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回過頭來看清政府真的沒有機會嗎?

1895年臘月24日日軍在山東成山頭登陸

當日本人的腳踏入中國土地的那一刻起,清政府泱泱大邦的最後一絲幻想徹底湮沒在東海之濱。

回過頭來看看這場戰爭,不免百感交集,讓我們走向塵封的歷史。

中日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而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

1.日本發展的時代大背景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這個時間段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2.歷史的導火索

- 戰前衝突

日本侵略中國是蓄謀已久、準備充分的。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筆信》中宣稱“開拓萬里波濤,宣佈國威於四方”,蓄意向海外擴張。1871年,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規》,第一款就說:“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倍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但日本並沒有遵守這一條約,而是開始積極向中國擴張。

1872年,日本開始侵略中國附屬國琉球,準備以琉球為跳板進攻臺灣。

1874年,發生了琉球漂民被臺灣高山族殺死的事件,日本利用清朝官員的糊塗,以琉球是日本屬邦為藉口大舉進攻臺灣島,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對中國的武裝侵略。但當時日本和中國實力懸殊,加上水土不服,日軍失利。在美英等國的“調停”下,日本向清朝勒索白銀50萬兩,並迫使清廷承認日軍侵臺是“保民義舉”(即間接承認琉球人是日本屬民),才從臺灣撤軍。後來,由於清廷的軟弱無能,日本於

1879年完全併吞了琉球王國,改設為沖繩縣。

隨後,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的另一個屬國——朝鮮。

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朝鮮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 ,公然把朝鮮的宗主國清朝排斥在外,充分暴露了日本獨佔朝鮮的野心。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如願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軍權。

1884年,日本趁中國忙於中法戰爭之際,駐朝公使竹添策動親日的“開化黨”政變,12月4日一夜間推翻了保守派政權。次日,國王下詔革新政治,建立了開化黨政府。保守派連忙請求清軍支援,於是,袁世凱以保護朝鮮政府為名,率兵二千聲討亂黨,12月6日攻入王宮。竹添寡不敵眾,自焚使館,連夜潛逃。動亂中開化黨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殺。

日本政府接竹添急報,立即派外務大臣率大批軍隊入朝,清政府也派了欽差大臣帶了陸軍和軍艦到朝鮮。對峙中日本感到軍事準備不足,因此並沒有採取軍事行動,轉而運用外交手段。當時日本不少人主張趁中法戰爭之機迅速發動對華戰爭,但以伊藤博文為首的一派人,考慮到日本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不足,主張“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積蓄力量。

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為特派全權大使,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談判中伊藤每每以回國相要挾,後來李鴻章大怒道:“朝鮮事,中國並未辦錯,其錯處全在竹添;若因此決裂,我惟預備打仗耳!”儘管這樣,糾纏多日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日本仍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

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總領朝鮮事務,加緊控制朝鮮。而日本則加強經濟滲透,並且加緊擴軍備戰,等待時機。

- [ ] 日本的海軍發展背景

1880年起,日本全力擴充軍力,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鬥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截至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二十三萬預備兵的陸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超過了北洋海軍。

- [ ] 中國停滯不前,又一次倒在了盲目自大上

而在此期間的清政府,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在一系列的軍事對抗中,已經不象鴉片戰爭中那樣,洋人幾艘炮艦就應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飄飄然。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併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佔些便宜而已,於是就更加放鬆了軍備意識。雖然說最近幾年東鄰日本的一些動作,使人隱約感到將來會是個麻煩。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1891年以後,慈禧花重金修頤和園,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1894,回過頭來看清政府真的沒有機會嗎?

3.日本野心不死,戰爭一觸即發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至8月1日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佈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馬關條約》而告結束。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 [ ] 第一階段:遠海初現兵戎

從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1894,回過頭來看清政府真的沒有機會嗎?

平壤之戰發生於9月15日,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三十五營共一萬七千人,日軍也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戰力相埒。陸面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大同江南岸戰場、玄武門外戰場、城西南戰場。

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崑奮勇抗擊,日軍官兵死傷慘重,無力再戰,大島義昌負傷,只得下令退卻,午後二時全部撤離戰場。

第二戰場為玄武門外戰場。玄武門為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任主攻。9月15日,日軍分三路總攻平壤,戰鬥至為激烈,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激戰中,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其部下三位營官也先後陣亡,午後二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日軍企圖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阻擊,只得退守玄武門。

第三戰場為城西南戰場。晨七時,野津道貫中將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衝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此時對清軍來說,戰事尚有可為,但清軍總指揮葉志超,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六天裡,清軍狂奔五百里,於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佔領朝鮮全境。

同時,9月17日日海軍聯合艦隊進入黃海鴨綠江出海口西“大東溝”合擊北洋水師艦隊,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現代鋼鐵軍艦海戰,至今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北洋艦隊參加戰鬥的軍艦為10艘,日本海軍投入戰鬥的軍艦則有12艘。海戰在中午時分開始,雙方在11時15分和11時30分發現敵方。由於清艦是從朝鮮運兵回來,所以艦隊以一字形排開,日艦則是尋戰而來,所以艦隊成尖峰形。12時清軍下令變陣,排成尖峰形。13時開始炮擊,可是時間不足,艦隊中央凹陷。面對清軍鐵甲艦攻勢,日艦被迫後退。此時日艦包抄清軍右側,由於日艦較快加上指揮不當,北洋水師右側艦隊被殲滅;丁汝昌之座艦也被炮擊,炮震力導致正在持雙筒望遠鏡觀看海面戰局的丁汝昌從二樓炸飛摔落甲板,左手臂骨摔斷重傷(戰後左手臂打石膏直到次年2月右手拔槍自裁)。致遠號艦長接手指標,下令全部艦隻集中重炮攻擊日艦隊司令艦吉野號,14時吉野號即中彈甚至是艦長室中彈,但因為炮彈火藥不足沒有爆炸(艦隊司令伊東祐亨回憶)沒有沉沒,日艦後退,伊東中將司令且即更換座艦(當松島號由友艦拉回日本時,全艦千瘡百孔卻未沉沒,日軍頻呼:“不可思議!”)。16時清軍左側艦艇中彈,背靠荒島一邊滅火另一邊攻日艦。滅火成功,日艦在沒有優勢下撤退。另一方面日艦所有火炮皆無法擊穿致遠號等清軍鐵甲艦,清左側艦隊回救運送重炮彈予兩艦,因此反而日艦多被重炮所傷。日艦攜彈不足重部撤退脫逃戰場。清軍追擊,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下令向敵先鋒艦吉野猛衝,以求同歸於盡,不幸中敵魚雷,200餘人犧牲。17時30分日艦遠去,清軍下令停止追擊;此大東溝海戰清軍傷亡600餘人,“致遠號”管帶、留學英國鄧世昌與艦同沉忠烈殉國;日軍傷亡亦達300餘人。

日軍攻克平壤清軍激戰5小時後,北洋艦隊損失巡洋艦5艘,受傷4艘,但成功完成護航運載清劉銘傳淮軍12營陸軍登陸鴨綠江岸。日艦僅傷5艘,但日艦隊先行撤離戰場。

平壤、黃海戰後,日本方面廣造輿論,大肆渲染勝利,更加刺激了其擴大戰爭的野心。而在清朝方面,身負軍事指揮重任的李鴻章則誇大失敗,以進一步推行其消極避戰方針,同時慈禧太后的主和也漸趨明朗化。

- [ ] 第二階段:日軍露出獠牙

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

鴨綠江防之戰開始於10月24日,是清軍抗擊日軍入侵中國國土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八十二營,約兩萬八千人。清政府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三萬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是日午前十一時,日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25日晨六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奮勇還擊,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佔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

1894,回過頭來看清政府真的沒有機會嗎?​金旅之戰也開始於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日本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日軍的登陸活動歷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11月6日,日軍進佔金州(今遼寧金縣)。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發現清軍早已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璵為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三十三營,約一萬三千人。18日,日軍前鋒進犯土城子,徐邦道指揮拱衛軍奮勇抗禦,將日軍擊退。是日,龔照璵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臺。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22日佔領旅順口並血洗全城。“海水一泓煙九點,壯哉此地實天險!炮臺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下有窪池列鉅艦,晴天雷轟夜電閃。最高峰頭縱遠覽,龍旗百丈迎風颭。長城萬里此為塹,鯨鵬相摩圖一啖。昂頭側睨何眈眈,伸手欲攫終不敢。謂海可填山易撼,萬鬼聚謀無此膽。一朝瓦解成劫灰,聞道敵軍蹈背來。”黃遵憲在《哀旅順》一詩中,描寫了旅順一戰的場面,表達了旅順陷落的悲哀。

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佔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 [ ] 第三階段:最後的海戰

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兩個戰場進行,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的最後一戰。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為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鬚島登陸,23日全部登陸完畢。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臺。駐守南幫炮臺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英勇抵禦,壯烈犧牲。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中彈斃命。由於雙方兵力眾寡懸殊,南幫炮臺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被日軍佔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連日來,日軍水陸兩路配合,先後向劉公島和威海港內北洋艦隊發動八次進攻,均被擊退。在此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5日凌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臺”使用,繼續搏戰。10日,定遠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以免資敵,並毅然自殺與艦共亡。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楊用霖拒不從命,自殺殉國。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偽託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劉公島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隻、劉公島炮臺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遼東之戰持續的時間很長。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後,連佔鳳凰城、岫巖、海城等地。清政府調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授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為幫辦,以期挽回頹勢。從1895年1月17日,清軍先後四次發動收復海城之戰,皆遭挫敗。2月28日,日軍從海城分路進犯,3月4日攻佔牛莊,7日不戰而取營口,9日又攻陷田莊臺。僅十天時間,清朝百餘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甲午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了100多年,但是我們必須要奮鬥不止,不失狼性,勿讓歷史重演。

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