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之一、“中華字帖”鼻祖、翹班達人、晚唐“操盤手”......這些竟然都是泰山詩人

熱線/0538-8250111

“八仙”之一、“中華字帖”鼻祖、翹班達人、晚唐“操盤手”......這些竟然都是泰山詩人

作為一個泰安人

關於泰山的古詩詞

你可以背出多少

“八仙”之一、“中華字帖”鼻祖、翹班達人、晚唐“操盤手”......這些竟然都是泰山詩人


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那些和泰山有關的經典詩詞

以及創作詩人背後的趣事


少年的你:曹植

驕傲的少年,也曾心繫家國天下


《泰山樑父行》

三國 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八仙”之一、“中華字帖”鼻祖、翹班達人、晚唐“操盤手”......這些竟然都是泰山詩人

攝影:喬雲生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年少成名的他,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除此之外,他的個人標籤還有:

放蕩不羈恃才傲物等。而最讓大家熟悉的莫過於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那首《七步詩》。

不過,這位看似才華橫溢的不羈少年,當年走訪泰山及周邊,目睹百姓悽慘的生活,寫下了這首憂國憂民的詩作。


翹班達人:謝靈運

生於貴族豪門,一生寄情山水


《泰山吟》

南朝 謝靈運

泰宗秀維嶽,崔崒刺雲天。

岞崿既嶮巘,觸石輒遷綿。

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

石聞何噸藹,明堂秘靈篇。


“八仙”之一、“中華字帖”鼻祖、翹班達人、晚唐“操盤手”......這些竟然都是泰山詩人

攝影:劉國強


謝靈運生於貴族世家,滿腹才華,但致仕之路異常坎坷。作為佛系貴族的一員,不滿足只當一個小官的謝靈運,沒有熬燈費蠟寫文件,而是

經常翹班去遊歷山水,將自己的才華寄情于山水之間,開創了山水詩的先河,堪稱“山水詩鼻祖”。這首《泰山吟》就是謝靈運山水詩的代表作。


神仙詩人:呂洞賓

被神仙事業耽誤的優質詩人


《再書王母池》

唐 呂洞賓

昔年留字識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

無賴蚊虯知我字,故留蹤跡不沉埋。


“八仙”之一、“中華字帖”鼻祖、翹班達人、晚唐“操盤手”......這些竟然都是泰山詩人

攝影:宋洪強


聽到呂洞賓這個名字,很多人會想到“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直到看過上面這首詩,才知道呂洞賓不僅是一位神仙,還是一位創作型詩人。

據考證,歷史上確有呂洞賓此人,呂洞賓原名呂岩,在唐朝時做過官,後來專心修道。據說呂洞賓曾在泰山專心修煉,並且寫下了很多關於泰山的詩,是一位被神仙事業耽誤的優質原創詩人。


“中華字帖”鼻祖:陸機

練過字帖的朋友都要感謝他

《泰山吟》

晉 陸機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週一遠,層雲鬱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八仙”之一、“中華字帖”鼻祖、翹班達人、晚唐“操盤手”......這些竟然都是泰山詩人

攝影:王立山


陸機是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陸機父親是吳國“最後的名將”大司馬陸抗,祖父是火燒連營大敗劉備的孫吳丞相陸遜。

陸機善書法,其章草作品《平復帖》是中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書真跡,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


治水達人:賈魯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科男

《登泰山》

元 賈魯

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

使者久塵囂,望之不勝喜。

無緣凌絕頂,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間暴遺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亂兵裡。

感此廢昔年,傷今未能理。

飛奏入彤庭,經營良在邇。

奈何齊魯飢,百姓食糟秕。

神兮願效靈,穰穰多樂祀。

行當復故宮,金碧蕩瞻視。


“八仙”之一、“中華字帖”鼻祖、翹班達人、晚唐“操盤手”......這些竟然都是泰山詩人

攝影:姜東濤


賈魯,是元代著名河防大臣、水利學家,親自率人修築黃河,多次領導治理黃河,拯救民眾於洪水之中。後人為了紀念賈魯的治河功績,將汴河改名為“賈魯河”,後來項羽、劉備大戰相峙的“鴻溝”,就是“賈魯河”。

當然除了治水以外,賈魯也是一位出色的詩人。都說工科男是直男、沒情調,而賈魯卻是一位會寫詩、有情調的工科男,特別是這首《登泰山》抒發了自己滿滿的情懷。


晚唐操盤手:李德裕

試圖拯救唐王朝的“超人李”


《泰山石》

唐 李德裕

雞鳴日觀望,遠與扶桑樹。

滄海似鎔金,眾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

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八仙”之一、“中華字帖”鼻祖、翹班達人、晚唐“操盤手”......這些竟然都是泰山詩人

攝影:張捷


李德裕,唐代傑出政治家、文學家、戰略家,有唐朝最後賢相的美譽。曾經憑藉大刀闊斧的改革,創造了“會昌中興”,一度令唐朝起死回生,差一點改寫了唐朝乃至中國歷史。可惜時代並沒有給李德裕機會,我們也只能通過李德裕的這首《泰山石》來感受他改革創業的精神。


通過這些詩我們瞭解到千年前的泰山

和當時作者的心境

讀詩通古今

這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緣分!



“八仙”之一、“中華字帖”鼻祖、翹班達人、晚唐“操盤手”......這些竟然都是泰山詩人

愛泰安,就留在泰安

愛泰安,就來到泰安

中華泰山,天下泰安歡迎您!

泰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