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反常批評”還要再開2500家店?瑞幸在想什麼


頂著“反常批評”還要再開2500家店?瑞幸在想什麼


作者/盒飯財經 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最近,關於瑞幸咖啡燒錢瘋狂補貼、瘋狂開店的報道密集曝出。成立不到一年時間,開店超過2000家,虧損8.57億……如此快的擴張速度下,讓不少人擔心它如同載滿乘客又超速狂奔的列車,根本剎不住——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作為新生兒跑的實在太快,星巴克、Costa的開店速度目前也只是每年600家左右。

前9個月瑞幸就淨虧超過8億,這種燒錢速度只略遜於共享單車和視頻網站,有人還將它與ofo比較,稱其為“下一個ofo”。它一年時間兩輪融資,估值22億美元,2019年還要在門店數量上超越星巴克,且持續補貼5年。這是否是資本吹起來的另一個風口?——畢竟,若干資本吹起的風口2018年已經關閉了,下面躺了一堆折翼的死豬。

如果按照虧損靜態成本計算,確實出現了8億“虧損”,但作為創業公司還應該看“動態成本”:即燒錢後能否帶來更多的留存、復購與裂變。

在1月3日召開的2019年戰略溝通會上,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透露了官方數字:2018年已在全國22個城市開店2073家,100%為直營店,積累消費客戶數量1254萬、出售8968萬杯,自提比例提高到61%,外送訂單平均配送時間為16分43秒

這離不開龐大的資金支撐,可以說,它在咖啡這個存量市場上,用錢砸出來的一個增量市場。過去一年,瑞幸總融資超過20億人民幣,根據曝出的財務數據:2018年前9個月,瑞幸咖啡累計銷售收入3.75億元,淨虧損8.57億元,毛利潤-4.33億元(毛利率為-115.5%)。

在戰略溝通會上,瑞幸從團隊、經驗、資本等維度回答了近期的質疑,認為:瑞幸咖啡戰略性補貼和預虧是長期性的,投資人都不擔心,他們還覺得保守了。通過補貼獲客迅速佔領市場是其既定的戰略,前期虧損符合預期,未來3-5年持續補貼,暫時不考慮盈利問題。

溝通會上,有人猜測虧損8億是否是瑞幸自己放出的,以作賽道恐嚇。對此,瑞幸不置可否,只是表示歡迎多一些競品加入。

這種猜測也不無道理,它用巨資和閃電戰撐開了一個麻袋口,當然不希望有跟隨者鑽進麻袋。而這樣的故事,在58同城與趕集,美團與點評,滴滴與快的,摩拜與ofo的較量中已多次上演,幾乎是O2O、共享經濟、視頻網站、新零售等每一個商業主戰場繞不開的宿命,它肯定不希望陷入類似鏖戰。

在競品層面,瑞幸咖啡2019年的目標是2500家門店,總門店數量將超過4500家,從而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在門店和杯量上全面超過星巴克

頂著“反常批評”還要再開2500家店?瑞幸在想什麼

雖然從成本到市場再到開店,瑞幸經常與星巴克做全維度對標,但它的真實策略可能並非與星巴克在紅海中搶生意。它更希望通過重建成本結構打開藍海,讓原來不喝咖啡的人,開始養成喝咖啡的習慣,讓原來消費1杯的人,開始消費2杯甚至更多杯。

這是抓住在外賣市場中已驗證的“懶惰”與“貪便宜”用戶心理,結合線下與線上的場景傳統,來擊穿過去咖啡與潛在用戶之間的一堵牆。至於多講和星巴克對壘的故事,可以大大降低自己作為創業公司的解釋成本。

盒飯財經摘取瑞幸咖啡2019戰略溝通會問答實錄精華,可作為其在這個時間節點留下的一份“證詞”,跳到一年之後,可以用來驗證它是否會跳票。

頂著“反常批評”還要再開2500家店?瑞幸在想什麼

圖:從左至右依次為瑞幸咖啡CMO楊飛、創始人兼CEO錢治亞、高級副總裁郭瑾一

提問一 :怎樣看待關於近期的負面報道

瑞幸咖啡:我們一直歡迎客觀的輿論報道,也一向高度重視媒體和用戶建議,持續改進自身。但最近這半個月明顯不正常,相信大家作為記者也能感受到。核心特點就是標題誇大(死、倒閉、下一個ofo)、東拼西湊(很多數據我們自己都沒有見過、7分真3分假)、一無是處(瑞幸什麼都不行、極端化、必須死)。我想稍微有點新聞或媒體職業操守的人,不會這麼寫,這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推,大家心知肚明。

12月27號,我們虧損8個億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和百度熱搜。這麼一個創業小公司,怎麼會得到這麼高的關注?大家也知道要上熱搜還是非常難的,一般都是明星或公關公司操作。誰會這麼關心我們?誰在主動搜我們呢?

我們對微博上參與話題的2000多名用戶做了來源分析,發現28.8%的用戶來源為海外、未開通瑞幸的省市、無標記歸屬,甚至很多自媒體賬號也來自未開通城市。

你喝都沒喝過、甚至在海外見都沒見過,你就罵我們,這是不是太反常了?

所以這裡也奉勸一下幕後推手,希望你能珍惜一下國際公司的形象,不要用這麼老套、粗糙的方式來做競爭,這麼多年中國消費者看過太多行業公關戰了,已經練就了火眼金睛。實際上很多用戶微博留言、包括朋友們發我的微信,他們都一眼看出來這是誰在幕後推了,那說明你這個公關就挺失敗的。

提問二 :怎樣看待關於虧損的狀況?補貼是否會調整?

瑞幸咖啡:首先再次聲明,虧損符合我們的預期,我們也說過全年的虧損會大於8億這個數。通過補貼快速獲取客戶是我們的既定戰略,用適度補貼,獲取這一年的市場規模和速度,是非常值得的。如果現在有一個企業要賣給你2000家直營門店、1200萬付費用戶,開價才8個億,你說你買不買?你不買你趕緊推薦給我來買。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會持續補貼,三年五年長期堅持。我們和投資人在補貼戰略上態度高度一致,他們還擔心我們保守了。

我們剛完成B輪融資,手裡有足夠的現金,拿來做什麼?主要就是開店、新產品研發、數據技術加強,還有一個就是補貼用戶、擴大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大陸咖啡人均消費才一年4杯,日韓臺灣人均200杯以上,這個市場的增量空間巨大。毫不誇張的說,因為瑞幸的存在,2018年是真正的中國咖啡消費元年,我估計(大陸)人均消費數據會比之前大上好幾倍,通過補貼做快做大,符合我們的發展戰略;

一些媒體和專家擔心我們是“下一個ofo”,通過補貼燒錢燒到資金鍊斷掉。我可以告訴大家,瑞幸不會。從我們團隊的閱歷經驗也看得出來,都是10年以上的創業老兵,之前有做過多家盈利上市公司的經驗,投資人看不清楚也不會往裡投錢,所以請大家不要多慮,多享受我們的咖啡和補貼就好

至於停止補貼後用戶會不會流失?首先,補貼不會停止,我前面已經說過;其次,我們今天反覆提到,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是瑞幸的核心壁壘,通過降低門店成本、獲客成本,反哺產品品質,降低到手價格,

實際上是一整套系統性的成本結構創新,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價格補貼。用戶選擇我們是綜合優勢的結果,價格、品質、便利性、品牌,這些都是綜合優勢。比如,現在大公司比如騰訊、浦發、奔馳內部員工也都喝瑞幸,不單是價格問題,我們調研過,就是非常方便、品質也好。

有些人說因為補貼,我們的用戶就是一些愛佔便宜的用戶?這個問題很有趣,星巴克一直都有會員積分補貼,也在搞註冊就送免費一杯,你怎麼不去問它呢?首先,我覺得讓用戶佔便宜沒什麼不好,有些咖啡在中國搞價格歧視,我們就是要讓中國用戶喝到又划算又高品質的咖啡。這是一次消費平權,咖啡不是奢侈品,必須打回合理價格;第二,我們的門店大多都在商圈寫字樓,用戶畫像都是辦公白領為主,他們擁有較高的消費能力。但同時新一代年輕商務人群也越來越理性、務實、聰明,是他們引領了今天的消費升級,我們自然要跟隨這個消費趨勢;第三,我們在很多地標寫字樓、核心商務區都有門店。在奔馳、北汽、騰訊、今日頭條、新華社等都有企業店,還有故宮、金融街馮唐店,很多明星、企業家和行業大V也都在喝我們。咖啡不是標籤,如果你仍然認為消費貴的、附加值高的、一定要發朋友圈炫耀的,才是咖啡消費,那你這個觀點可能已經過時了。

提問三:關於近期政策調整(充5贈5停掉,提高至55元免配送)

瑞幸咖啡:我前面已經說過了,補貼是既定戰略,會一直持續。但補貼的具體形式,我們會保持靈活和適度原則。

停止充5贈5,現在充2贈1,屬於我們正常的補貼政策調整。而且,充2贈1仍然是目前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專業咖啡。從形式上來講,我們會逐步降低充贈的門檻,加大發券補貼力度。客戶不需要大量儲值,少充值多用券,實際優惠力度不一定變小,可能會更大

關於提高“免外送費”,同樣是正常的運營政策調整。之前外賣補貼主要是因為門店少不方便,現在我們已經在22城密佈2073家直營店,今年又要開2500家,一線城市核心區域500米之內已經實現了100%覆蓋,用戶步行5分鐘左右肯定有一家門店,用戶到店自提會越來越方便。截止2018年12月底,我們的自提單量已經是61%,這說明是個趨勢。

提問四 :傳聞虧損8個億是瑞幸咖啡自己放出,做賽道恐嚇、打壓競品融資?

瑞幸咖啡:這個提法挺有意思的。我們一直是心態很開放的,歡迎競爭!剛才也說去年是中國咖啡消費元年,多少年之後回頭看,整個行業都會感謝我們的加入。我們始終相信,有充分競爭,才會有行業的更快進步!

當然,國內咖啡賽道現在的競爭壁壘確實也已經很高,我們今天公佈的這些數據都是壁壘。包括資金、團隊、技術、供應鏈等等。確實也很燒錢,是否進入賽道,你們自己評估。當然我們歡迎多一些競品,給用戶更多選擇,共同推進中國咖啡行業的發展。

提問五:快速狂奔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產品品質?

瑞幸咖啡快速發展不代表就會犧牲品質,大家看到的是我們在門店、品牌方面投入這麼多,但其實我們在品質方面投入是最多的。

設備和原材料方面,我們一直堅持採用全球頂級供應商,比如瑞士咖啡機雪萊、新西蘭恆天然乳業、全球領先的咖啡豆貿易商三井物產、意大利法布芮糖漿等,他們在各自領域都是世界頂級水平。我們最近上的輕食麵包等,也是中糧、百卡弗、百麥等全球供應商。大家可以搜一下,任何一家都是優質品質的保證。

在咖啡豆方面,大家今天喝到的咖啡豆,是我們WBC大師拼配,剛剛在意大利米蘭IIAC國際咖啡品鑑大賽拿到金獎的咖啡豆。我要提醒的是,這個比賽全程由12個國家和地區評委盲測,在300多款咖啡豆裡面挑選出來的,含金量非常高,中國消費者這麼多年喝到的商業現磨咖啡,可能這是最好的一款。

我們也正在構建一套A IoT的智能物聯網品控系統。每一臺設備都可以通過傳感器,實時瞭解它們的運行參數比如萃取時間、溫度、倉壓、設備健康度等等,發現問題,工程師就是過去調試設備。這樣也保證每一杯咖啡的品質穩定。

總之,在產品品質方面,我們是高度關注,第一原則。我們的定位是做中國最專業的咖啡運營商,專業就是一切工作的基礎。

提問六:日常喝的咖啡豆是不是就是瑞幸得獎的豆子?還是貨不對版?

瑞幸咖啡: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瑞幸咖啡全部門店的在用咖啡豆,都是2018年米蘭國際咖啡品鑑大賽(IIAC)的金獎咖啡豆配方,是以埃塞俄比亞日曬西達摩豆為核心、通過熱風烘焙的拼配配方

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IIAC國際咖啡品鑑者協會,這個協會1993年成立於意大利,一直致力於傳統、正宗意式咖啡在全球的認證和推廣,是世界最權威的咖啡品鑑組織之一。獎項整個評審的過程非常的嚴格和公正,今年是由12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評鑑委員獨立品鑑、匿名盲測、多輪評比得出最終結果。今年參賽的咖啡豆超過了300多款,瑞幸咖啡獲得的是意式濃縮組的金獎,可以說,這個獎項的含金量非常高。

頂著“反常批評”還要再開2500家店?瑞幸在想什麼

這個金獎咖啡豆配方,是我們經過10個月的用戶採集與口感反饋,重新優化配方、調整烘焙度的一款升級咖啡豆,我們專門根據客戶反饋和中國消費者口感特點,將整體烘焙程由中度向中深度進行延展,咖啡的口感更濃香醇厚,歡迎大家到店品嚐。

中國咖啡市場的口感培養可能還需要時間,我們也觀察到在微博知乎這樣的平臺,用戶對於各種咖啡品牌,都會有贊有罵,喜歡的很喜歡,不喜歡的也會吐槽,比如我們這款金獎豆,絕大部分用戶很喜愛,但也不乏有挑剔的聲音。所以我們一方面重視用戶留言,不斷改進自身,另一方面,我們也堅持用好設備、好豆子、好原料、好配方。我們相信隨著時間,更多消費者能夠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

提問七:是否有新供應商加入“藍色夥伴聯盟”?

頂著“反常批評”還要再開2500家店?瑞幸在想什麼

瑞幸咖啡:我們在今年5月的正式對外營業發佈會上,公佈了第一批藍色夥伴名單,包括我之前提到的瑞士雪萊、意大利法布芮等。加入藍色夥伴聯盟的供應商和我們價值觀一致,即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讓用戶買得起、買得到、買得值。

截止到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世界級供應商不斷加入。例如,食品領域的中糧、英國百卡弗,NFC果汁領域的零度果坊,倉儲物流領域的DHL(敦豪物流)、美國Havi(夏暉)、韓國CJ(CJ榮慶),為我們整個運營系統提供有力保障。

我們也期待更多的優質供應商夥伴加入藍色夥伴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