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美國式的資本主義,讓經濟實惠的商品成為窮人安慰獎

Cover:美国式的资本主义,让经济实惠的商品成为穷人安慰奖

貧困的面貌是什麼樣的?在不同的國家,這看起來可能會非常不同,但人們想象中的畫面往往是相似的:無家可歸、飢餓、無法滿足生活基本所需等。

美國人口普查局 2018 年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的官方貧困率為 12.3 %,共有近 4000 萬人處於貧困狀態。

然而,這 4000 萬人的生活狀態和水平,遠高於公眾對於“貧困”的基本想象。傳統基金會的一份報告曾這樣描述:

2005 年,政府認為典型的這些貧困家庭,平均都擁有汽車和空調,家裡有兩臺彩色電視、有線或衛星電視,以及 DVD 播放機和錄像機;如果家裡有孩子,特別是男孩,家裡會有一個遊戲設施,比如 Xbox 或 PlayStation ;在廚房裡,有冰箱、烤箱、爐灶和微波爐。其他家用便利設施包括洗衣機、烘乾機、吊扇、無繩電話和咖啡壺……

傳統基金會是美國極具影響力的保守派智庫,這份報告有一個核心的論點,即外界普遍誇大了美國的貧困程度,美國人實際上過著非常舒服的日子。

然而,彩電和冰箱可以決定一家人的經濟水平嗎?

Cover:美国式的资本主义,让经济实惠的商品成为穷人安慰奖

The baffler 的作者 Alex Pareene 近日撰文對這個觀點進行了反駁。 Pareene 認為,正是這種美國式資本主義的形式化輸出,讓人們忽略,甚至麻木於一個事實,即貧困仍然是真實存在的。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由於技術和供應鏈物流的定期進步,資本確實使更多的美國人,包括窮人,尤其是中產階級,能夠承受曾經看似奢侈品的東西。”——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彩電冰箱已經變得非常便宜。

而與此同時,生活必需品以及在美國“取得進步”所需的東西,只在變得更加昂貴。

美國企業研究所去年 2 月製作的一個圖表顯示,當新車、服裝、玩具和電視等產品,相對於通貨膨脹率保持價格穩定或急劇下降,食品、住房、兒童保健和特別是醫療的價格在飆升。

Cover:美国式的资本主义,让经济实惠的商品成为穷人安慰奖

“他們可以負擔得起他們的孩子玩具,卻負擔不了學士學位。”作者寫道。

但比起更完善的福利系統,美國式的資本主義更傾向於這些經濟實惠的小玩意。

這種邏輯由來已久。他提及 1959 年,尼克松與赫魯曉夫著名的“廚房辯論”。負責參展廚房的工業設計師之一 Joe Maxwell 幾十年後告訴 Gizmodo ,這其中一部分的目的是讓俄羅斯人相信,這些向美國中產階級推銷的東西,包括那些尚未具有任何商業可行性的全自動家電,在全國各地的家庭中已經司空見慣。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曾經推薦的一本書《過剩之地》也論證了一個相似的觀點,在二戰後美國政府選擇的消費導向型經濟,導致了更大程度的貧困和不平等。

戰後歐洲的當務之急是重建經濟;而另一方面,美國的政治世界卻做出了一個奇妙的診斷,認為美國經濟問題是由“生產過剩”或“消費不足”引發的。因此美國創造了一個消費經濟,並建基於以按揭貸款融資支持的住房所有權之上,而且以大額貸款購買的單戶住宅成了美國夢的核心。

在經濟學專業未能解釋消費者支出的社會和心理背景下,人們可以看到整整一代被誤導的經濟政策——房屋所有權、高等教育、保險和養老金支持的勞動力生產,這些社會成就和機會的傳統壁壘持續僵化。

在文章的開頭,作者引用了去年 10 月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發布的一篇有趣的論文,標題是“社會主義的機會成本”。和字面意思一樣,這份長達 70 頁的報告,試圖闡述了一個採用了社會主義農業政策的平行世界。

報告所得出的結論是,在那個平行宇宙,人均國民糧食產量可能會低於當前。“很難想象除了馬克思誕辰 200 週年,和年輕人中日益提升的對於社會主義的支持,還能有什麼動力催生了這份報告。”文章直言。

言下之意,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試圖藉此給當下的美國民眾,打一劑強心針——一切不會比現在更好了。但顯然,人們並不開心。收入不平等和貧富差距已經成為美國最核心的社會矛盾之一,人們對保守派的許多政策愈發不滿。

福利改革後的十五年中,基本沒有現金收入的美國家庭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2011 年, 150 萬戶家庭每天生活費不足 2 美元。

“而在 150 美元、四十英寸的電視機前吃披薩的逃避現實的樂趣減輕了這種不滿。”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