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龍生九子”,但其中的寓意你又知道幾個?


長子囚牛,多才多藝,最喜音樂,不嗜殺不逞狠,龍頭蛇身的它耳音奇好,能辨萬物聲音,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絃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雕像。;

次子睚眥(yá zì),心胸狹隘,好勇擅鬥、嗜血嗜殺,而且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

三子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也有人一直認為它是有著龍脈的鳳;

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樑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五子狻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喜歡煙火,又喜好香火,於香爐蓋上可見,而且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中均可見到;

六子霸下,又名贔屓(bi xi),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在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揹負石碑的樣子;

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掌管刑獄,常被裝飾在死囚牢的門楣上,因其形狀似虎,所以民間又有虎頭牢的說法;

八子負屓,身似龍,盤繞在石碑頭頂,平生好文,石碑兩邊的文龍是其遺像;

九子螭吻(chī wěn),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性好望,站屋脊,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