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實和監管看p2p網貸平臺的未來

我國網貸行業起步於2007年,2007~2009年期間可以說是國內P2P網貸行業的破冰階段,從2014年起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交易規模迅猛增長。

從現實和監管看p2p網貸平臺的未來

網絡借貸蓬勃發展,依賴於資金供需兩端的現實背景。

一方面,網絡借貸為個人和企業提供了新型融資渠道,相比於傳統銀行,網貸產品的期限更加靈活,借貸手續更加快速便捷。

另一方面,與銀行存款以及財富增值產品相比,網貸出借往往能夠提供更高的利率,出借門檻也更低,出借體驗也更好。

網貸大大推動了我國金融科技行業的創新發展。

一是大數據風控。網貸行業率先把以往保存在線下的數據進行彙集和標準化存儲,同時也主動積累新的借款數據,在此基礎上,通過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大數據風控機制,大幅提升了貸款審批效率。

二是助推徵信行業發展。網貸行業催生了一批第三方風險評估機構,通過聚合用戶借貸數據,與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的數據互相補充,提高了我國徵信產業覆蓋的廣度和維度。

三是業務模式創新。例如,利用核心企業借款人的社交網絡信用,幫助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中小供應商獲得成本相對較低的資金,還有的網貸平臺創建了智能投顧業務,以及虛擬信用卡模式,等等。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的蓬勃發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帶給出借人高利率的同時,由於監管政策和監管部門不明,以及網貸行業進入門檻低,導致問題叢生。

目前,網貸行業進入了深度調整期,未來,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監管和引導:

一是建立明確的行業進入門檻;

二是進一步加強網貸平臺信息披露;

三是堅決打破剛性兌付;

四是加快建立和健全個人信用體系;

五是加強出借者風險意識教育和金融普及教育;

六是逐步建立網貸出借者的分級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