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連歐盟這個盟友都不要了?

據歐美多家媒體報道,歐盟發言人科斯亞奇克8日證實,美國曾在2018年底暗中調降歐盟外交級別,將歐盟的外交級別從“盟國”降級為“國際組織”。整個降級過程中,美國都未對歐盟進行任何通知,歐盟代表在老布什的葬禮上“無意”得知降級消息後大為震驚。目前,歐盟駐美國大使的級別雖然已經恢復,但已不可避免地引發了歐盟與美國關係的進一步裂隙。

據歐盟外交官們推斷,降級是在去年10月底或11月初實施的,但美國國務院並沒有通知歐盟,因此歐盟方面直到老布什葬禮上才知曉此事。

據美媒8日披露,在去年12月5日舉行的老布什國葬上,各國外交官聚集華盛頓,並按照任期長短上前表示哀悼。戴維·奧沙利文自2014年以來一直擔任歐盟駐美國大使,是被派往華盛頓的150多名外國代表中位列前二三十名的大使,但卻是最後一個被請上前去表達敬意的外交代表。原來,彼時美國國務院早已降級與歐盟的外交關係,將其外交地位從“盟國”降級為“國際組織”。“我們不確定他們是什麼時候決定的,因為沒有通知我們……但可以確定的是,歐盟方面對這個決定不甚滿意。”一位歐盟駐美國外交官向《華盛頓郵報》記者表示。

這時如夢初醒的歐盟駐美國外交官才趕緊聯繫美國國務院試圖扭轉降級決定,但被告知決定已經做出,只是忘記通知歐盟。後來美國又以聖誕假期為由予以拒絕。聖誕節後,歐盟終於與美方進行了對話,到那時歐盟被通知其外交級別已經恢復為“盟國”。不過,迄今為止,歐盟從未收到美國關於這一事件的書面澄清。

據報道,歐盟2011年在美國設立外交機構。在時任總統奧巴馬的推動下,美國國務院經過漫長而密集的討論在2016年9月將歐盟的外交級別提高至“盟國”級別。作為歐盟駐美國大使,2016年起奧沙利文開始被視為等同於一個主權國家的外交代表,與其他國家的駐美大使處於同一外交級別,在外交活動中根據任期長短進行排序。

《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國務院降低歐盟的外交等級,意味著歐盟代表在美國晚宴上的座次、被邀請參加的接待會等都受到影響。在降級後,歐盟被視為一個“國際組織”,與非洲聯盟類似,而國際組織代表的優先順序要低於國家代表。不過,《華盛頓郵報》也指出,外交降級對於歐盟在華盛頓事務的開展不會有太大影響,更多的應該是接待上的差異,如影響奧沙利文在美國國務院組織的晚宴中的座次。

此次事件觸發歐盟內部不滿的聲音。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批評道,任何國家都不能這樣對待朋友及盟友,美方的做法有非常明顯的政治動機,“美國優先”的前提是一個團結的歐洲。他強調,雖然一個新政府重新考慮其外交關係並不奇怪,但很少見到一個政府在運行近兩年後才做出外交降級的決定,甚至事先都未發出書面通知。他認為,這個外交降級決定與特朗普政府的反歐盟立場一致。

雖然經過談判,雙方的外交級別已再次恢復到“盟國”關係,但這一事件令外界對2019年的美歐關係走向產生不少猜測。英國《衛報》援引美國前副國務卿伯恩斯的話稱,“這是特朗普政府對歐盟無端的、完全不合理的重擊。特朗普正將歐盟描繪成美國的競爭對手而非合作伙伴。”《華盛頓郵報》指出,這不僅僅是事關外交禮儀的一個小問題,更傳遞出特朗普政府對歐盟地位的理解。

歐盟曾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約佔美國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然而,2018年美國宣佈對歐盟加徵關稅,歐盟隨後也對美國加徵報復性關稅,此後,雙方的貿易關係一直非常緊張。因此此舉也被外界認為是特朗普因美歐關係陷入膠著而對歐盟採取的“懲罰性措施”。

自上臺以來,特朗普政府對歐盟指責不斷。從要挾德國等歐盟國家進一步分攤北約經費,抨擊“北約跟北美自貿協定一樣糟糕”到大力支持英國“脫歐”,特朗普的種種言行讓歐洲尷尬不已。此外,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與巴黎氣候協定都引發歐盟不滿,這些協議都是歐盟大力支持的。在特朗普奉行的“美國優先”政策之下,美歐關係基礎無疑正遭到嚴重侵蝕,這一無厘頭的“降級”做法無疑給跨大西洋關係又增添了一道新裂痕。(記者 吳雨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