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糧倉國家蘇丹無法餵飽百姓,什麼導致了它的窘境?

#Cover:粮仓国家苏丹无法喂饱百姓,什么导致了它的窘境?

蘇丹被看做是世界的糧倉,耕地面廣,尼羅河為它帶來了肥沃的淤泥。根據商務部的數據,蘇丹有 8400 萬公頃的耕地,佔國土面積的 33%。但是,蘇丹國民飽受饑荒的困擾。自 1990 年以來,蘇丹營養不良的人數量翻了一倍,達到 3300 萬。蘇丹把大量的耕地租給了國外的公司,但多數租出去的土地都沒有用來耕種——蘇丹常年耕種的土地僅為 1260 萬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 15%。

《彭博商業週刊》對蘇丹的窘境進行了探討。一些原因屬於發展中國家的通病,比如腐敗、不穩定的政策和局勢。也有一些蘇丹獨有的問題,1980 年代遭遇了旱災以及政權的更迭,到了 1990 年代,隨著政府把重心轉向石油,農業的基礎設施無人問津,非洲最大的灌溉工程 Gezira Scheme 就此擱淺。美國對蘇丹的經濟制裁也火上澆了一把油。雖然 2007 年和 2008 年全球食物價格的上漲讓蘇丹的土地引起了海灣國家的興趣,但也並沒有產生實質效果。

在蘇丹,聯邦和州之間的談判很隨機靈活,這導致規章制度頻繁發生變更。“農業政策上毫無穩定可言。專家來了又走。連部長都不知道他會獲得多少預算。”Abdellatif Ujeimi 說。自 2014 年以來,起碼六人當過蘇丹的農業部長。已經離職的 Abdellatif Ujeimi 是其中之一,他的任期約一年。2018 年發佈的清廉指數榜單,論腐敗程度,蘇丹在統計的 180 個國家中躋身前十。要想獲得文件的及時批准,行賄很多時候是必須的手段。

蘇丹對於國內進行的項目缺乏監管。一家沙特也門的合資公司從含水層拼命抽水,導致了供給周邊村莊的井水乾涸。公司並沒受到懲罰,在與政府商談後,公司直接從尼羅河抽取水分。

蘇丹對基礎設施疏於升級。按照蘇丹國內最大集團 Dal Group 主席 Osama Daoud Abdellatif 的說法,公司從澳大利亞海運小麥 6000 邁所用的時間,比從蘇丹港到首都喀土穆 500 邁用的時間要少得多。2018 年,蘇丹一家大型煉油廠關張,農業企業不得不向黑市求助。在這種條件下,公司即使有心也無力完成種植。

2017 年,美國取消了對蘇丹的制裁,蘇丹政府稱重新看到了希望。不過,百姓把土地租賃描述成赤裸裸的搶劫,百姓失去控制的同時,政府和國外公司卻因此發跡。面對食品漲價和通貨膨脹等難題,多座城市去年 12 月以來爆發示威,導致至少 50 人死亡。今年 2 月,蘇丹總統巴希爾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矛盾不僅發生在百姓與政府之間,百姓與公司之間也存在爭端。一家沙特公司的管理人員表示,和蘇丹政府簽約後,就有百姓跑過來說這是屬於他們的土地。“蘇丹政府會和你說‘接下去的問題就要你自己處理了’,於是你最終會被勒索。”

另外,蘇丹一國的意志並不能決定一切,鄰國埃及的態度也影響著蘇丹農業的發展。按照蘇丹官員的說法,由於擔心蘇丹農業的擴張會影響到埃及境內尼羅河的流域,埃及對蘇丹的農業項目有過阻撓,他們稱埃及不想讓阿拉伯農業發展組織發揮支持蘇丹農業的效用。蘇丹田間勞作的農民則說,埃及破壞了灌溉以及電力網絡,雖然他們沒有確鑿的證據。

對於蘇丹農業最大的金主——卡塔爾、沙特和阿聯酋——投資並不僅僅出於經濟利益,還有政治因素。沙特之所以投資蘇丹,和蘇丹參與沙特在也門的干預行動恐怕不無關聯。分析人士認為,卡塔爾對蘇丹的投資,也是想讓蘇丹在卡塔爾與沙特阿聯酋的爭端中站在自己這邊。

自 2018 年以來,西紅柿的價格翻了兩番。雖然物價上漲不完全是由土地紛爭導致的,它是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但無可否認的是,百姓成為了為政治遊戲買單的人。

題圖來自:Wiki Common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