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滿天下的二月河,生活怎是這般模樣?

高 遠

最早看到二月河先生的筆名,是在香港《明報月刊》約他所開的專欄,那時我應總編潘耀明先生之邀撰寫藝術評論,

拿到月刊看到這名字,覺得好特別。彼時二月河先生已名滿大陸,海外才是剛剛透過其帝王系列初步瞭解他。

名滿天下的二月河,生活怎是這般模樣?

當得知二月河先生的本名是凌解放。基於文字習慣,我猜想他的筆名由來應是由凌與冰凌有關。二月為舊曆,也就是公曆三月,冰凌化解,萬物復甦,二月河開,冰凌凍放之意。我尋思這河,不應是小河,小河的二月,依然封凍未解。看到二月河先生老家山西昔陽縣,部隊轉業至河南南陽,河南山西黃河之岸,應該是取黃河之意。至於“解放”,是那一代人的集體符號,父輩起名代表一個時代而已。我的揣測,不會差到哪兒裡去。

後來看採訪才知道,只揣測對一半。“凌解放”本名很有傳奇性。二月河父親凌爾文是位昔陽當地幹部,二月河出生時擔任昔陽縣擔任一區區委書記。縣委正在開會,上黨戰役勝利的消息傳到縣委,二月河也呱呱墜地,縣委領導說集體起咱孩子起個名字吧,就叫了“凌解放”。按二月河自己的話說:“似几上,俺澤個名字似共產黨給起哩!”

名滿天下的二月河,生活怎是這般模樣?

和二月河先生私交甚少。記得一年香港書展,《明報月刊》邀二月河先生籤書,香港人眼睜睜看到一位胖噠噠像炒菜大廚一樣的先生上場,他就是二月河。穿土布衣褲,腳蹬布鞋,一下就將看慣了西裝革履的洋派份兒的香港人搞懵,怎麼名滿天下的二月河這般模樣?一開口,河南腔兒普通話,港人更蒙圈,聽得雲裡霧裡,讓見慣大世面的香港人再開新眼界。

編輯說,二月河先生給香港書展放了一炮!讓我們香港人開眼,確有古風!“就是我低頭看他的書,耳朵聽他跟說話,聽不懂乾脆直接看書吧!”二月河先生的書迷香港海外眾多,這話說得多少年了。而今二月河先生駕鶴西去,令喜愛他的讀者黯然神傷,唯有在書中重溫他的筆調情懷,帝王風骨。

名滿天下的二月河,生活怎是這般模樣?

二月河先生最早從研究曹雪芹《紅樓夢》入手轉向小說創作《帝王系列》,他的閱歷和作品,也確實是將《紅樓夢》中“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境靈做到了極致,可為一代標範。

俱往矣,二月河先生走好!

名滿天下的二月河,生活怎是這般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