事、實事。大家都說他是群眾的貼心人。去年年底我村順利完成‘村出列’的目標,並被省裡評為‘優秀’等級,與工作隊的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

長嶺鎮板橋村第一書記胡程:扶貧路上奮力行

(胡程和工作隊同志陪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郭強看望慰問板橋村貧困群眾)

郭書記和貧困戶講的胡程書記是去年4月被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選派到望江縣長嶺鎮板橋村擔任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的。轉眼之間,胡書記和他們的工作隊到板橋村來駐村扶貧已有一年零七個月時間了。他同其他駐村幹部一樣,紮根在艱苦的貧困村,啃著最難啃的骨頭……

責任在肩 脫貧攻堅路程艱遠

板橋村是長嶺鎮17個行政村中經濟基礎最薄弱、貧困群眾最多的村之一。全村有33個自然村,42個村民組,1267戶5307人口。2013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是309戶1192人口。全村總面積約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000餘畝,人口密集,缺乏支柱產業,2016年以前村級集體收入為零,還有負債,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工作任務重,壓力大。

剛到板橋村,胡程與駐村工作隊同志一起每天走村入戶、調查走訪,目睹著困難群眾的生活現狀,感覺自己肩頭擔子的沉重和責任重大。“一定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宣傳好、貫徹執行好,動員各方力量,幫助每一位貧困戶早日脫貧”,他暗暗地下定決心。


長嶺鎮板橋村第一書記胡程:扶貧路上奮力行


(胡程陪同縣委書記李躍雲、縣長霍 輝等領導到板橋村食用菌產業園檢查指導工作)

腳踏實地 夯實脫貧攻堅基礎

要做到精準扶貧,必須瞭解每家每戶的家底,找到致貧的癥結。為此,他帶著他的駐村隊員開始對每個貧困戶進行細緻的入戶調查。白天農戶因農忙不在家,很多時候上門找不到人,一次找不到就兩次,兩次找不到就三次,直到找到為止,這一年多里,他掌握著每一家每一戶的情況,並加班加點地核對信息,核查政策落實情況。

下到每個村民組,深入到每一家,他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新聞工作者,政策宣傳員,面對面向群眾宣傳國家扶貧政策,並耐心幫助他們解惑,傾聽著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並適時地召開村民會議,與幹部群眾一起商討脫貧致富的路子。


長嶺鎮板橋村第一書記胡程:扶貧路上奮力行

(胡程帶領工作隊看望貧困老黨員和留守兒童,並向留守兒童贈送圖書和學習用品)

長嶺鎮板橋村第一書記胡程:扶貧路上奮力行

主動作為 落實精準幫扶工作

作為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派駐的駐村工作者,胡程同志積極主動向集團領導彙報在板橋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年多來,爭取集團支持板橋村扶貧產業項目資金70餘萬元,協調籌集資金為貧困戶和非貧困戶送去了暖水瓶1400多個、洗衣粉600多袋和其他生活用品,和村幹部到幫扶戶家中走訪慰問1800多次。去年8月份,村裡的食用菌產業園生產開始起步,但村裡缺乏資金,他個人主動墊付3萬元幫助村裡先從肥西把菌基包買回,保證了按時生產。

入戶過程中,看到老黨員郭結海生病住院,他和工作隊的同志、村幹部立即趕去探望,並代表集團送去慰問金;貧困戶楊娟娟的女兒得了白血病,他和村黨總支動員全村的黨員幹部為她募捐。貧困戶汪勝國的老伴常年生病,沒啥經濟來源。他與工作隊的同志自掏腰包買了米、油、牛奶、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前去慰問,並幫他申請小額貸款,鼓勵他養牛致富。如今,他家的牛已繁育到6頭(當前市場價可賣到5萬元),其中4頭母牛又懷孕待產。去年,還幫助他家申請了5000元的特色種養獎補款,今年又為他家申報了3000元的獎補款。金維根家孩子多,因學致貧。除了為他申報正常的扶貧政策補助外,還動員社會力量幫助幫他家三女兒解決就學資金,金維根妻子生病,他積極幫助聯繫到省城住院,又與村裡商量,扶持他包屋場的池塘養魚增加收入。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貧困群眾項結安生病,還有汪蟬應的老伴做手術,他和工作隊的同志都自掏腰包上門看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增加了他們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克服困難的信心。

長嶺鎮板橋村第一書記胡程:扶貧路上奮力行

(貧困戶汪松林的小孩汪發紅在參加安徽電視臺科教頻道主辦的中英文朗讀大賽,並喜獲“三等獎”)

長嶺鎮板橋村第一書記胡程:扶貧路上奮力行

(貧困戶汪松林的小孩汪發紅在參加安徽電視臺科教頻道主辦的中英文朗讀大賽,並喜獲“三等獎”)

甘於奉獻,駐進村民心中

扶貧工作由於任務重,事情多,要求高,扶貧幹部“白加黑”、“5加2”是家常便飯。其實,這些還不算什麼。最大的考驗是大家遠離親人,無法照顧家庭。去年下半年,胡程的老母親重病在床,一直希望見他一面。可當時村裡正面臨“村出列”的關鍵時期,實在無法脫身。只在心裡期盼她老人家能再熬一段時間,但母親的病情卻一天天加重。等他在12月22日接到弟弟的電話,火速趕回老家時,母親已經處於昏迷狀態,三天後便離他而去。母親的離去,成了他永遠的遺憾。母親是堅定支持他到貧困村開展幫扶工作的,在她病重時,只有姐姐弟弟們在陪伴她,他卻未能在她老人家跟前盡孝。今年,他的愛人兩次因病到上海住院手術。因記掛著板橋村的扶貧工作和一千多個貧困群眾,每次他都是速去速回。

2017年,板橋村集體收入首次實現零的突破,純收入為12.93萬元,完成了159戶580人口的脫貧任務。在當年12月份省裡組織的第三方考核評估中,順利通過了“村出列”的驗收,並被省裡考核評定為“優秀”等次,胡程同志本人也被評為“優秀駐村扶貧工作者”。2018年,村集體收入將又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貧困群眾在黨的扶貧政策扶持下,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正在向小康的路上奔進。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效,胡程和他的工作隊以及村“兩委”的幹部都感到十分的欣慰。

如今,板橋村已出列,他很慶幸自己是這場戰鬥的參與者,又是見證者。在板橋村的駐村經歷,留下的是奮鬥的腳印,收穫的是與貧困群眾的魚水情深。帶著這份最為難忘的經歷,他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望江縣長嶺鎮全面小康繼續不懈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