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場上的夢想,19歲業餘小將陳逸龍未來可期

高爾夫球場上的夢想,19歲業餘小將陳逸龍未來可期

當多數青少年還在為揹著沉重書包參加各種補習班而苦惱時,一些獨具慧眼的家長紛紛讓孩子們背起球包成為快樂的“高球少年”。高爾夫在強身健體的同時,更能帶給青少年價值觀念的薰陶,日漸成為中國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新選擇。

越來越多的業餘小將和職業球員一起在中國巡迴賽賽場上廝殺著,他們年紀不大,球齡卻不短,球技也是不可小覷。

1998年出生的業餘小將陳逸龍在今年美巡系列賽-中國珠海錦標賽表現搶眼,末輪他吞下2個柏忌,在最後一洞成功捉鳥,打出72杆(+1),四輪總成績283杆(-1),和白託德一同排名並列第四名。

高爾夫球場上的夢想,19歲業餘小將陳逸龍未來可期

這位19歲小將7年前開始學球,欣賞的職業球員是賈斯汀·托馬斯。目前陳逸龍在深圳大學運動訓練專業讀二年級,他計劃今年底或明年初轉為職業球員,“現在自己的年紀也不算小了,球技在最近一兩年也有了一些進步,感覺到了轉職業的時候。”

轉職業的目標?

“轉職業之後我會先考美巡系列賽-中國的全卡,明年主要打美巡系列賽-中國的比賽。”陳逸龍胸有成竹。

高爾夫球場上的夢想,19歲業餘小將陳逸龍未來可期

高爾夫球場上的夢想,19歲業餘小將陳逸龍未來可期

打過很多青少年比賽和業餘比賽的陳逸龍和很多球手一樣,也是由爸爸介紹進入高爾夫領域。陳逸龍的爸爸陳玉良是中國早期的職業球手,2005年就活躍在中國巡迴賽賽場。而現在到了他的孩子走上中國巡迴賽的時刻。是子承父業嗎?陳逸龍說:“不。”

“這是我爸爸的夢想,未完成的夢想,但這更是我自己的夢想。”陳逸龍說。

雖然早就對高爾夫有所接觸,但陳逸龍真正系統性開始學球卻是11、12歲。“原來去球場的時候,就是在玩手機也不打球,後來開始學一點的,也越來越好了。我爸爸一直是我的教練。”陳逸龍說。

儘管還是業餘身份,但陳逸龍已經開始熟悉職業比賽節奏,從不晉級到成功晉級,每一次,他的成績都在往上攀升,他距離自己的夢想也越來越近。“在青少年比賽中如果你想拿冠軍,兩天的失誤可以接受。業餘比賽,一天的失誤也可以接受。但是職業比賽,不能允許失誤。”陳逸龍說。

他曾在2015年奪得過海南業餘公開賽冠軍,去年則獲得了業巡總決賽的冠軍。2014年陳逸龍首次征戰職業比賽,目前美巡系列賽-中國珠海錦標賽的並列第四名已是他在職業比賽中的最好排名。

高爾夫球場上的夢想,19歲業餘小將陳逸龍未來可期

高爾夫被譽為“紳士運動”、“君子運動”,在其五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有別於其他運動的獨特文化內涵,包括修身養性、磨練意志;講究誠信,自我約束;注重禮儀,培養風度;公平競爭,平等交流等。這些不僅與中國傳統文化不謀而合,與當前中國社會大力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也高度契合,如文明、和諧、平等、公正、誠信、友善等,本身就是高爾夫的基本理念。

高爾夫球場上的夢想,19歲業餘小將陳逸龍未來可期

如果把青少年高爾夫比賽比作神舟半島上的這片沙灘,那麼這些起航的年輕人在這裡留下的腳印,永遠不會被海水洗去,反而會被大海記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