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要不要“富養”女兒?

我們到底要不要“富養”女兒?

朋友小惠面容姣好,名牌大學畢業。因為從小被父母“富養”(吃穿講究),大學時,遇見自以為對的人,不顧對方家境普通,毅然嫁給了愛情。起初熱情如火的甜蜜被柴米油鹽醬醋茶消磨殆盡,小惠的高消費也讓收入不錯的老公倍感吃力。家裡的櫃子裡堆滿了各種名牌包包和世界名錶,每次吵完架,小惠都會刷爆幾張卡,帶回幾個包。老公由最初的幽默浪漫變得沉默寡言,婆媳經常互懟、憤怒在心口燃燒。

“富養”的小惠並沒有過上幸福的生活。她常常抱怨:“都怪當初瞎了眼,以為嫁給了愛情,結果卻是噩夢。”

“女兒一定要富養”這個理論非常流行,如果生女兒,一定要富養,否則長大後經不起物質的誘惑,容易上當受騙。

於是,為了女兒擁有幸福的未來和前程,父母們都紛紛慷慨解囊毫不吝嗇地寵愛著家裡的小公主,以至於有些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家庭不惜砸鍋賣鐵也不肯委屈了女兒,愛女心切的父母們在“富養”女兒的路上一路狂奔。

可是“富養”的小惠嫁給了愛情,卻沒有找到幸福。 “富養”女兒錯了嗎?

如果“富養”女兒只是物質上的滿足和寵愛,女兒長期養成 了對高標準生活品質的一味追求,搞不好就成了拜金主義。即使幸運沒有成為拜金主義,而如果未來夫婿無法苟同,這種追求就會成為夫妻關係中無法跨越的鴻溝和障礙。

所以,真正“富養”女兒不是物質上無條件的滿足而是精神上的富有。

精神上的“富養”大概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讀書。

培養女兒閱讀的習慣,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喜歡讀書的女孩骨子裡透出一種高貴的氣質。讀書讓人擁有持久學習力和思考力,是聰明和智慧源泉。

2、愛和被愛的能力。

能夠熱情自信地付出愛;也坦然無愧地接受愛。人們常常說:一個女人能影響三代,丈夫、孩子、孫子。所以,一個女人愛的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你如何愛她,她就會如何愛下一代。她若沒有得到愛,也就不會愛。有些女人一輩子糾纏在愛裡,看似情史豐富,其實是愛匱乏,是不會愛。

愛的對象也不僅僅指愛孩子、愛丈夫、愛父母、愛朋友,更是愛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如何有能力愛別人,她們只是打著愛的旗號,處處在傷害罷了。例如:叫嚷著為了家犧牲一切的妻子或母親,讓人裡塞滿了內疚,哪裡還有愛?

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讓她們學會愛!

3、情緒管理和換位思考。

女人的情緒是家裡的定海神針。情緒管理好的女人很瞭解自己,明白自己各種感受:難過、傷心、憤怒、嫉妒、內疚、羞愧等。也就明白別人的感受和需要,她們很容易站在別人的角度理解和思考問題,特別善解人意,化解心結,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有這種能力的女人能把家打造成溫暖寧靜的港灣,男人就如遠航的船,無論走的多遠總惦記著早點返航。她們也會是很好的母親,穩定的情緒、適當共情,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探索自我,健康快樂地成長。

這樣精神上的“富養”女兒才能真正讓她們走上幸福的康莊大道上,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情緒穩定、會換位思考、明白什麼才是愛、如何正確去愛。至於買什麼包、帶什麼表、開什麼車這些都不重要。有了就享受,沒有也不奢求。人生最終追求的也不過是愛和幸福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