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如何成為貧困地區教育的補天石?

教育部的“送培到家”

2018年12月19日,一場為期三天的“中小學校長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啟動,來自全州四個縣中小學的117名校長參加了這次培訓。

信息化如何成為貧困地區教育的補天石?

培訓成員集體合影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於我國西南邊陲,這個偏遠的自治州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23所。通過國家前期針對深度貧困地區的各種扶助政策,怒江州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同許多偏遠地區一樣,怒江的教育存在同樣的問題:基礎設施和各相關硬件設施基本已有,但是使用率很低;學校管理層的信息化意識較為薄弱,一線教師的基本信息技術技能普遍不高。其中的核心是,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普通教師,都還沒有充分意識到信息化對於教育可能產生的改變和幫助。

為了推動“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教育部在過去幾年內出臺了相關政策,不斷加大行動力度。

一方面,著眼於網絡基礎的搭建,教育部和運營商一起合作,讓“三區三州”的網絡更通暢。在網絡無法通達的地區,教育部和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起高通量寬帶衛星進山區的建設,想方設法讓偏遠地區先把網絡通了。

另一方面,從理念、認識上提升貧困地區對信息化環境下“教育”的理解,進而提升當地的教育水平。首先是對口扶貧,把發達地區有專業知識、有管理實踐的專家們派到深度貧困地區,希望以他們的學識和力量從整體上拉動當地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其次是召開各種會議、研討和培訓。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深入“三區三州”,為當地的中小學校長們、一線教師帶來當前最先進的理念,讓當地政府領導、學校的校長及一線教師能意識到信息化對於教育的改變。

2018年,在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網絡扶智工程攻堅行動”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各種針對貧困地區的教育信息化推進力度更大了。

這次在怒江州舉行的“三區三州”中小學校長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就是教育部貫徹落實“網絡扶智工程”的具體行動之一,也叫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活動。培訓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和雲南省教育廳主辦,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承辦,中國移動雲南省分公司、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教育局、雲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協辦。

來自怒江州的117名中小學校長參加了培訓,圍繞學校信息化規劃、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移動學習、創客教育、智慧教育、師生信息化素養、信息化管理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討論。授課教師是來自北京、天津、浙江、雲南等地的高校、中小學、研究機構、信息化系統的專家和一線實踐者。在本次培訓中,校長們感受到了信息化帶來的巨大沖擊。

針對校長的培訓

學校的整體變革取決於校級領導團隊。校長們的信息化意識提升了,學校的信息化意識才能從整體上得到提升。這一點在教育信息化上體現得更加突出。這次培訓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讓校長們更加清晰地看到,在技術推動教育變革這個關鍵時期,學校應當如何直面挑戰,抓住機遇。在培訓啟動儀式中,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李楠說,校長是學校信息化發展的頂層設計者,是學校信息化工作的帶頭人、組織者和踐行者,“一位校長信息化了,可以改變一所學校,一代學生”。他指出,通過培訓提升中小學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是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與創新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部在今後5年內將持續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

此次會議的承辦單位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黃榮懷教授從當前課堂教學中普遍遇到的困境談起,與校長共同探討“信息化如何有效促進學校發展”。他重點講解了全球視野下的教育變革訴求,講述了當今社會學校發展的基本趨勢及動向,並對鄉村教育的現實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策略,他認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價值在於:創新和變革學習方式、教學方式、管理方式和教育研究方式,進而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

在怒江,教學點非常多。培訓期間,專家們走進了大山裡的教學點,深入瞭解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硬件環境、教師應用水平和學生使用現狀。

除了現場培訓和交流,培訓還以遠程探討的方式,使校長們親身感受到信息化的力量。北京師範大學80多歲的何克抗教授在北京為怒江的校長們做了遠程授課。為了參與這次培訓工作,他精心製作了課件,直播當天,提前一小時來到設在北京的直播間,配合工作人員調試設備。

通過網絡連線,何克抗教授與遠在怒江的100多位校長們探討了如何運用信息化教育創新理論大幅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信息化如何成為貧困地區教育的補天石?

怒江州班學員分組討論

培訓中,校長們討論最多的是如何變革傳統的教與學模式,建設好師資隊伍。他們圍繞“信息化如何促進學校發展”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雲南怒江州瀘水市老窩鎮中心學校校長楊俊才認為,培訓對學校推進教育信息化非常重要,校長應積極轉變觀念,主動擁抱新技術,提高硬件的利用率和軟件使用技能。他希望將短期培訓與“一對一”長期幫扶和售後服務結合起來,讓信息化真正走進校園。

福貢縣民族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尹豔茹建議,信息技術課應貫穿基礎教育全過程,適當增加課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並幫助教師把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

瀘水市洛本卓鄉託拖小學副校長楊志朝表示,在他的學校,教師信息素養相對較弱,白板當成黑板用的情況還比較普遍,“經過這次培訓,我深切感到傳統的教學方式行不通了,老師累,學生更累”,他說,“我們的學生學習非常努力,但是成績卻低於全國水平,我們要用信息化手段推進課堂革命,提升學習效率。”

他希望教師有機會走出去,到教育信息化發展較好的地區學習,回校帶動其他教師共同進步。

“校長們參訓時都很認真,改變的願望很迫切。”參與此次會議組織的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童莉莉說。

參訓校長來自全州四個縣,部分地區交通不便,很多學員經過長途跋涉才到達培訓點。有校長表示,由於大山阻隔,平時跟外界接觸不多,甚至一年才來一次州政府所在地。這次“送培到家”活動讓他們能現場聆聽全國著名專家授課,接受有針對性的指導,還能與同行溝通和交流,所以即使路途遙遠也會準時到達。

由於大雪封路,山體滑坡等原因,貢山八坡小學的和堂忠老師走了三天,他說,“路斷了,我原本可以不來,但是這次機會太難得了,再困難也要來。”

培訓地點設在怒江州政府所在地六庫鎮,是全國少數沒有機場、不通鐵路,不通高速的自治州州府,多位專家經過十幾個小時的路途,輾轉來到培訓點為學員授課。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崔光佐表示,“路途越艱難,我的授課熱情越高。”

培訓課程結束後,各學習小組彙報了研究成果。校長們分析了本校信息化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總結了信息化促進學校發展的價值和意義,並提出了具體實施路徑。

貧困地區教育的“補天石”

雲南怒江州僅是諸多深度貧困地區的一個縮影,當前,發展深度貧困地區的教育,信息化扮演什麼角色?

信息化如何成為貧困地區教育的補天石?

信息技術是一個基礎,最終使得教育發生改變的,一定是人

2016年,應教育部定點扶貧滇西的政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天山來到雲南的芒市,和怒江州一樣,芒市也是一個邊遠地區,教育資源非常匱乏。同樣的,基礎設施基本有了,但是並沒有用起來。

在芒市的教育追趕過程中,他們大量地推進了信息技術的應用,從數據的對比上發現,信息技術的使用使芒市的教育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基於此,他們提出一個口號,“讓信息化成為貧困地區教育的補天石。”意思就是說,許多貧困地區的教育,就像一個缺了一角的天空,缺師資,缺學習資源,而信息化把這個給補上了。

在具體的實踐中,他們也對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提出一些建議,包括:要從戰略高度重點投入優先發展,保證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硬件裝備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加強和改進管理,著力提升教育信息化設備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重視融合應用,促進信息化手段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探索創新以信息化引領貧困地區教育跨越發展的有效模式;做好教育精準扶貧與教育信息化的結合……

就在怒江州召開中小學校長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會的前幾天,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在網上廣為流傳。這篇文章講述的正是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貧困地區的升學率得到大幅提升的故事。

當然,升學率的改變,並不完全歸功於“屏幕”,屏幕只是給這些地區的孩子們點亮了一盞燈,讓那些想要改變的孩子和老師們得到了改變。也就是說,信息技術是一個基礎,最終使得教育發生改變的,一定是人。在信息技術的參與下,學校老師教學方法的改變、校長乃至地方政府對於教育的重視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等,都是升學率提升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

關於一塊屏幕的故事,熱議過後,對大眾來說,可能就過去了。而對於從事教育信息化的人,道路似乎才剛剛開始。如何讓信息化更好、更快地為貧困地區的教育補上那塊缺失的角?

路途漫漫。但路阻且長,行則將至。過去一年,在江西上饒,開展了針對貧困地區的“教育精準扶貧”;在寧夏涇源縣,以信息化手段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當地針對農村偏遠缺師資的學校引入“一拖二”在線課堂模式;在湖北鹹安,針對鄉村學校開不齊課的現狀,信息技術的參與讓教學點不僅“開齊課”、而且“開好課”……那些從事教育信息化的機構和人,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都正在邁入這場充滿意義的行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