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割據嶺南81年,一生貫穿了秦皇漢武時期

據歷史記載,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里,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為萬歲。然而,由於夭折、勤於政事或沉溺淫樂等,中國歷史上大多數的皇帝都命短。一般認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享年89歲。

趙佗:割據嶺南81年,一生貫穿了秦皇漢武時期

此說學界一直存疑,有人認為,其實還有一位比乾隆更長壽的皇帝,叫做趙佗。關於趙佗的卒年,根據記載趙佗(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司馬遷《史記·南越列傳》中說“至建元四年卒,也就是公元前137年”。也就是說,趙佗從秦始皇后期活到漢武帝前期,享年約一百餘歲。要不是有史料記載,這簡直就讓人難以置信,因為古人一般活不到這個歲數。今天我們就來講述,這位貫穿了秦皇漢武的長壽君王。

趙佗:割據嶺南81年,一生貫穿了秦皇漢武時期

趙佗(越南語:Triệu Đà;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南越武帝,今河北正定縣人。他胸懷大志,一心想要建功立業,便去參了軍。因為作戰勇敢,被秦始皇賞識,成了秦國將領。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精兵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秦軍在與當地的越人作戰,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戰果。然而在後來的征戰中一直失敗,連主將屠睢也在戰爭中被殺。

趙佗:割據嶺南81年,一生貫穿了秦皇漢武時期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囂為主將和趙佗再次進攻嶺南地區的廣西的各部落,最終完成平定嶺南的大業,整個嶺南由此劃入了秦朝的版圖。隨即秦王朝在番禺(今廣州)設南海郡治,以任囂為郡尉統管一郡的政治、軍事、監察,委趙佗任龍川縣令。

秦二世即位後,二世昏庸,李斯專權跋扈,趙高指鹿為馬,在這些人的瞎折騰下,強大的秦王朝走向崩潰,終激起民變。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中原陷入戰亂。

秦王朝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局面,此時的南海郡卻是兵強馬。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囂,看到秦朝庭自顧不暇,便起了割據的野心。但是,此時的南海郡尉任囂,已經是病入膏肓,而他自己的兒子們又不成器。任囂經過仔細思考,在南越國中,只有龍川縣令趙佗是個可託大任之材。於是,他臨死前把時任龍川縣令的趙佗召來。在病榻上,向趙佗頒佈任命文書,讓趙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職務,行使尉權。任囂囑咐說“我已經老了,如今秦王朝已經分崩離析,你以後可以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的有利地形來割據稱雄,建立國家”。

公元前208年,任囂去世,趙佗接任南海郡尉。立即命人封鎖了與中原王朝的所有的交通要道,斷絕與中原王朝的一切聯繫,同時把南海郡內那些忠於秦王朝的官員殺的殺,撤的撤,全部換上自己的心腹將領。他處理好內部問題後,開始吞併附近的桂林郡和象郡。

趙佗:割據嶺南81年,一生貫穿了秦皇漢武時期

公元前204年,趙佗正式公開建國稱王,自封為“南越武王“,國都定於漢族地區南部的番禺。這樣,一個包括當今中國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福建(一小部分地區)、海南、香港、澳門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區)的南越國就誕生了。

公元前196年,趙佗臣服漢朝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從此,中原地區的鐵器等先進的生產資源及技術源源不斷引入南越國。後來,呂后臨朝打算停止與南越國貿易關係。趙佗非常不滿,於是趙佗自稱“南越武帝”。

公元前179年,呂后死,漢文帝劉恆運氣好當上了皇帝。於是,趙佗再次臣服漢朝,除帝號復歸漢朝,每年派人到長安朝覲。但是,在南越國內仍然繼續用著皇帝的名號。

在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趙佗去世,享年一百餘歲。趙佗死後,其後代續任了四代南越王至前111年,南越國被漢朝所滅。趙佗一共統治嶺南81年,他的一生貫穿了秦皇漢武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