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第一春好處——帝王家盛世酒香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 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里地無山。” 唐代詩人皮日休這樣描述大運河。在陸運興起前,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南北貿易往來的命脈,也是勾連南北文化交流的命脈。其中,在大運河畔,有一個以酒聞名的酒鎮,可謂是大運河千古繁華的見證者。

江山第一春好處——帝王家盛世酒香

(△京杭大運河宿遷段)

在宿遷洋河鎮東北方向4裡處,有一個叫劉老澗的京杭大運河水閘,如今終年船舶來往頻繁,閘口上下游河道寬闊,古代泊船渡口痕跡隱約可見,岸上村落散居,堤岸上一條鄉道與運河並行而去,即使是白天,路上也鮮有車輛路過,而在4裡外的洋河古鎮,依舊繁華,車水馬龍,反襯著古渡口的落寞和寂寥。

江山第一春好處——帝王家盛世酒香

同樣是洋河,在迎送江南士族文人的時月裡,到清朝時迎來了命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康熙皇帝,雖然這次邂逅是擦肩而過,卻無疑加重了江南士族文人“悠遊洋河”的熱情。洋河所在的淮安府,和揚州府並稱“淮揚”,河運交通發達,商賈雲集,是“南北之衝、負淮帶江而襟海,扼東南財賦之輕重。”而酒肆林立的洋河,文人交遊往來,是江南經濟文化之形盛的“窗口”。

康熙23年,康熙首次開啟南巡之旅。此次南巡主要的目的是安撫江南文人士族,同時也為督建河防。《咸豐清河縣誌》記載,是年十月,康熙自宿遷至桃源,步行10餘里,巡視河防,終因泥濘沒膝,雖不辭其艱,終未能行至煙墩渡。另據《清史稿·靳輔傳》記載,同年十一月,康熙閱視桃源煙墩,過洋河,有居民來往士子數千,跪迎堤壩,康熙體恤年老者,各賜白金。

江山第一春好處——帝王家盛世酒香

康熙巡視運河

此次康熙路過洋河後,“瞻聖蹟處、品旨酒香”,成了江南士族晉升的通途,據《清聖主實錄》載“時有江南登科士子,金鑾面聖,猶言煙墩舊事。”到此時洋河酒坊,經歷過清初部分凋敝之後,再次繁榮起來,有的酒坊直接臨運河而建,從此洋河酒旗林立,綿延望去十里不絕。隨後據《清聖祖實錄》載,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第六次南巡,二月十七日到洋河,見民生安樂、商貿來往不絕,御舟泊岸,至二月十九日登舟閱視淮套。

在康熙第六次南巡的50年後,洋河又等來了另一位帝王。據《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載,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第二次南巡,駐蹕宿遷縣,乾隆留行宮,特意點飲洋河酒,並留下“酒味香醇,真佳酒也”的讚譽,御舟過煙墩上渡口。並在宿遷期間留下“江山第一春好處”的御詩《麥》。

江山第一春好處——帝王家盛世酒香

乾隆巡視圖

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宿遷,這也是洋河最顯赫的時候,隨著帝國兩大帝王的數次臨幸,洋河的數十里綿延酒旗和過往交遊的文人士族,成為帝國北方窺探江南經濟文化之形盛的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