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本草——天南星

天南星Tiannanxing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

來源

天南星,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異葉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或東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乾燥塊莖。


每日一本草——天南星


相關名

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穀、山棒子


產地

生長於陰坡較陰溼的樹林下。分佈河北,河南、廣西、陝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山西等地。


採收加工

秋、冬二季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及外皮,乾燥。


每日一本草——天南星


飲片炮製

1、生天南星:除去雜質,洗淨,乾燥。

2、制天南星:取淨天南星,按大小分別用水浸泡,每日換水2~3次,如起白沫時,換水後加白礬(每100kg天南星,加白礬2kg),泡一日後,再進行換水,至切開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將生薑片、白礬置鍋內加適量水煮沸後,倒入天南星共煮至無干心時取出,除去薑片,晾至四至六成幹,切薄片,乾燥。(每lOOkg天南星,用生薑、白礬各12.5kg。) 制天南星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黃色或淡棕色,質脆易碎,斷面角質狀。氣微,味澀,微麻。


性狀鑑別

多年生草本,高40~90釐米。塊莖扁球形,外皮黃褐色,直徑2.5~5.5釐米。葉1片,基生;葉柄肉質,圓柱形,直立,長40~55cm,下部成鞘,基部包有透明膜質長鞘,白綠色或散生汙紫色斑點;葉片全裂成小葉片狀,頗似掌狀複葉,裂片7~23片,披針形至長披針形,長13~19 cm,寬1.5~2.5 cm,先端漸尖,至末端呈芒狀,基部狹楔形,葉脈羽狀,全緣,兩面光滑無毛,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花雌雄異株,成肉穗花序,花序柄長30~70 cm;佛焰苞綠色,偶為紫色,長11~10 cm,先端芒狀;花序軸肥厚,先端附屬物棍棒狀;雄花有多數雄蕊,每2~4枚雄蕊聚成一簇,花葯黑紫色,孔裂;雌花密聚,每花由一雌蕊組成,子房卵形,花柱短。漿果紅色。花期5~6月。果期8月。

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溫。歸肺、肝、脾經。

功效

1、天南星:散結消腫。

2、制天南星:燥溼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


每日一本草——天南星


主治病症

1、天南星:外用治癰腫,蛇蟲咬傷。

2、制天南星: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外用治癰腫,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1、天南星:外用生品適量,研末以醋或酒調敷患處。

2、制天南星:3~9g。

使用注意

孕婦慎用;生品內服宜慎。


每日一本草——天南星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治驚癇,口眼喎斜,喉痺,口舌瘡糜,結核,解顱。”

2、《別錄》:“除陰下溼,風眩。”

3、《本經》:“心痛,寒熱結氣,積聚伏梁,傷筋,痿,拘緩,利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