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哲學的最高峰,困苦的最終出路

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之一:致良知。

“致良知”的提出是“陽明心學”真正成立的標誌,也是他與朱熹理學決裂而在理論上獨闢天地的最終成果。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叛亂。王陽明正在離開江西赴福州剿匪的路上得知寧王叛亂,便當機立斷,運籌帷幄,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靠34751名兵力,對抗寧王近10萬大軍,用10天時間便平息寧王事變。本來為朝廷立得大功,誰知隨後便遭到張忠和許泰的誣陷,一直等到武宗駕崩,世宗即位,正德十六年十二月才得以朝廷嘉獎,封新建伯。

在此以前,正德元年(1506年),因彈劾劉瑾被廷杖40,發配貴州修文龍場驛站。正德三年(1508年)春天,陽明龍場悟道。

武宗在位16年,從頭到尾折磨王陽明,也終於成就了王陽明一生的功業,創立了心學,做到了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正德十五年(1520年),王陽明四十九歲在平息寧王叛亂以後,在江西贛州講學時,始揭"致良知”之教。

《年譜》說他自經宸濠、忠、泰之變,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難,出生死。乃遺書鄒守益,說:近來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往日尚疑未盡,今日多事以來,只此良知,無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瀾淺瀨,無不如意,雖遇顛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沉溺之患矣。

陽明又說: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ーロ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從正德十六年開始,王陽明開始專講“致良知”。

從王陽明對“致良知”的評價用詞上,可以看出他對此唸的重視與推崇。

①我從“百死千難中得來”。

②益信良知足以忘患難,出生死。

③“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

④“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眼法藏。

① 遇顛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沉溺之患矣。


總而言之,陽明心學的理論核心是致良知。致良知就是獲得更多的良知、天理,獲得更廣闊的胸懷,包容更多的人和事。當你的胸懷更寬廣,包容了更多他人不能包容的事與人後,你就更少的痛苦了。

而致良知的核心是“致”。致,就是“事上磨鍊”。

致,有兩層含義。一是,獲得;二是,為獲得而被觸動、被磨練。

我認為,心學的核心不是“心”,而是“致”。

致,主要靠外力,而不是靠自身。

外力的要點是:

①發念要正,要有愛、感恩、責任之心。

②力量要足夠大,因材施教,調整力度。

③用力要講究度的把握和藝術

④緣分: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問:

1,你願意被“致”嗎?

2,誰願意“致”你?

「致良知」-哲學的最高峰,困苦的最終出路

事上磨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