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學科競賽省一獎項的“沒落之路”

在2014年以前,五大學科競賽省一獎可以獲得保送資格,直保清北華五人這些國內頂級名校都是有機會的,彼時參加學科競賽的學生遠不如現在多,省一獎可謂是進名校的金字招牌,拿下省一清北有戲,華五基本上穩了。

五大學科競賽省一獎項的“沒落之路”

但2014年教育部一紙文件取消了省一的保送資格,每年只有考進國家集訓隊的260人尖子才能保送,省一獎也跌下了神壇。可能有人會說,不是還有自主招生嗎?隨著近年來名校自招降分名額被嚴格限制,和各科省一獎獲獎名額的不斷增加,現在的省一獎,想進華東五校都懸。

一、"省一"的清北之路

眾所周知,清北的自招門檻都在國決銅牌,裸報清北自招的話,省一基本就是炮灰,初審都過不了。不過好在清北手裡有特權,每年都會舉行一系列的競賽營,一般的省一考生都有機會參加,但能拿下籤約降分的絕對是少數。

想想也很好懂,五大學科競賽每年都有1500人左右能進決賽,而清華北大面向競賽黨的自主招生每年的降分人數都不到1000:

五大學科競賽省一獎項的“沒落之路”

這些降分的同學大部分都是清北提前簽約的,連金銀銅牌都不夠清北分的,哪裡還輪得到茫茫省一啊。現在知道為什麼清北喜歡籤條件約了吧,而且高年級的還都是省隊起步,因為這麼多的金銀銅牌讓清北挑,籤的太低豈不是把其他更優秀競賽黨的名額擠沒了。

現在的省一離清北還差一大截,努努力至少進個省隊,爭取簽約才有機會。

二、省一的華五之路

清北這麼難進可以理解,人家畢竟是國內最好的兩個學校,有這個資本挑剔,那省一進華東五校應該問題不大了吧?這麼想你就太天真了,初審你都不一定能過!

空口無憑數據說話:

五大學科競賽省一獎項的“沒落之路”

可見2018年華東五校自主招生共有36000多人報名,初審5100人通過,最後拿下降分的只有區區1300人。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5個學校加起來的降分人數還沒有清北2個學校多,這個問題我們在引言已經說了,教育部現在嚴格限制各校的自招人數(要求自招錄取人數佔總人數的5%以下),華東五校給出的降分人數基本已經是極限了,他們也不敢超過5%這道紅線。清北為什麼可以?因為清北最牛,有特權,教育部唯獨不限制清北,華五也想多招競賽生,多辦競賽營,可教育部都不讓,華五心裡苦,可最苦的還是咱們省一黨。

2018年全國大概有8000名省一應屆生,只有5100人通過華五初審,這其中應該還有不少國獎選手,和優秀省一考生通過多所院校的初審,考慮到這部分誤差,這5100人裡可能也就有4000左右的省一,另外那些省一在初審就被卡死了。

更殘酷的是,初審還遠遠不算結束,複試更慘,2018年華五一共只給出了1300個降分名額,這裡面有多少金銀銅牌?省一還能剩多少?數據不撒謊,普通省一想拿下華五的降分都要脫一層皮。

你可能會問,華東五校的自招報名要求不都是省一嗎?

首先,復旦、上交不認可生物省一,中科大的生物、信息學要求銅牌。復旦18年首次把報名要求從銅牌降為省一,便馬上引來報名熱潮,15000的報名人數在華東五校中一枝獨秀,現在的省一真的太多了。

其次,報名要求為省一,是說你有省一就有希望,而不是說你有省一就一定能過,這點一定要搞清楚。省一就讓你過,那華五保證會被8000名省一擠爆。

因此,拿下華五降分的人是由一少部分金銀銅牌和,和一大部分精英級省一組成,普通的省一想拿下華五降分也是難之又難。

三、省一的其他選擇

看到前面可能各位省一黨心裡涼了半截,那再往下一檔的學校呢,省一該穩了吧?還真不一定。

華五之下要求省一的名校比如北航、南開現在已經開始在初審就嚴卡省一,並且有一定的刷省一現象,18年有不少省一過了南大、浙大的初審,結果在北航初審被刷下來了,現在這種熱門學校報名的都有大把的省一。初審都這麼嚴格,複試就更難了。

再往下呢?直到中堅九校這一檔,省一才終於成為主流,初審佔優勢,但複試也要拼一下,畢竟降分人數被嚴格卡著呢。這也是為什麼每年中堅九校的自主招生報名人數都居高不下,這9所學校是“甜品級”的學校,省一、省二都在爭,省一想拿下降分也要好好準備一番。

除了中堅九校,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名校不走尋常路。典型的如人大,人大的報名要求僅為省三,18年14000人報名,5300人過初審,這裡面省一省二省三應該都有。人大為什麼用這種政策?把招生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裡,初審不卡人,複試時不管你省一、省二還是沒獎,統統真刀真槍考一考,誰考得好我要誰。

與人大自招策略類似還有對外經貿、武漢大學,報考這些學校時,省一就顯得不那麼重要,複試考得好才是王道。

四、小結

前面寫了這麼多,可能給各位競賽黨潑了一盆冷水,競賽黨雖然在自招中佔優勢,但你要明白,你的競爭對手也都是競賽黨,現在有競賽獎的人是真的多,那如何在一眾競賽黨裡再脫穎而出呢?

1、提高平時成績

除了學科競賽獎項,在自招中第二有用的,可能是大家最意想不到的,那就是平時成績!平時成績好就是最大的王牌,名校在初審時面對一眾省一如何刷人?平時成績是非常重要的參考,如果你的平時成績差我們學校太多,就算你有省一,估計老師也不會放你過初審。

再退一步,就算你拿到自招降分,你還是要參加高考,高考分數仍然將決定一切,現在的高三學生已經沒有競賽可以參加了,趕緊好好學習平時課程吧,不管什麼時候,平時成績都是最重要的。

2、針對性準備報名材料

這一點其實要我們家長多做功課了,孩子全心複習高考就好。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專業都有著自己的審核標準,表面上可能是省一、省二,但實際上是否有獨特的專業能力,有足夠的學習興趣,這些無法在獎項裡體現的東西,往往才是讓你脫穎而出的關鍵!

在這方面,每個學校的要求和偏好都不一致,不是簡單的在彙總表格裡能發現的,一定要充分研究學校的自招簡章,並積累往年的報名經驗才能總結而成。

更多競賽、自主招生信息請關注喜加登教育官方微信號:自主招生講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