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山火為何難倒美國?救災不力的癥結還是這些制度bug

加州山火為何難倒美國?救災不力的癥結還是這些制度bug

連日來,美國加州山火失控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但面對如此慘烈的災難,總統特朗普和州政府的官員卻忙著隔空互懟。特朗普連發推特,指責大火遲遲未能撲滅的原因是“森林管理上的重大失誤”,還威脅稱,如果管理問題沒有得到修正,那麼將縮減相關的聯邦支出。而主要受災地區之一帕薩迪納的消防協會則直接轉評了上述推特:“尊敬的總統,你錯了。南加州大火發生在城市交界處,因此和森林管理一點關係都沒有。”

仔細研究美國救災體制不難發現,其最大缺陷在於程序繁瑣、執行力和協調力差。絕大多數情況下,美國的災害響應工作由各州和地方政府負責,聯邦政府往往僅扮演提供支持的角色。各地方政府只有在災害嚴重到超出本級政府能力時,才會向上一級政府請求支援。由於中央與地方的協調不力,往往導致在重大災害面前救援遲緩的情況出現。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應對就出現各類問題,災後重建也困難重重。比如儘管聯邦政府決定撥款500多億美元用於新奧爾良市重建,但是直到災後第七年,第一筆聯邦重建基金才真正投入使用。

加州山火為何難倒美國?救災不力的癥結還是這些制度bug

加州大火應對不力的背後,同樣也是政府官員“互相推諉”的結果。美國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和動員能力低下,消防力量的投入和撤離令的下達都不夠及時,因此此次情況“格外糟糕”。西方社會並沒有建立起像中國那樣的集中統一協調的救災機制。在災難面前,一些官員往往不是在第一時間團結作戰,而是在有關事故責任方、救援資金來源等問題上來回“打嘴炮”,推卸責任。

單從美國消防體系來看,也有其難以協調的弱點。既有直屬於國土安全部的國家消防管理局,也有各州、縣、市的消防機構,編制也是五花八門,有的附屬於警察局,更多卻是獨立部門。這三級消防機構之間沒有上下級關係。此外,美國許多城市還有私營消防組織,通常只為繳費客戶服務。這樣一來,美國消防人員數量雖多但在緊急情況下難以迅速統一調配,因此應對起加州山林大火來捉襟見肘。

從更深層的制度來看,美國社會缺乏強有力的“問責”機制。由於美國實行的是聯邦制,以聯邦、州、地方政府之間的分權為特徵。各級政府之間不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而是指導、合作與制約關係。而且各州州長都是靠選票選出來的,而不是直接由聯邦任命,因此,聯邦政府對各州州長沒有任免的權力。所以,很多時候,候選人只要在選舉演講中承諾滿足大眾需求,就容易獲得高票,至於最後是否能做成事,以及被選領導能力究竟行不行,則是另一回事。因此,在面對重大災難的時候,“能不配位”也在無形中擴大了災情。

而且與中國不同,西方體制下出動軍隊救災是很艱難的。在此次加州大火中,救火似乎只是消防員們的事情。這是由於林火撲救被認為是“有生命危險的高度專業救援”,不論聯邦、州,要調動軍隊、國民警衛隊等,都會引來法理爭議和巨大政治風險。因為美國軍隊沒有救災職責,也不進行相關的救災訓練。美國的《災害救助和緊急援助法》規定,州長可以請求總統命令國防部部長動用國防部資源執行緊急任務,總統認為必要也可以批准,而重大調動還得由國會通過。冗雜的程序,使調動軍隊幾乎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加州山火為何難倒美國?救災不力的癥結還是這些制度bug

從目前來看,加州由於人口爆炸、水資源浪費及極端氣候等問題,加上偶爾出現人為縱火情況,這次山火撲滅後,很難保證今後沒有類似情況發生。畢竟過去幾年來,加州遭受山火肆虐的局面絲毫沒有改善的跡象。這種災難面前的無力感,這種因為權力撕扯而難以集中調控的被動局面,也在某一側面暴露出西方制度之弊到了需要反思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