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家電發展:見證改革浪潮中的生活變遷

作者/解夏 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至今仍有很多人對“大三件”情有獨鍾,但不同年代的“大三件”各有不同:70年代是自行車、手錶和縫紉機,80年代是冰箱、彩電和洗衣機,90年代又成了電腦、空調和摩托車,到了21世紀,“大三件”的說法已站不住腳,因為那是在商品稀缺時代才有的特定叫法。

“大三件”的變遷折射了國人生活由貧向富的改善,這些變化與一個時刻密不可分。

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裡如此描述:“在一個人類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並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如果時光倒流,我們仍會想念197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改革開放新思路,將中國經濟發展推上快車道,距今年整好40週年。

本週,獻禮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時光博物館深圳站正式開展,美的集團作為深圳站“時光夥伴”,不僅為博物館提供了不少難得一見的珍貴老電器,還精心組織了以“時光40載 科技相伴”為主題的時光體驗之旅。電風扇、冰箱、洗衣機、空調……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光裡,誰在“製造”記憶?

40年家電發展:見證改革浪潮中的生活變遷

獻禮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時光博物館深圳站開展


40年家電發展:見證改革浪潮中的生活變遷

“奇妙時空屋”完美還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家居環境,美的牌老家電讓場景充滿舊時生活氣息

從一臺電風扇開始

1968年,廣東省佛山市順德縣北滘鎮誕生了一個小作坊,名為“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由一個26歲的年輕人和23位居民共集資5000元成立。當時,在約20平方米的廠房裡,這些人依靠手工來操作一些簡單器械,加工回收來的尼龍紙、塑料布、拖鞋底等廢舊塑料物品。

到1980年前,工廠已經過兩次“轉型”,一次是生產塑料金屬製品,第二次是生產汽車配件。正是有了“零件”的底子,1980年,工廠開始嘗試組裝生產金屬風扇,到了11月,第一臺40釐米檯扇問世,取名“明珠”牌。雖然地處南方,也已近冬天,但電扇吹出的陣陣風,卻讓工人熱血沸騰。

40年家電發展:見證改革浪潮中的生活變遷

創業初期,何享健堅持對外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開發新型產品——敢為人先,不斷創新,帶領美的在激烈的家電

當年那個牽頭組建“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的年輕人,在2018年12月18日舉行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憑藉“鄉鎮企業改組上市的先行者”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他就是美的創始人何享健。

40年家電發展:見證改革浪潮中的生活變遷

1986年何享健在他的辦公室

雖然電風扇造出來了,但何享健對產品的名字並不滿意,次年,在彩虹、雪蓮、明珠、美的等眾多備選名字中,敲定了“美的”,並註冊商標,自此美的品牌正式誕生。這一年,廠裡共有員工251人,生產風扇13167臺,產值328.4萬元,利潤41.8萬元。

那時,電風扇可是人們夏天納涼必備品,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市場空間足夠大,而美的風扇秉持著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在工藝和技術上不斷突破限制,憑藉物美價廉,很快拿下這片市場,推出了很多經典的電風扇產品。在電風扇之外,另一樣夏日消暑的家電正悄然流行,人們稱其為“空調”

40年家電發展:見證改革浪潮中的生活變遷

美的生產線掠影

1985年4月,美的成立“美的空調設備廠”,正式進入空調行業。為了掌握核心技術、製造流程,何享健帶領美的考察團前往日本參觀學習,為美的引入了日本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並和日本企業開展合作,在合作中更快速地成長。

不僅如此,美的還從廣州航海儀器廠獲得了生產技術、設計圖紙、文件、模具、零件等,更重要的是,收穫了總設計師何應強,此後,美的與不少高校、科研單位、國有企業的核心人才都有合作。

1991年,美的引入華南理工大學博士馬軍,成為第一家引進博士的鄉鎮企業。這對於鄉鎮企業而言,就是打開了科技的“水龍頭”。馬軍的加入,讓美的空調技術更上一層樓,並設計出國內一流的高效節能空調器樣機,改善製冷循環,提高能效比,美的空調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生活可以更“美的”

1992年,鄧小平二次南巡講話時強調

:“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

這是1992年,這一年還誕生了著名了“92派”企業家,但還有更多企業在這一年後就逐漸在市場消失了,很大原因是股份制改革失敗。作為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家,何享健身上烙印著敢為人先、拼搏頑強、低調實幹的時代風骨。1992年,面對股份制改革的挑戰,何享健帶領美的率先扛起改革大旗。一年後,也就是1993年11月12日,美的成為我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根據當時公告顯示,美的的電風扇和空調出口比例已經分別達到70%和20%。

9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更快,人們生活水平也提高,對於家電的需求越來越多,早已不滿足於“大三件”,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需求被市場發掘,家電產品也越來越豐富。敏銳捕捉到市場需求的變化,美的加大對其他家電品類的投入,對人們生活所需的各種各樣的電器進行多元化佈局,包括商用空調、微電機、小家電、廚房家電、冰箱、洗衣機、飲水機、微波爐等品類。

40年家電發展:見證改革浪潮中的生活變遷

美的研究院實驗室

進入21世紀後,美的自研與併購同時進行,擴充長板,補足短板,近年來的成績有目共睹,在轉型升級的路上,整合全球資源,推進多元化佈局。如今,在消費升級與結構升級的市場背景下,美的集團已成為一家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物流)的科技集團,以數字化全價值鏈運營,將研發端、生產設備端、供應鏈端、業務端、物流端和用戶端全線打通互聯,在讓產品更智能的同時,也讓更多人的生活可以更“美的”。

面對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的榮譽表彰,何享健感慨地說:“美的能有今天,要感恩國家的繁榮富強,感恩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的正確領導。美的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參與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美的。

從小作坊到家電帝國,從肩挑手扛、手工操作到自動化、科技化、智能化,改革開放40年來美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個變化的背後是中國國民經濟和生活水平的巨大發展。但無論時代和市場的需求如何變化,美的創造更美好生活、探索前行的初心不變。在“時光博物館”裡,我們能體會到的是時光的前行,和美的自創始以來未變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