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作者 / 嘉棲

“聽說這部片子要賣100億!”某業內人士說道。

“每個人都是一張中國名片,讓我們一起推銷中國”。

這幾天,如果你行走在天安門地鐵站東西口——全國遊客觀看升旗、降旗的必經之地,就會看到一部影片的巨幅宣傳海報映入眼簾。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能在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買下廣告位,也能誇下100億票房的海口,這部影片恐怕不只是壕,“背景”也不簡單。

說的就是電影《中國推銷員》。事實上,該片早於2017年就已公映,而今不到兩年再次上映,不僅得到了“京東集團的首席支持”,宣傳陣勢也十分強大,聯想到今年是建國七十週年,再加上近期中美貿易戰、華為孟晚舟被扣以及劉強東性侵等事關國際局勢的事件頻發,這部影片選擇此時再次上映,恐怕更多的是要承擔“主旋律”光環之下的宣傳功能。

而今年,由於年份的特殊性,上映的主旋律電影遠不止這一部。誠然,每個時代的電影,所反映的都是這個時代的風貌,和當下的社會現實脫不了干係。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但迴歸到電影本身,它終究是一種講究敘事邏輯、拍攝技巧的藝術品;迴歸到電影市場上,它則是一種產生價值的商品。只有觀眾願意買單,才能真正地實現流通。

在此之下,某些想借助“主旋律”的政治庇佑,就此撈一筆快錢的影片,難免也會因為過於偉光正的“主旋律”而被市場淘汰。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扶不起的《中國推銷員》

《中國推銷員》於昨天(1月9日)進行重映,首日票房為14.7萬,排片僅為1%。而今天,排片更是降至0.4%。截至目前,結合其2017年六月上映之時攢下的1000多萬票房,總計票房為1044.9萬。這個數字,離100億票房的宏偉目標還差一部《戰狼2》+《紅海行動》,甚至更多。

與此同時,其豆瓣評分也始終停留在3.9——低於97%的動作影片。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位中國通信工程師遠赴非洲開拓市場,並憑藉自有專利技術最終獲得商戰成功的故事。其融合了跨國商戰、政治博弈、動作戰爭等元素,可以說是大國主旋律的代表。

然而,翻看網友評論,“劇情沒有邏輯、人物塑造臉譜化、效果堪比抗日神劇”等點,是眾多網友吐槽的所在。

事實上,不管是2017年上映還是此次復映,除去同檔期影片競爭等外在因素影響,其始終不成氣候,很大原因在於自身實力不足。也就是說,口碑的不佳,使其失去了逆襲的資本。

而今再次上映,不難發現影片做了更上檔次的“包裝”。不過,即便請來了北京新四軍老戰士合唱團,搬出了和《戰狼2》的淵源:其在中影基地投入巨資搭建的“非洲街”,後來被吳京看中,成了《戰狼2》重要的拍攝場地;也把宣傳海報貼到了天安門地鐵站前,打上了“一起推銷中國”的名片,依然在市場沒翻起多少水花。

不得不感嘆一句:還是扶不起的“中國推銷員”。

而聯想到近期的國際局勢,建國七十週年的特殊年份節點,《中國推銷員》的再次上映更像是一場政治任務,我們需要一部影片來楊我國威。而以華為、中興等跨國通訊企業創業故事為素材,獲得了工信部、華為、京東等支持的《中國推銷員》,無疑是最佳之選。

只是,忽視市場規律而上,往往也得不到善待。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無獨有偶,去年恰逢改革開放40週年,也有不少主旋律影片上映, 比如《厲害了,我的國》《閩寧鎮》《照相師》等片。

其中,有一部影片最為蹊蹺,那就是突然就上映的《中國合夥人2》。這部蹭著《中國合夥人》的熱度,但與其並無聯繫,從導演到主演,所有主創班底全部更換的影片,忽然就出現在了大眾面前。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據某業內人士透露,該片在去年五月份的時候還找過投資,也就是說,影片在那會兒還處於籌備期,緊接著12月份就上映,如此倉促,不免有趕鴨子上架之嫌。而其所趕的,恰恰是改革開放40週年這個節點。

因為影片所講述的是互聯網發展這二十年來,第一批創業人員的故事。其所帶來的社會變化,也是改革開放40週年裡的碩果。不過,比起前作,僅僅1590萬的票房,和豆瓣4.1的評分,《中國合夥人2》的表現實在是差強人意。

總而言之,為了湊“主旋律”的熱鬧而上映,卻忽視了電影本身內容塑造的影片,往往最後的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2019主旋律影片前瞻

《八佰》《中國機長》最受矚目

事實上,翻看歷年電影票房榜不難發現,但凡碰到建國週年、建黨週年等事關國家、民族大事的特殊歷史節點,當年都會有相應的“主旋律”影片、獻禮片上映,這也是情理之中。畢竟,電影作為一定時期內的社會文化產物,往往也和當時的時代相關。

若是影片的內容能夠緊抓人心,或者在類型化上有很好的突破,往往會獲得不錯的票房。比如2017年,恰逢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一部《戰狼2》所向披靡;而2007年,建軍80週年之際,《集結號》成為年度票房冠軍;2009年,建國60週年之時,《建國大業》是當年的國產片票房冠軍。

而今年,則是建國70週年的大年,同樣有一大批“主旋律”影片安排上了。對此,電影情報處(ID:dianyingqingbaochu)根據目前的公開資料整理了一份不完全名單。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到,除了重映的《中國推銷員》之外,目前已經暫定檔期或者有消息發佈的“主旋律”影片就有七部。其中,不乏一些頗受市場關注的大項目。

比如由華誼兄弟和七印象聯合出品、管虎執導的史詩戰爭片《八佰》,以1937年淞滬會戰中發生在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為主題,講述了八百壯士奮戰四天四夜的英雄事蹟。影片已於去年殺青,聚集了張譯、李晨、王千源、姜武、黃志忠等多位演員,可以說是今年最受期待的影片之一。

而由博納出品、劉偉強執導,根據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真實經歷改編而成的《中國機長》,前段時間正式開機,引發業界及不少網友關注。張涵予、袁泉、歐豪、杜江等演員的組合,也讓這部影片頗具看點。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總體而言,能夠在電影市場上取得不錯反響的主旋律影片,除了受自身內容因素影響之外,大多不是擁有較長的籌備期,比如前期在劇本、製作等環節投入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就是由大導演、大製作公司等有成熟項目製作經驗的團隊共同操盤,以影片為本去製作一個項目,而不只是因為“主旋律”就搞假大空那一套。

除此之外,可以看到還有一些講述重大歷史事件的影片,比如以建設港珠澳大橋為歷史背景的紀錄片《港珠澳大橋》;以青島抗戰史為故事背景的《北斗風雲》等片。

而人物傳記也是必不可少的“主旋律”獻禮片,去年11月開拍,由雲南省委牽頭出品的《國之歌者》,就是一部聶耳的傳記影片,其以聶耳成長及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為故事主線。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當然,以上這些影片並不是全部。相信在這一年裡,會有更多的主旋律影片新出,也不排除臨近國慶檔期間,一窩蜂主旋律影片擁擠而上的情況。只是,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往往成為炮灰的影片也會更多。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主旋律影片亂象:投機取巧、道德綁架

其實,縱觀近年來的國產電影市場,可以看到,大多數觀眾能夠接受的“主旋律”影片皆有著類型片的外殼,最突出的一類就是“博納式主旋律’,即以“大明星+大製作+類型化”,把主旋律影片包裝成商業片,走出了一條成功的商業化道路。

從《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博納是切切實實用好作品+好票房,將主旋律影片帶到了一個新的市場地位。

但類型化的包裝和題材的選擇,也有一定的風險。比如同樣由博納出品、許鞍華執導的《明月幾時有》,“文藝+抗戰”的套路對於觀眾來說還有點陌生,存在接受度的問題。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除此之外,大多數“主旋律”影片,還是走不出程式化創作的套路:人物塑造臉譜化、以各種假大空的口號和說教內容覆蓋了電影本身的故事性,難免會引發觀眾的牴觸心理,對主旋律電影產生先入為主的經驗性偏見。

與此同時,市場上也存在著一些亂象。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一方面,主旋律影片背後大多都站著官方背景,如《戰狼2》《紅海行動》背後都有軍方資源支持;《湄公河行動》背後也有公安部全力支持。在此之下,這些影片也就多了一層通行的資本。

但在這其中,難免會有一些地方政府或者投機取巧者來湊這個熱鬧。所謂“經濟搭臺,文化唱戲”,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提升自己所在地區的文化軟實力,更好地對外宣傳,往往也會以電影為媒介。因而,一些主旋律影片,可以看到地方政府部門的影子。

比如去年12月上映的《照相師》,以深圳攝影世家三代人的生活反映改革開放40週年的變化,背後有深圳廣電集團的之初。不過其票房僅500多萬,觀眾口碑也並不突出。尚在製作之中的《國之歌者》,背後有云南省委主出品。聶耳作為雲南人,以其為原型創作的影片,也是一張宣傳的好名片。

當主旋律電影被包裝成商業片,觀眾會買賬嗎?

當然,抱有宣傳的目的無可厚非,但電影創作還是要尊重基本的創作規律,否則拍攝電影也成了一項拼政績的面子工程。

另一方面,“主旋律”影片通常更容易引發觀眾的愛國情感。因而在影片上映時,觀眾能獲得更多的情感共鳴,同時也使影片更容易獲得輿論優勢,但也因此更容易產生道德綁架。即便是在《戰狼2》上映之時,也有部分偏激觀眾發表類似“不看《戰狼2》,不是中國人”的言論,這就是對觀眾的一種道德綁架。

在這裡,借用某網友的話“愛國主義不能成為拍爛片的藉口,真的愛國就應該拍質量高的電影讓全世界感受中國文化。”

說到底,觀眾觀看的也只是這部電影,由此而生的種種情感都是電影的附加值。而是否主旋律,也只是一個標籤。

拍好電影,才應該是影視行業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