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無名之輩》,終於明白為啥“柔軟的舌頭能戰勝剛強的牙齒”

1.破產小人物的尊嚴

被譽為2018年國產神作之一的《無名之輩》,講了啥呢?


看了《無名之輩》,終於明白為啥“柔軟的舌頭能戰勝剛強的牙齒”


不聊劇情。

老豬仍舊聊核心,這故事其實講的是破產小人物的尊嚴

兩個青年劫匪是青年農民


看了《無名之輩》,終於明白為啥“柔軟的舌頭能戰勝剛強的牙齒”


陳建斌演的是破產小市民


看了《無名之輩》,終於明白為啥“柔軟的舌頭能戰勝剛強的牙齒”


任素汐演的是重病病人


看了《無名之輩》,終於明白為啥“柔軟的舌頭能戰勝剛強的牙齒”


主角中唯一老闆還是破產房地產商

還有與房地產商

私奔的小三


看了《無名之輩》,終於明白為啥“柔軟的舌頭能戰勝剛強的牙齒”


以及劫匪愛上的足浴女

每一位主角都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這樣弱勢、無保障的人,偏偏都在努力爭取自己生活的尊嚴:

倆劫匪一個想發財出頭,一個想賺錢娶足浴女;

破產小市民想重回警察序列;

重病病人不想再活的這麼難堪;

破產房地產商想直面討債的黑社會;

小三與足浴女都想找到真愛、安穩的家庭;

然而每個人卻都被生存環境與多舛的命運壓的喘不過來氣。

尊嚴,成了一種近在咫尺又遙不可及的夢幻

可,他、她依舊努力掙扎著,翻騰著,希望跳過難關,抵達美好的明天。


2.剛強與柔軟

這幾個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剛強的個性。

若非這樣的個性,要什麼破尊嚴?看不見摸不著不頂吃不頂喝。

而剛強的人,如果命還弱,下場就很慘:

身處底層,就會被無視碾壓。一旦還手,就招來無窮無盡的強敵;

身處高層,剛則樹敵,就會被圍攻陷害。一旦不忿,就要鬥得你死我活。

看著這幾個主角,感覺可憐,每個人隨時都有可能情緒崩潰,變成精神病。

除了他,

潘斌龍飾演的劫匪捲毛。


看了《無名之輩》,終於明白為啥“柔軟的舌頭能戰勝剛強的牙齒”


他傻乎乎,窩里窩囊,囉囉嗦嗦,沒什麼能力,也沒什麼大志向,只想老婆孩子熱炕頭。

他反而是這群人中最安全的,所有人都可能很慘的收場,唯獨他有和緩命局的能力。

為什麼?因為他柔軟,性格沒那麼剛強,反而在命運的狂潮下,不會執著地扎著中流砥柱的架勢被淹沒,情緒不會崩,臉上還能露出笑,能夠隨波逐流。

你看著眾生的結局,怎能不羨慕他的獨存?


3.個性與命運

古人總說柔弱勝剛強,舌頭總能戰勝牙齒。

和很多人一樣,年輕時的老豬是左耳聽見,右耳扔出:人不剛,無以立。

但當以上帝視角看《無名之輩》的眾生相,才真的相信了:要軟下來,隨風倒,才能保存其身。

但是人的個性,怎麼好改變呢?

就像人的命,怎麼好改呢?

剛強的人往往有一個錯覺:我換個笑臉,我鞠躬60度,就是軟下來了。

哪裡是這樣啊。

就像韓國電影《阿修羅》裡那個警察主角:他低下了頭,他投降了,他照辦了一切事。


看了《無名之輩》,終於明白為啥“柔軟的舌頭能戰勝剛強的牙齒”


卻仍被大佬呵斥:你不過是個小爬蟲,就是性格太剛烈了。

你的價值觀、人生觀、心念、個性、語言、行動、微表情等等,綜合成了一個態度,叫做剛強或柔軟。

它能變嗎?

把價值觀、人生觀、心念、個性全部粉碎重塑,再打造出一套新的語言、行動、微表情,你能做到嗎?

所以,剛強的人,剛強地活著,承擔剛強人生的苦與樂;

柔軟的人的,柔軟地活著,承擔柔軟人生的苦與樂。

彼此之間可以微調,來更好地適應各種因緣。

但是不要指望徹底地否定自己、重塑一個“理想”自己,來達到怎樣的目的。

這樣容易變態。


4.不要把自己看的太要緊

人,隨業力而來,隨業力而去。

就像一棵草、一朵花,由某個因而來,由某個因而成長,由某個因而枯萎。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然而,我們總是把自己看的太要緊,要緊的成了宇宙的唯一。

我們不承認世間的無常,我們不願直視人生有很多無可奈何。

把自己看的太要緊,無論是草還是花,覺得“我”是如此獨特,不該這般一歲一枯榮,深陷焦灼的抗天爭地,結局仍是一歲一枯榮。

你只管發芽、生長、變青、變綠、變黃、枯萎,又新生。

自自然然。


看了《無名之輩》,終於明白為啥“柔軟的舌頭能戰勝剛強的牙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