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哲学的最高峰,困苦的最终出路

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之一:致良知。

“致良知”的提出是“阳明心学”真正成立的标志,也是他与朱熹理学决裂而在理论上独辟天地的最终成果。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叛乱。王阳明正在离开江西赴福州剿匪的路上得知宁王叛乱,便当机立断,运筹帷幄,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靠34751名兵力,对抗宁王近10万大军,用10天时间便平息宁王事变。本来为朝廷立得大功,谁知随后便遭到张忠和许泰的诬陷,一直等到武宗驾崩,世宗即位,正德十六年十二月才得以朝廷嘉奖,封新建伯。

在此以前,正德元年(1506年),因弹劾刘瑾被廷杖40,发配贵州修文龙场驿站。正德三年(1508年)春天,阳明龙场悟道。

武宗在位16年,从头到尾折磨王阳明,也终于成就了王阳明一生的功业,创立了心学,做到了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正德十五年(1520年),王阳明四十九岁在平息宁王叛乱以后,在江西赣州讲学时,始揭"致良知”之教。

《年谱》说他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乃遗书邹守益,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日尚疑未尽,今日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沉溺之患矣。

阳明又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ーロ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从正德十六年开始,王阳明开始专讲“致良知”。

从王阳明对“致良知”的评价用词上,可以看出他对此念的重视与推崇。

①我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②益信良知足以忘患难,出生死。

③“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④“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眼法藏。

① 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沉溺之患矣。


总而言之,阳明心学的理论核心是致良知。致良知就是获得更多的良知、天理,获得更广阔的胸怀,包容更多的人和事。当你的胸怀更宽广,包容了更多他人不能包容的事与人后,你就更少的痛苦了。

而致良知的核心是“致”。致,就是“事上磨炼”。

致,有两层含义。一是,获得;二是,为获得而被触动、被磨练。

我认为,心学的核心不是“心”,而是“致”。

致,主要靠外力,而不是靠自身。

外力的要点是:

①发念要正,要有爱、感恩、责任之心。

②力量要足够大,因材施教,调整力度。

③用力要讲究度的把握和艺术

④缘分: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问:

1,你愿意被“致”吗?

2,谁愿意“致”你?

「致良知」-哲学的最高峰,困苦的最终出路

事上磨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