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的鼻祖-道氏理論 (Dow Theory)

道氏理論簡介

道瓊斯理論,道氏理論(Dow theory) —— 技術圖表派的基礎

道氏理論是所有市場技術研究的鼻祖。儘管他經常因為“反應太遲”而受到批評,並且有時還受到那些拒不相信其判定的人士的譏諷(尤其是在熊市的早期),但只要對股市稍有經歷的人都對它有所聽聞,並受到大多數人的敬重。但人們從未意識到那是完全簡單的技術性的,那不是根據什麼別的,是股市本身的行為(通常用指數來表達),而不是基本分析人士所依靠的商業統計材料。

道氏理論的形成經歷了幾十年。1902年,在查爾斯·道去世以後,威廉姆·皮特·漢密爾頓 (William Peter Hamilton)和羅伯特·雷亞(Robert Rhea)繼承了道氏理論,並在其後有關股市的評論寫作過程中,加以組織與歸納而成為今天我們所見到的理論。他們所著的《股市晴雨表》[1]、《道氏理論》[2]成為後人研究道氏理論的經典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理論的創始者——查爾斯·道,聲稱其理論並不是用於預測股市,甚至不是用於指導投資者,而是一種反映市場總體趨勢的晴雨表。大多數人將道氏理論當作一種技術分析手段——這是非常遺憾的一種觀點。 其實,“道氏理論”的最偉大之處在於其寶貴的哲學思想,這是它全部的精髓。雷亞在所有相關著述中都強調,"道氏理論"在設計上是一種提升投機者或投資者知識的配備(aid)或工具,並不是可以脫離經濟基本條件與市場現況的一種全方位的嚴格技術理論.根據定義,"道氏理論"是一種技術理論;換言之,它是根據價格模式的研究,推測未來價格行為的一種方法。

道氏理論的核心思想與原理

  1. 市場考慮所有.
  2. 所有可能影響市場需求和供給- 反映在市場價格上.
  3. 存在3種趨勢類型.
  4. 根據道氏理論--上升趨勢是連續的上升峰頂和低谷; 下降趨勢- 是連續的下降峰頂和低谷.
  5. 道氏認為對物體的作用和反作用運動同樣適用於市場, 也就是說- 每個重要的移動都會有一個導致一個相反的移動.
  6. 道氏理論將趨勢分為3個部分:
  7. 主要趨勢(類似潮水, 到某一時刻所有一波接一波的衝上海灘).
  8. 第二次的趨勢(類似波浪, 是第一次的回調, 一般達到1/3, 2/3, 或者經常是上次移動趨勢的一半)
  9. 不大的趨勢(類似漣漪) – 第二次趨勢的波動.
  10. 主要的趨勢有3個階段.
  11. 道氏理論主要集中注意3個階段的主要趨勢:
  12. 積累階段 – 比較敏感的交易者感覺市場方向變化, 開始買進或賣出. li>
  13. 進入階段 – 大部分交易者利用技術分析, 在價格快速變化時進入市場.
  14. 實現階段 - 新的方向確認, 被廣泛的認可和經濟新聞所證實, 表現出投機量上升和普遍的參與趨勢.
  15. 股票指數彼此確認.
  16. 道氏說過, 到目此時工業和鐵路指數曲線沒有客服上一次的峰值, 開始時沒有確認, 或者市場繼續上漲. 信號不是必須同時出現, 但是相隔的時間越少, 信號越清晰.
  17. 交易量證明趨勢.
  18. 交易量增大或下降取決於價格移動與趨勢方向相同或相反. 道氏認為交易量是二級指標. 買或賣的信號基於收盤的價格.
  19. 在明顯的反轉跡象, 趨勢被認為是繼續的.
  20. 所有的技術方面的市場分析基於簡單的觀點, 趨勢將繼續, 如果沒有出現外部的力量來改變它 – 類似物體的運動. 因此需要尋找反轉的信號.
技術分析的鼻祖-道氏理論 (Dow Theory)

失敗的波動.

''C''嘗試突破''A''失敗, 之後跌破底部''B'', 在''S''點就是賣出的信號.

技術分析的鼻祖-道氏理論 (Dow Theory)

成功的波動.

''C''突破''A''在''D''跌破''B''之前. ''S1''是賣出的信號, 其他的等待''E''的下跌, 並在跌破''S2''前開始賣出.

道氏只考慮收盤價格. 指標應該在高於之前的峰頂,或者低於後面的底部. 盤中波動沒有價值.

技術分析的鼻祖-道氏理論 (Dow Theory)

失敗的下降波動.

在突破''B''水平突破''B1''是買進的信號.

技術分析的鼻祖-道氏理論 (Dow Theory)

成功的上漲.

''B1''或''B2''是買進的信號.

更多外匯知識盡在小程序“外匯微學”,微信搜索小程序“外匯微學”,學習更多外匯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