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馬雲一同發文悼念金庸,字裡行間喚起金庸先生在我兒時的記憶

前天得知金庸去世後,大多人大概都同我一樣徹夜難寐,感慨萬千,心中都是對金庸先生這樣的一代文學大家的痛惜與不捨,時至今日,我還是無法釋懷。社交網絡上鋪天蓋地的都是對金庸先生的緬懷,各個明星,名人也都紛紛發文悼念,馬雲也在其中。

我和馬雲一同發文悼念金庸,字裡行間喚起金庸先生在我兒時的記憶

馬雲發文悼念金庸

望先生,九泉之下首肯。

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俠者已逝,來者當追,江湖路遠,俠義長存!

在悼念金庸先生的字裡行間,盡是馬雲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才華,也傾訴了馬雲對金庸先生深深的敬意。馬雲在文中寫道:“先生其文也大,其人也真。我愛先生之文,愛它俠肝義膽,光明滌盪;我愛先生之人,愛他儒雅敦厚,赤子之心。”這一句一句的文字都觸動著我的心,再次激起我對金庸先生濃烈深刻的愛敬!

我和馬雲一同發文悼念金庸,字裡行間喚起金庸先生在我兒時的記憶

金庸先生

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90後,從小看的所有武俠劇,武俠小說,幾乎都被金庸先生承包了,小時候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字裡行間的很多刀光劍影,愛恨情仇我還不是特別能理解,可我卻依然執著的看完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因為從哥哥姐姐口中,總是能聽到金庸這個名字,每次聽哥哥談起金庸小說裡邊的人物,總是滔滔不絕,眼裡,心裡全是崇拜,幾乎走火入魔。很多名詞,成語都是從哥哥那裡聽來,而哥哥是從金庸武俠小說裡面得來,每天放在嘴上,幾乎都成了哥哥的座右銘。

我和馬雲一同發文悼念金庸,字裡行間喚起金庸先生在我兒時的記憶

書劍恩仇錄

孩童時候玩的過家家,我們就常常玩 cosplay,找一些道具把自己扮演成金庸武俠小說裡面的角色,幾乎金庸的每一個角色慣用的什麼兵器,武功招式我們都能模仿得有模有樣的,像什麼喬峰的降龍十八掌,李莫愁的佛塵和銀針,段譽的六脈神劍,一陽指,張無忌的九陽神功,梅超風的九陰白骨爪,韋小寶的化屍水,東方不敗的葵花寶典,金蛇郎君的碧血劍等等,都是我們兒時玩過的角色扮演。

還有兒時在跳皮筋和做遊戲時傳唱的童謠,比如:東邪西毒歐陽峰,南帝北丐洪七公,傻郭靖娶黃蓉,愛哭愛鬧的老頑童,美麗的公主是華箏等,這些歌謠都還言猶在耳,仿若昨日!

我和馬雲一同發文悼念金庸,字裡行間喚起金庸先生在我兒時的記憶

跳皮筋童謠

那個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常常停電,哥哥就晚上就點著蠟燭看金庸武俠小說,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哥哥在同學那裡得來一本雪山飛狐,書殼都被傳閱爛了,但是哥哥依然很寶貴的用報紙做了一個新書皮,小心翼翼的把書包起來。那天哥哥才把那本書借到手,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開始看,真正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忘記了一切的一切,忘記了做作業,最重要的是忘記了做飯,為什麼說做飯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做作業最重要呢?因為我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條件很不好,兄弟姐妹又多,父母只能早出晚歸的出去工作,每天都是很晚才會回來,一日三餐都不能正常吃,幾乎都是晚上把第二天要吃早飯和中飯提前做好,裝在飯盒裡,帶到工地上去吃,然後直到晚上10點回到家才能吃晚飯。爸媽每天都過得非常的辛苦,還非常的節儉,捨不得多花一分錢,從來不在外面買飯吃,再餓都會忍著回家再吃。

我和馬雲一同發文悼念金庸,字裡行間喚起金庸先生在我兒時的記憶

雪山飛狐小說

那天爸媽回來已經是深夜11點,每次爸媽回到家都是蓬頭垢面,疲勞身體被泥垢厚重的渲染了好幾層,我趕緊打來水給爸媽洗漱乾淨,但是卻沒有飯菜可以端上桌,爸媽很是生氣,我嚇得哭著告了哥哥的狀,我也沒有吃飯,因為哥哥今天沒做飯,一直在看書(ps:w我為什麼不自己做飯,因為小時候我家裡用來生火做飯的是很傳統落後的煤火,而且還沒有煤炭,都是用那種煤灰生火,生火技術難度有點高,那天哥哥罷工,我餓得不行,自己嘗試生了好幾次火都以失敗告終,家裡用來做飯的鍋是那種又笨又重的大鐵鍋,和鋁鍋,一個鍋要加上半鍋水才能煮飯,我力氣太小根本抬不起來這些鍋,奈何灶臺又太高。)最後爸爸非常憤怒的衝到哥哥的房間一腳就給哥哥踢飛了,特別是在知道那本書不是教科書,哥哥還沒做當天老師佈置的功課,哥哥看的只是一本武俠小說的時候的時候,爸爸的怒火簡直到了極點,那天哥哥被爸爸揍得鼻青臉腫的......

我和馬雲一同發文悼念金庸,字裡行間喚起金庸先生在我兒時的記憶

雪山飛狐

漸漸長大後,拜讀了金庸先生的很多大作,以及金庸先生個人列傳,常常感嘆這是一個多麼有才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啊!每次提到金庸先生內心的崇拜總是澎湃不已!我和馬雲一同發文悼念金庸,字裡行間寫滿對金庸大俠的不捨與崇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